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或其他指定的人员签名盖章
- B.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可以留有空白
- C.¥1008.000,大写金额应写成“壹仟零捌元“
- D.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应当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单位印章
- A.汇兑可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
- B.汇兑人结算属于汇款人主动付款的方式
- C.未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其转账汇兑款可转入信用卡专户
- D.汇款人和收款人均为个人,可以办理现金汇兑
- A.费用的增加
- B.收入的增加
- C.负债的增加
- D.收入的减少
- A.收入
- B.费用
- C.利润
- D.负债
- A.教育费附加
- B.矿产资源补偿费
- C.应交住房公积金
- D.城建税
- A.T型账户
- B.丁字账
- C.正规账
- D.单栏式账
- A.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
- B.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
- C.使用期限超过两年
- D.使用期限超过三年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费用
- A.做假账
- B.故意销毁会计凭证
- C.贪污
- D.职务侵占
- A.依法建账的基本要求
- B.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 C.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要求
- D.账目核对的要求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主营业务成本
- A.供应单位
- B.物资品种
- C.存放地点
- D.交货时间
- A.原始凭证
- B.一次凭证
- C.汇总凭证
- D.累计凭证
- A.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种类及格式
- B.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
- B.会计机构及会计岗位的设置
- D.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
- A.年终决算前
- B.单位撤销、合并前
- C.开展全面清产核资前
- D.-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时
- A.当未达账项重大时,按C的作法将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 B.若无差错,调整后的银行存款余额即为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数
- C.按现行制度规定,不能根据它将未达账项入账,只有结算凭证到达后才能进行账务处理 .
- D.当未达账项重大时,若按C操作,需要在报表附注中揭示未达账项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 B.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 C.根据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
- D.根据科目汇总表定期登记总账
- A.发票
- B.提货单
- C.发出材料汇总表
- D.产品成本计算单
- A.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一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B.本期借方余额合计=本期贷方余额合计
- C.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 D.收入一费用=利润
- A.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 B.用蓝黑和碳素墨水书写,不得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
- C.不得用红色墨水记账
- D.按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 B.合法性原则
- C.相关性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新华书店系统金额起点是l000元
- B.新华书店系统金额起点是3000元
- C.除新华书店系统外托收承付的结算起点是每笔10000元
- D.除新华书店系统外托收承付的结算起点是每笔l00000元
- A.从银行提现
- B.将现金存入银行
- C.用现金购办公用品
- D.收回前欠款项
- A.物资采购
- B.生产成本
- C.在建工程
- D.制造费用
- A.银行对账单
- B.银行存款调节表
- C.记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A.营业利润
- B.营业外收支净额
- C.净利润
- D.发行股票收人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利润
- A.表明“托收承付”的字样
- B.确定的金额
- C.收、付款人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
- D. 合同 名称、号码
- A.外地运杂费
- B.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D.发票上所列的买价金额
- A.借:固定资产 10000
- B.借:在建工程 10000
- C.贷:其他货币资金 10000
- D.贷:银行存款 10000
- A.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 B.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 C.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 D.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设备。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
-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
- D.审计部门
- A.一次凭证、原始凭证 、专用凭证
- B.外来凭证
- C.累计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 B.两个账户中登记
- C.意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 D.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 A.双方确认的价值
- B.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 C.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D.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A.过去义务
- B.现时义务
- C.将来义务
- D.永久义务
- A.每十天打印
- B.每月打印一次
- C.定期打印
- D.每年打印一次
- A.1100元
- B.1134元
- C.1300元
- D.234元
- A.企业流动负债减去长期负债后的差额
- B.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C.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
- D.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A.“包装物”
- B.“存货”
- C.“原材料”
- D.“物资采购”
- A.中央银行
- B.政策性银行
- C.商业银行
- D.中国银行
- A.从属关系
- B.对立关系
- C.对应关系
- D.平行登记关系
- A.所有者权益
- B.亏损
- C.利润
- D.营业外收入
- A.借:银行存款 500贷:周转材料——包装物500
- B.借:银行存款 500 贷:应付账款 500
- C.借:现金 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 D.借:银行存款 500 500 贷:其他应付款500
- A.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B.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C.会计要素准则
- D.编制会计报表的特殊要求
- A.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C.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D.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A.经济业务
- B.会计主体
- C.会计对象
- D.会计要素
- A.“营业费用”
- B.“其他业务支出”
- C.“生产成本”
- D.“管理费用”
- A.现金收付业务
- B.会计档案保管
- C.收入账目登记
- D.稽核
- A.长期应收款
- B.应收账款
- C.其他长期资产
- D.流动资产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交税费一应交个人所得税
- C.银行存款
- D.其他应收款
- A.制造费用
- B.销售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借:固定资产10000
- B.借:固定资产8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
-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 贷:营业外收入10000 贷:营业外收入8000
- A.5 000元以上
- B.50 000元以下
- C.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0 000元以上
- A.对发出存货可及时计价
- B.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末存货结存数额比较接近于实际
- C.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发出存货价值与重置成本差额较小
- D.在物价持续下跌时,发出存货价值与重置成本差额较小
- A.万分之五
- B.万分之一
- C.千分之一
- D.千分之五
- A.会计报表
- B.资产负债表
- C.财务会计报告
- D.损益表
- A.会计师事务所
- B.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
- C.上级主管部门
- D.企业的会计部门
- A.借记“现金”
- B.贷记“现金”
- C.借记“银行存款”
- D.贷记“应付工资”
- A.文字或数字的书写必须占满格
- B.书写可以使用蓝黑墨水、圆珠笔或铅笔
- C.用红字冲销错误记录
- D.发生的空行、空页一定要补充书写
- A. 12万
- B. 10万
- C. 11万
- D. 8万
- A.借方3000
- B.贷方8000
- C.借方5000
- D.贷方5000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会计报告
- A.应付工资
- B.应交税金
- C.应付利润
- D.应付债券
- A.现金和原材料同时增加
- B.银行存款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
- C.银行存款和应交税金同时减少
- D.应付债券减少、实收资本增加
- A.20
- B.10
- C.30
- D.0
- A.领料单
- B.领料登记表
- C.领料单与限额领料单
- D.限额领料单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经济业务的内容
- C.经济业务的类型
- D.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
- A.营业收入
- B.营业利润
- C.利润总额
- D.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