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从银行提现
- B.将现金存入银行
- C.用现金购办公用品
- D.收回前欠款项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B.成本计算
- C.登记会计账簿
- D.编制会计报表
- A.经营用固定资产
- B.使用中固定资产
- C.非经营用固定资产
- D.未使用固定资产
- A.借:在建工程80000
- B.借:在建工程1200
- C.借:在建工程3500
- D.借:固定资产84700 贷:银行存款80000 贷:原材料1200 贷:应付工资3500 贷:在建工程84700
- A.现金收支的原始凭证
- B.现金收款凭证
- C.现金付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长期投资
- B.盈余公积
- C.投资收益
- D.营业外收入
- A.库存现金的存取
- B.日常转账结算业务
- C.基建专款
- D.外地临时采购
- A.支票
- B.托收承付
- C.商业汇票
- D.委托收款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 C.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
- D.工作人员登记簿
- A.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确认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
- B.按照投资方固定资产张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
- C.按照投资合同确认或协议确认的价值贷记“实收资本”
- D.按照投资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贷记“实收资本”
- A.凭证名称、填制日期、编号
-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C.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D.填制、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
- A.会计报表
- B.会计报表附注
- C.财务情况说明书
- D.财务计划说明书
- A.所有总账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
- B.总账余额和所属明细账余额合计
- C.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余额
- D.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 A.出库单
- B.入库单
- C.制造费用分配表
- D.库存商品成本计算单
- A.记账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 B.按页次顺序连续记账,不得跳行隔页
- C.每页记账完毕应结出余额,无余额的应在方向栏写“平”字,余额栏元位上写“零”字
- D.一般只能用蓝墨水的钢笔,不得用圆珠笔和铅笔。
- A.结账
- B.划线
- C.改错
- D.冲账
- A.出售产品
- B.出租包装物
- C.出售材料
- D.提供非工业性劳务
- A.增加
- B.减少
- C.借方
- D.余额
- A.使用中固定资产
- B.未使用固定资产
- C.不需用固定资产
- D.租入固定资产
- A.房产税
- B.技术转让费
- C.待业保险费
- D.公司经费
- E.利息费用
- A.投资者投入资本存人银行
- B.购买材料货款未付
- C.计人产品成本但尚未支付的工人工资
- D.收到销售产品货款存人银行
- A.银行存款增加,实收资本减少
- B.应付票据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 C.资本公积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 D.应交税金增加,原材料减少
- A.原始凭证
- B.原始凭证汇总表
- C.收付款凭证
- D.转账凭证
- A.支票
- B.银行汇票
- C.银行本票
- D.商业汇票
- A.总分类科目
- B.资产类科目
- C.明细分类科目
- D.负债类科目
- A.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
- B.入库材料的超支差异
- C.月末分配转出发出材料的超支差异
- D.月末分配转出发出材料的节约差异
- A.基本 建设 的资金
- B.备用金
- C.更新改造资金
- D.特定用途的资金
- A.单位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基本存款账户存入
- B.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向单位卡账户续存资金的可以从其一般存款账户转入
- C.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转入单位卡账户
- D.单位卡不得支取现金
- A.固定资产报废
- B.固定资产出售
- C.固定资产改良
- D.固定资产修理
- A.每日终了,应结出“现金日记账”余额
- B.每日终了,应将“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存现金核对
- C.每日终了,应将“现金日记账”与“现金”总分类账核对
- D.外币现金日记账应采复币记账
- A.借记“银行存款”账户
- B.贷记“短期借款”账户
- C.借记“短期借款”账户
- D.以上都不对
- A. 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会计报表
- D.与会计核算无直接关系的书面文件
- A.汇总凭证与有关账户之间登记
- B.各有关总分类账户中登记
- C.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
- D.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户之间登记
- A.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B.退回,不予接受
- C.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
- D.本单位代为更正
- A.原填制单位更正
- B.经办人更正
- C.会计人员更正
- D.会计主管人员更正
- A.20
- B.10
- C.30
- D.0
- A. 变现能力
- B.盈利能力
- C.清偿债务的先后顺序
- D.变动性
- A.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 B.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 C.‘会计的对象针对的是某一主体平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 D.货币是会计唯一计量单位
- A.年度
- B.半年度
- C.星期
- D.月度
- A.完整性
- B.连续性
- C.系统性
- D.及时性
- A.一借一贷
- B.多借多贷
- C.一借多贷
- D.一贷多借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 B.提供劳务收入
- C.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收入
- D.偶然收入
- A.借:生产成本7000
- B.借:制造费用7000
- C.借:管理费用7000
- D.借:制造费用7000 贷:累计折旧7000 贷:累计折旧7000 贷:累计折旧7000 贷:固定资产7000
- A.会计科目
- B.会计账户
- C.会计要素
- D.资金运动
- A.货币
- B.实物
- C.工时
- D.劳动耗费
- A.复式记账
- B.成本计算
- C.财产清查
- D.编制财务预算
- A.100000
- B.90000
- C.105300
- D.90400
- A.提高经济效益
- B.向投资者提供信息
- C.向债权人提供信息
- D.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 A.固定资产出售收入
- B.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 C.包装物出租收入
- D.材料销售收人
- A.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B.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 C.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 D.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 A.国库券
- B.股票
- C.信用证存款
- D.企业债券
- A.应付职工薪酬
- B.短期借款
- C.货币资金
- D.资本公积
- A.美元
- B.元
- C.元、角、分
- D.人民币
- A.借记“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本票”
- B.借记“银行存款”
- C.贷记“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本票”
- D.贷记“备用金”
- A.入库单
- B.领料单
- C.限额领料单
- D.领料登记表
- A.增加记贷方
- B.减少记借方
- C.增加记借方
- D.期末无余额
- A.10天
- B.3天
- C.90天
- D.5天
- A.重置成本
- B.历史成本
- C.可变现净值
- D.现值
- A.填制程序和用途
- B.来源
- C.填制方法
- D.反映的内容
- A.编译和解释
- B.编译和汇编
- C.编译和链接
- D.解释和汇编
- A.已经登记入帐
- B.不需登记入帐
- C.此凭证作废
- D.此凭证编制正确
- A.汇款人为单位
- B.收款人为单位
- C.汇款人和收款人均为单位
- D.汇款人和收款人均为个人
- A.生产工人工资和医疗养老保险
- B.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
- C.车间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加班工资
- D.离退休人员和工程人员的工资
- A.结构
- B.会计科目
- C.流动性
- D.详细程度
- A.3000
- B.2000
- C.1000
- D.800
- A.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账目定期核对
- B.总分类账户各账户期末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明细帐户期末余额核对
- C.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
- D.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
- A.补充登记法
- B.红字更正法
- C.划线更正法
- D.平行登记法
- A.月结
- B.年结
- C.对账
- D.记帐后,发现原记账凭证的数字错误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利润
- A.库存人民币
- B.库存外币
- C.在途货币资金
- D.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