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月报
- B.季报
- C.半年报
- D.年报
- 正确
- 错误
- A.原始凭证
- B.明细账
- C.现金日记账
- D.记账凭证
- A.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实收资本
- A.固定资产清理支出
- B.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
- c.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纳的营业税
- D.其他业务耗用的原材料
- A.应收账款
- B.应付账款
- C.库存现金
- D.坏账准备
- A.定额汇票
- B.商业承兑汇票
- C.非定额汇票
- D.银行承兑汇票
-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或减去)应分摊的差异额
- B.发出材料应该负担的成本差异额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除以差异率
-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余额方向不固定
- D.“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为超支差异额
- A.生产成本
- B.银行存款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其他应付款
- B.其他应收款
- C.管理费用
- D.累计折旧
- A.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 B.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 C.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 D.确保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A.账户名称
- B.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
- C.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
- D.经济业务摘要
- A.会计凭证是用以记录交易、事项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
- B.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 C.取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
- D.会计人员不需要对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
- A.期初余额一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 B.期末余额一本期增加发生额+期初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 C.期初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一本期增加发生额
- D.期初余额一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期末余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
- A.资产增加1 000元
- B.资产不变
- C.借记银行存款
- D.贷记应收账款
-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 B.资产有增有减,所有者权益不变
- C.资产不变,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增加
- D.资产减少,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 A.负债增加
- B.费用增加
- C.费用减少
- D.资产减少
- A.在报表中确认预计负债
- 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C.在报表中确认预计收入
- D.企业自行研究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 C.汇总凭证
- D.单式凭证
- A.账证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实核对
- D.账表核对
- A.资产增加1 500元
- B.负债增加1 500元
- C.所有者权益增加l 500元
- D.资产与权益没有发生变化
- A.收付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 B.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
- C.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 D.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 A.营业成本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投资收益
- A.“应收账款”总账和“预付账款”总账
- B.“应收账款”总账和“预收账款”总账
- C.“应付账款”总账和“预收账款”总账
- D.“应付账款”总账和“预付账款”总账
- A.4月5日,计提生产部门工人工资420 000元
- B.10月8日,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 000元
- C.11月1日,缴水电费5 000元
- D.12月5 Et,用银行存款缴纳印花税30 000元
- A.将空页撕掉
- B.更改账簿记录
- C.将空页、空行用蓝线对角划掉,加盖“作废”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章
- D.将空页、空行用红线对角划掉,加盖“作废”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章
- A.总分类账户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 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 C.总分类科目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 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 A.240
- B.276
- C.270
- D.306
- A.250万
- B.500万
- C.485万
- D.484万
- A.文字和数字应紧靠行格底线书写,只占格距的三分之二
- B.不能使用铅笔或圆珠笔记账
- C.使用红字冲销记录错误
- D.在发生的空白页面上注明“此页空白”
- A.365÷存货周转次数
- B.营业收入÷平均存货余额
- C.销货成本÷平均应收账款
- D.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 A.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 B.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 C.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 D.根据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 A.18 500
- B.1 541.67
- C.1 500
- D.0
- A.1 500
- B.1 755
- C.0
- D.255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3年
- A.一60
- B.一l0
- C.240
- D.28
- A.期初余额
- B.期末余额
- C.发生额
- D.期初余额加发生额
- A.重要性原则
- B.一贯性原则
- C.可靠性原则
- D.权责发生制原则
- A.565.5
- B.510
- C.725
- D.737.5
- A.会计人员
- B.会计主管人员
- C.出纳人员
- D.临时指定人员
- A.不具有实物形态
- B.具有可辨认性
- C.具有不可辨认性
- D.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 A.借方
- B.贷方
- C.相同方
- D.相反方
- A.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B.以银行存款支付法庭诉讼费用
- C.提取盈余公积
- D.以银行存款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 A.销售费用
- B.长期待摊费用 .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个别计价法
- B.先进先出法
- C.后进先出法
- D.加权平均法
- A.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B.营业外支出
- C.其他业务支出
- D.管理费用
- A.会计主体的确立
- B.货币计量的确定
- C.会计要素的划分
- D.会计期间的确定
- A.日记账
- B.总分类账
- C.明细账
- D.固定资产卡片
- A.转账凭证
- B.现金收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现金付款凭证
- A.应收账款
- B.应收票据
- C.应付票据
- D.预收账款
- A.领料单
- B.发料汇总表
- C.上交税金的收据
- D.成本计算单
- A.战国时期
- B.西周时期
- C.秦朝时期
- D.唐宋时期
- A.15 000
- B.16 200
- C.15 200
- D.18 200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固定资产
- D.在建工程
- A.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 C.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 D.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 A.配比原则
- B.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C.客观性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客观性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一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