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3
-
第 58 题企业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万元;2008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1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00万元。该企业按0.5%计提坏账准备,2008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5000元。 (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计算
- B.汇总
- C.记录
- D.上报
- A.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应交的营业税
- B.捐赠支出
- C.罚款支出
- D.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折旧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收入—费用=利润
-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 A.法定盈余公积
- B.资本公积
- C.任意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适用范围广
- B.信用度高,安全可靠
- C.使用灵活,适应性强
- D.结算准确,余额自动退回
- A.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
- B.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合法
- C.凭证是否及时
- D.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成本类
- D.支出类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报告
- D.其他会计资料
- A.贷记“营业外收入”
- B.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 C.借记“其他业务收入”
- D.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 A.对于违反有关法规制度的原始凭证,应拒绝办理,并报告领导人
- B.对于违反有关法规制度的原始凭证,应先办理,再报告领导人
- C.对于不真实、不完整的外来原始凭证,发现后一定要退回重填或不予受理
- D.对于不真实、不完整的外来原始凭证,可先办理,再要求经办人补办有关手续
- A.增值税
- B.代收利息
- C.主营业务收入
- D.其他业务收入
- A.借记“生产成本”
- B.贷记“应付工资”
- C.借记“制造费用”
- D.借记“营业费用”
- A.查明盘盈盘亏产生的原因
- B.建立和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 C.积极处理积压物质
- D.对财产盘盈盘亏做出账务处理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材料采购
- C.应收票据
- D.主营业务收入
- A.送款薄
- B.进账单
- C.现金支票
- D.转账支票
- A.财务费用
- B.待摊费用
- C.预提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客观性
- B.有效性
- C.经济性
- D.合规性
- A.企业内部某生产车间
- B.合伙企业
- C.子公司
- D.企业集团
- A.单位合并、撤销以及改变隶属关系
- B.年终决算之前
- C.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 A.经济业务内容提要
- B.帐户名称
- C.经济业务发生额
- D.记账符号
- A.可计量性
- B.相关性
- C.可靠性
- D.确定性
- A.自制原始凭证
- B.通用原始凭证
- C.外来原始凭证
- D.专用原始凭证
- A.收款凭证
- B.科目汇总表
- C.汇总收款凭证
- D.转账凭证
- A.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 B.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 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 A.“成本”指历史成本
- B.“可变现净值”指存货的现行售价
- C.“成本”指重置成本
- D.“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预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需的预计费用后的价值
- A.《会计法》
- B.《总会计师条例》
- C.《企业会计准则》
- D.《预算法》
- A.内容是否真实
- B.项目是否齐全
- C.应借应贷的科目对应关系是否清晰正确、金额是否正确
- D.书写是否正确
- A.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应用错误
- B.记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所列金额大于正确金额
- C.账之后,发现记账凭证所列金额小于正确金额
- D.结账之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正确
- A.在产品
- B.低值易耗品
- C.委托加工材料
- D.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银行对账单
- D.汇总凭证
- A.对于每项经济业务在计入总账和明细账的过程中,可有先有后,在不同会计期间登记入账
- B.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总账和明细账
- C.对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的方向必须相同
- D.记录总账的金额与所属明细账的金额之和相同
-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 A.财务费用
- B.应付利息
- C.短期借款
- D.管理费用
- A.主管人员
- B.出纳人员
- C.会计人员
- D.经办人员
- A.借记“银行存款”
- B.贷记“备用金”
- C.借记“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汇票”
- D.贷记“银行汇票存款”
- A.预付费用
- B.预提费用
- C.无形资产
- D.长期待摊费用
- A.由原封装人员拆封整理
- B.由财务会计部门拆封整理
- C.由档案部门拆封整理
- D.由档案部门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和经办人共同拆封整理
- A.支票
- B.银行汇票
- C.银行本票
- D.商业汇票
- A.收入
- B.营业收入
- C.利润
- D.营业利润
- A.会计对象
- B.会计要素
- C.会计科目
- D.会计账簿
- A.确认为费用
- B.应当资本化
- C.列为营业外支出
- D.冲减盈余公积
- A.12月31日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
- B.12月累计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形
- C.12月份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
- D.第4季度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
- A.本月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
- B.本月应分配的职工薪酬
- C.本月结转的代扣款项
- D.本月多支付的职工薪酬
- A.重记经济业务
- B.漏记经济业务
- C.借贷方向相反
- D.借贷金额不等
- A.借记“现金”
- B.贷记“现金”
- C.贷记“银行存款”
- D.贷记“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汇票”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固定资产清理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业务成本
-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
- C.平行登记
- D.账户的结构
- A.应付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应付债券
- D.预收账款
- A.本月贷方余额为18 000元
- B.本月借方余额为18 000元
- C.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8 000元
- D.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8 000元
- A.50400
- B.50000
- C.400
- D.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