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借记“坏账准备”
- B.贷记“应收账款”
- C.借记“应收账款”
- D.贷记“坏账准备”
- 正确
- 错误
- A.可能带来资产增加
- B.可能使负债减少
- C.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D.可能会引起费用的减少
- A.开立多个基本存款账户
- B.出租银行账户
- C.将单位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储
- D.出借银行账户
- A.企业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银行
- B.企业现金收人当日送存有困难的可以由单位负责人确定送存时间
- C.企业支付现金可从企业库存现金限额中提取
- D.企业支付现金可从开户银行提取
- A.合法性
- B.相关性
- C.实用性
- D.合理性
- A.本年利润
- B.财务费用
- C.生产成本
- D.库存商品
- A.营业外收入
- B.主营业务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
- D.利息收入
- A.存出投资款
- B.债券
- C.利息
- D.未确认融资费用
- A.“银行存款”是资产类账户
- B.“银行存款”的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数
- C.“银行存款”的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数
- D.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银行存款的结存数
- A.更换现金保管人员
- B.开展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活动
- C.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
- D.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
- A.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 B.复式记帐
- C.成本计算
- D.财产清查
- A.负债是对内对外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
- B.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具有优先清偿权。
- C.负债不能参与利润分配。
- D.所有者权益中的基本部分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 A.总分类账
- B.明细分类账
- C.备查账
- D.序时账
- A.单位进行撤并时
- B.对外投资时
- C.开展清产核资时
- D.单位负责人调离时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尾数更正数
- A.外币存款
- B.信用卡存款
- C.银行汇票存款
- D.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 A.通用记账凭证
- B.专用记账凭证
- C.复式记账凭证
- D.单式记账凭证
- A.单式账簿
- B.三栏式账簿
- C.多栏式账簿
- D.数量金额式账簿
- A.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800—1 000元
- B.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600—2 000元
- C.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800元
- D.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收入额50—80元
- A.进行会计核算
- B.实施会计监督
- C.预测经济前景
- D.参与经济决策
- A.先进先出法
- B.后进先出法
- C.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 D.移动加权平均法
- A.“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 B.“银行存款”
- C.“现金”
- D.“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A.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
- B.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C.支付的包装费、运杂费
- 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A.对总会计师职权监督
- B.对原始凭证监督
- C.对财产物资的监督
- D.对财务收支的监督
- A.库存商品
- B.原材料
- C.财务费用
- D.应收账款
- A.先进先出法
- B.移动加权平均法
- C.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 D.个别计价法
- A.借方登记企业按合同预付的货款
- B.借方登记企业多付货款的返回
- C.贷方登记企业购货时应支付的货款
- D.贷方登记企业多付货款的退回
- A.备抵帐户
- B.附加帐户
- C.备抵附加帐户
- D.其他类
- A.收取不低于开证金额20%的保证金
- B.提供抵押
- C.提供质押
- D.由其他金融机构出具保函
- A.未结清的债权原始凭证
- B.未结清的债务原始凭证
- C.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
- D.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
- A.会计恒等式
- B.单式记账法
- C.会计报表
- D.财产清查
- A.转字第××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 ×/2号和转字第× × 2/2号
- D.付字第× ×l/2号和付字第× × 2/2号
- A.营业外收入
- B.其他业务收入
- C.管理费用
- D.主营业务收入
- A.借:管理费用贷:现金
- B.借:库存商品贷:银行存款
- C.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 D.借:银行存款贷:管理费用
- A.营业外收人
- B.投资收益
- C.所得税
- D.其他业务利润
- A.《企业会计制度》
- B.《会计法》
-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D.《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A.取得途径
- B.填制程序和用途
- C.有无固定格式
- D.审核机构
- A.埃及
- B.希腊
- C.印度
- D.意大利
- A.自制原始凭证
- B.一次凭证
- C.记张编制凭证
- D.外来原始凭证
- A.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
- B.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
- C.日记总账会计核算形式
- D.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
- A.购入固定资产
-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C.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经营租出低值易耗品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A.性质和类别
- B.用途
- C.结构
- D.程序
- A.预付账款
- B.坏账准备
- C.在途物资
- D.递延收益
- A.银行本票
- B.银行汇票
- C.支票
- D.商业汇票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多借多贷
- D.一贷多借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5年
- A.资产
- B.权益
- C.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D.收入、费用和利润
- A.收入-费用=利润
- B.收入-成本=利润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A.可以分别设置收入和支出两本账
- B.在账页上应连续编号
- C.按现金收支的对应账户设置专栏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A.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 B.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 C.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 D.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 A.240
- B.1000
- C.1200
- D.200
- A.结构
- B.会计科目
- C.流动性
- D.详细程度
- A.先进先出法
- B.后进先出法
- C.加权平均法
- D.移动平均法
- A.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
- B.同级财政、审计部门
- C.财务数据统计资料
- D.生产计划书
- A.直线法
- B.双倍余额递减法
- C.余额递减法
- D.年数总和法
- A.序时账
- B.分类账
- C.明细账
- D.备查账
- A.管制
- B.罚金
- C.拘设
- D.死刑
- A.“其他应收款”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支出”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复式记账
-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C.设置和登记账簿
- D.编制会计分录
- A.合法的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B.登记会计账簿
- C.进行财产清查
- D.编制财务报表
- A.10000元
- B.60000元
- C.50000元
- D.70000元
- A.活页式
- B.订本式
- C.卡片式
- D.两栏式
- A.中国银行
- B.中国工商银行
- C.中国 建设 银行
- D.中国人民银行
- A.业务招待费
- B.运输费
- C.广告费
- D.包装费
- A.原始凭证
- B.原始凭证汇总表
- C.累计凭证
- D.记账凭证汇总表
- A.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 B.全部资产加上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 C.投入资本加上未分配利润
- D.全部资产加上全部收入
- A.现金
- B.银行存款
- C.外埠存款
- D.企业债券
- A.只能设置“其他应收款一备用金”进行核算
- B.只能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
- C.既可以设置“其他应收款一备用金”进行核算,又可以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
- D.可以“现金”账户下设置备用金明细账进行核算
- A.同城结算
- B.异地结算
- C.同城或异地结算
- D.国际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