2009年湖南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全真模拟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第 70 题购人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

  • A.借记“工程物资”
  • B.贷记“银行存款”
  • C.借记“固定资产”
  • D.贷记“实收资本”
22

第 69 题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支出可以使用现金的有( )

  • A.支付差旅费2000元
  • B.从供销社收购农副产品价值l0000元
  • C.购买办公用品500元
  • D.支付材料款1500元
23

第 68 题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变动的有( )。

  • A.购买材料10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 B.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
  • C.购买运输车一辆,以银行存款支付120000元货款
  • D.接受投资1000000元,存人银行
24

第 67 题以下哪些属于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 )。

  • A.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 B.复式记帐
  • C.成本计算
  • D.财产清查 
25

第 66 题下列属于总账科目的有(  )。

  • A.原材料 
  • B.甲材料 
  • C.应付账款 
  • D.资本公积 
26

第 63 题资产要素确认的条件有( )。

  • A.现在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B.能以货币计量
  • C.企业拥有或控制
  • D.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7

第 65 题下列公式中,属于会计等式的是( )。

  • A.资产=权益
  • B.收入一费用=利润
  • C.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一本期减少额
28

第 64 题下列属于借贷记账法特点的有(  )。

  • A.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 B.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来决定记账方向 
  • C.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D.可以进行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 
29

第 61 题会计计量必须做到( )。

  • A.客观性
  • B.有效性
  • C.经济性
  • D.合规性
30

第 62 题以下哪些是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

  • A.无形资产
  • B.固定基金
  • C.其他收入
  • D.销售税金 
31

第 58 题根据《增值税条例》的规定,决定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因素是(  )。

  • A.销项税额 
  • B.进项税额 
  • C.征收率 
  • D.销售额
32

第 59 题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包括()。

  • A.本期期初余额
  • B.本期期末余额
  • C.本期增加发生额
  • D.本期减少发生额
33

第 60 题制造费用包括( )。

  • A.工资及福利费
  • B.折旧费
  • C.办公费、水电费
  • D.劳动保护费 
34

第 56 题企业实收资本增加的途径主要有( )。

  • A.投资者投入
  • B.银行借人
  • C.资本公积转增
  • D.盈余公积转增
35

第 57 题财产物资账面结存的方法采用“实地盘存制”时,平时在账簿中( )。

  • A.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
  • B.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 C.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
  • D.不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
36

第 54 题会计账簿启用登记表的填写要求是(  )。

  • A.填写启用日期和启用账簿的起止页数 
  • B.填写记账人员姓名和会计主管姓名并加盖签章 
  • C.加盖单位公章 
  • D.记账人员或会计主管人员工作变动时应在启用表上时明确记录交接日期及接办人、监交人的姓名、加盖公章 
37

第 55 题购入固定资产成本包括( )

  • A.实际支付的买价
  • B.包装费
  • C.运输费
  • D.安装成本
38

第 52 题试算平衡表中,包括( )。

  • A.只有期初余额而无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 B.没有期初余额但有本期发生额科目
  • C.既有期初余额又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 D.既没有期初余额也没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39

第 53 题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信息,应具有(  )。

  • A.合理性 
  • B.完整性 
  • C.连续性 
  • D.系统性 
40

第 49 题企业取得收入的同时,可能会引起(  )。

  • A.资产的增加 
  • B.资产的减少 
  • C.负债的增加 
  • D.负债的减少 
41

第 51 题工资总额包括( )。

  • A.计时工资
  • B.计价工资
  • C.奖金
  • D.津贴和补贴
42

第 50 题固定资产大修的特点有( )。

  • A.修理范围大
  • B.间隔时间短
  • C.修理次数少
  • D.一次修理费用。
43

第 47 题保管期限为l5年的会计档案有( )。

  • A.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B.银行对帐单
  • C.总账
  • D.会计凭证
44

第 48 题会计中期包括( )。

  • A.年度
  • B.半年度
  • C.季度
  • D.月度
45

第 45 题下列属于调整帐户的有( )。

  • A.累计折旧
  • B.坏帐准备
  • C.材料成本差异
  • D.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46

第 46 题下列结算方式中同城结算可采用的方式为( )。

  • A.支票
  • B.银行本票
  • C.委托收款
  • D.托收承付
47

第 44 题账户应包括的一般内容有( )。

  • A.账户的名称
  •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C.增减金额及余额
  • D.凭证种类、编号
48

第 43 题《会计法》中的称的财物包括(  )等。

  • A.现金和银行存款 
  • B.原材料 
  • C.包装物 
  • D.固定资产
49

第 42 题下列事项中,不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化的有( )。

  • A.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
  • B.向投资者宣告分配利润
  • C.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D.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50

第 41 题某会计培训学员小王、小张、小李、小孙一起讨论有关账户借货方登记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有是(  )。

  • A.小张说: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 B.小孙说:借方登记成本、费用的增加,收入的减少,贷方相反 
  • C.小王说:借方登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登记收入、费用增加 
  • D.小李说: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52

第 39 题将账簿划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卡片式的依据是( )。

  • A.账簿的登记方式
  • B.账簿的用途
  • C.账簿的登记内容
  • D.账簿的外表形式
53

第 38 题( )不能反映各科目的对应关系,不便于分析和检查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对账目。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 D.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54

第 36 题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  )。

  • A.本单位的公章 
  • B.填制单位的公章 
  • C.本单位领导签章 
  • D.收款人的签章 
55

第 37 题下列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 )

  • A.收入
  • B.所有者权益
  • C.费用
  • D.利润
56

第 35 题现金日记账是由出纳人员按( )的顺序逐El逐笔登记。

  • A.收付业务金额大小
  • B.收付业务发生
  • C.先记收入后记支出
  • D.先记支出后记收入
57

第 34 题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真实、全法、合理但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 )。

  • A.不予受理 
  • B.予以受理 
  • C.予以纠正 
  • 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58

第 31 题( )不属于单位的现金支出。

  • A.向本单位职工发放工资
  • B.支付个人劳务报酬
  • C.购买价值5000元的机器
  • D.向单位内部有关部门支付备用金
59

第 32 题下列业务中,应该填制现金收款凭证的是( )。

  • A.出售材料一批,款未收 
  • B.从银行提取现金 
  • C.出租设备,收到一张转账支票 
  • D.报废一台电脑,出售残料收到现金 
60

第 33 题银行汇票结算( )。

  • A.只适用于异地结算
  • B.只适用于同城结算
  • C.只适用于在银行开户的企业
  • D.同城或异地结算均可适用
61

第 29 题下列记账凭证中,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 )。

  • A.所有收款凭证
  • B.所有付款凭证
  • C.所有转账凭证
  • D.用于结账的记账凭证
62

第 30 题下列各会计要素,( )不属于所有者权益。

  • A.资本公积金
  • B.盈余公积金
  • C.未分配利润
  • D.累计折旧
63

第 27 题某公司收到某华侨捐赠的机器设备,该笔业务发生后该公司( )。

  • A.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 B.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 D.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64

第 28 题下列项目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

  • A.购入办公用品
  • B.发放职工工资
  • C.购人设备
  • D.偿还长期借款
65

第 26 题( )是根据有关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的。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原始凭证 
  • D.转账凭证
66

第 25 题下列各种结算方式中,既可用于同城结算,又可用于异地结算的是( )

  • A.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B.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 C.支票结算方式
  • D.银行本票结算方式
68

第 24 题对于单位价值低、难以准确计量的大宗物资可采用( )。

  • A.实地盘点法  
  • B.技术推算法  
  • C.函证法  
  • D.核对帐目法 
69

第 22 题下列属于累计凭证的是( )。

  • A.限额领料单
  • B.领料单
  • C.收人材料汇总表
  • D.工资汇总表
70

第 20 题资产与权益两大类账户的结构是( )。

  • A.相同的
  • B.相反的
  • C.不稳定的
  • D.基本相同的
71

第 21 题企业采用非定额制管理备用金,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并退回多余现金,此时应( )。

  • A.贷记“现金”
  • B.借记“其他应收款一备用金”
  • C.借记“管理费用”
  • D.贷记“管理费用”
72

第 19 题下列( )属于会计分录的构成要素。

  • A.会计科目、记账符号、编制日期
  • B.会计科目、记账符号、填制人姓名
  • C.会计科目、金额、编制日期 
  • D.会计科目、记账符号、金额
73

18题复合会计分录是指( )。

  • A.涉及四个账户的会计分录 
  • B.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 C.及三个或三个以上账户的会计记录 
  • D.涉及四个或四个以上账户的会计记录 
74

第 16 题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右窗格中,若已单击了第一个文件,又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了第五个文件,则(  )。

  • A.有0个文件被选中
  • B.有5个文件被选中
  • C.有1个文件被选中
  • D.有2个文件被选中
75

第 17 题我国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采用( )结构。

  • A.单步式
  • B.多步式
  • C.账户式
  • D.报告式
76

第 14 题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 )。

  • A.会计职能
  • B.会计对象
  • C.会计方法
  • D.会计程序
77

第 15 题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录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的自制原始凭证是( )。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汇总凭证 
  • D.原始凭证汇总表
78

第 12 题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说明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以及企业( )。

  • A.偿还债务的能力
  • B.偿债期限的长短
  • C.投资者的所有权
  • D.财务状况的变化
79

第 13 题关于调节平衡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表明双方记账基本正确
  • B.可以反映未达账项
  • C.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可支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 D.可以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
80

第 11 题“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

  • A.已经分摊但尚未支付的费用 
  • B.已经支付但尚未分摊的费用 
  • C.已经支付且已经分摊的费用 
  • D.已经计入产品成本中的费用 
81

第 10 题在试算平衡表中,如果试算平衡( )。

  •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
  • B.账簿记录不一定正确
  • C.说明本期增加数一定等于本期减少数
  • D.说明期初余额一定等于期末余额
84

第 7 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的保管期限为(  )。

  • A.10年 
  • B.5年 
  • C.20年 
  • D.15年 
85

第 5 题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

  • A.方法 
  • B.手段 
  • C.信息工具 
  • D.经济管理活动 
86

第 6 题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87

第 4 题在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自行填制的会计凭证是( )。

  • A.转账凭证 
  • B.付款凭证 
  • C.收款凭证
  • D.原始凭证 
88

第 3 题“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 )时期。

  • A.西周
  • B.秦汉
  • C.唐宋
  • D.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