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2 0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借方反映企业按账面价值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以及资产负债 表 日 交 易 性 金 融 资 产 的 公 允 价 值 高 于 其 账 面 价 值 的 差 额 。 (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累计摊销
- B .管理费用
- C .营业外支出
- D .生产成本
- A .企业债权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
- B .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 C .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而取得的收入
- D .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而取得的股利收入
- A .销售商品的收入
- B .提供劳务的收入
- C .销售固定资产收入
- D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 A .交易性金融资产
- B .应付职工薪酬
- C .货币资金
- D .应收账款
- A .应由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研发支出”账户
- B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 C .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不能在 “应付职工薪酬” 账户中核算
- D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账户
- A .用法定盈余公积补亏
- B .用资本公积补亏
- C .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后利润补亏
- D .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前利润补亏
- A .存出保证金
- B .备用金
- C .企业应收的各种赔款
- D .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 A .房屋及建筑物
- B .在用的机器设备
- C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D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A .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 B .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 C .计量不准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 D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 A .阿拉伯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
- B .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C .大写金额有分的,分位后面要写“整”或“正”字
- D .汉字大写金额可以用简化字代替
- A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
- B .根据经过汇总的科目汇总表登记或汇总记账凭证等登记
- C. 由出纳人员根据同现金收付有关的记账凭证, 按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
- D .将属于同一个总账科目的各个明细科目合并在一张账页上进行登记
- A .银行汇票
- B .银行本票
- C .商业汇票
- D .汇兑
- A .银行存款
- B .应收账款
- C .预付账款
- D .坏账准备
- A .借:应收账款 5 8 5 0 0 0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 0 0 0 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 5 0 0 0借:银行存款 5 7 3 3 0 0财
- B .借:应收账款 5 2 6 5 0 0贷:主营业务收入4 5 0 0 0 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7 6 5 0 0借:银行存款 5 2 6 5
- C .借:应收账款 5 2 6 5 0 0贷:主营业务收入4 5 0 0 0 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7 6 5 0 0借:银行存款 5 1 5 9
- D .借:应收账款 5 2 6 5 0 0贷:主营业务收入4 5 0 0 0 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7 6 5 0 0借:银行存款4 3 6 5 0 0财务费用 &nbs
- A .研发支出
- B .营业外支出
- C .利息支出
- D .所得税费用
- A .有借必有贷
- B .借贷必相等
- C .只可以一借一贷
- D .可以一借多贷
- A .乡镇企业
- B .子公司
- C .企业的车间
- D .外资企业
- A .固定资产
- B .应收账款
- C .无形资产
- D .银行存款
- A .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 B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 C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 D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 A .接受投资者投入设备
- B .赊购商品
- C .收回应收账款
- D .支付股票股利
- A .该存货已被生产领用或已销售完毕
- B .影响存货跌价的因素已经消除
- C .该存货原来已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 D . 转回只能在该存货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范围内, 不能超过原计提金额
- A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 B .财务报表只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C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财务报表的附表,不属于财务报告的内容
- D .财务报表不包括报表附注
- A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 B .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的需要
- C .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 D .会计科目的设置不需要考虑外部信息的需要
- A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 B .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 C .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 D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A .4 0 0 0
- B .5 0 0 0
- C .7 0 0 0
- D .1 6 0 0 0
- A .外购商品
- B .在产品和产成品
- C .低值易耗品
- D .为建造固定资产储备的各种材料
- A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B .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失属于所有者权益
- C .所有者权益应当单独计量,不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 D .所有者权益应当计入资产负债表
- A .3 0 0 0
- B .7 5 0 0
- C .65 0 0
- D .6 4 5 0 0
- A .2 7 0 0
- B .2 5 0 0
- C .5 0 0
- D .3 0 0 0
- A .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 B .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 C .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 D .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 A .其他业务收入
- B .营业外收入
- C .冲减管理费用
- D .冲减营业外支出
- A .1 0 0 0 0
- B .1 1 7 0 0
- C .1 0 7 0 0
- D .1 2 7 0 0
- A .进行会计核算
- B .实行会计监督
- C .制定经济计划、业务计划
- D .制定预算、财务计划,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
- A .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B .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C .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 .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 A .原始凭证
- B .记账凭证
- C .汇总记账凭证
- D .科目汇总表
- A .未分配利润
- B .资本公积
- C .本年利润
- D .利润分配
- A .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价款
- B .支付的职工福利费
- C .分配现金股利
- D .从银行取得的借款
- A .1 6 0 0 0
- B .1 2 5 0 0
- C .1 5 0 0 0
- D .1 8 6 6 6 .6 7
- A .应收账款
- B .外埠存款
- C .未达账项
- D .应付账款
- A .1 0 年
- B .1 5 年
- C .1 2 年
- D 。2 0 年
- A .会计凭证的传递
- B .会计凭证的保管
- C .会计凭证的编制
- D .会计凭证的销毁
- A .三栏式
- B .多栏式
- C .数量金额式
- D .任意格式
- A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l 2 0 0 0 0 0应交税费——印花税 1 2 0 0管理费用8 5 0
- 贷:银行存款 l 2 0 2 0 5 0
- B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l 2 0 0 0 0 0管理费用 2 0 5 0贷:银行存款 l 2 0 2 0 5 0
- C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 l 2 0 0 0 0 0投资收益 2 0 5 0贷:银行存款 l 2 0 2 0 5 0
- D .借:短期投资——股票 1 2 0 0 0 0 0管理费用 2 0 5 0贷:银行存款 l 2 0 2 0 5 0
- A .利润表
- B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C 。资产负债表
- D .现金流量表
- A .2 3 4 0 0
- B .2 2 9 3 2
- C .2 0 0 0 0
- D .2 3 0 0 0
- A .流动性较大的物资
- B .固定资产
- C .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的存货
- D .贵重物资的清查
- A .发货票
- B .收货单
- C .入库单
- D .经济合同
- A .订本式账簿
- B .卡片式账簿
- C .活页式账簿
- D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 1 4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中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说明 账户记录( ) 。 A .肯定没有错误
- B .肯定有错误
- C .基本正确
- D .绝对正确
- A .2 0 0 0 元
- B .2 3 3 3 .3 3 元
- C .2 3 0 0 元
- D .2 2 0 0 元
- A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B .损益类账户
- C .调整账户
- D .财务成果账户
- A .5 月份实现的利润总额
- B .1 ~5 月份累计实现的营业利润
- C .1 ~5 月份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 D .1 ~5 月份累计实现的主营业务利润
- A .有借方余额
- B .有贷方余额
- C .借方、贷方均有可能出现余额
- D .无余额
- A .5 0 0 0 0
- B .6 2 0 0 0
- C .4 0 0 0 0
- D .5 2 0 0 0
- A .资产增加1 0 0 万元,收入增加1 0 0 万元
- B .资产增加1 0 0 万元,负债减少1 0 0 万元
- C .资产增加1 0 0 万元,负债增加1 0 0 万元
- D .资产项目一增一减,资产总额保持不变
- A .转入应付账款
- B .转入短期借款
- C .不进行处理
- D .转入其他应付款
- A .资产内部的变化
- B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C .所有者权益内部的变化
- D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 A .用银行存款归还长期借款
- B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设备
- C .企业以固定资产向外单位投资
- D .用盈余公积金弥补职工福利费
- A .未分配利润
- B .资本公积
- C .实收资本
- D .投资收益
- A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2 7 5 0 0贷:坏账准备 2 7 5 0 0
- B .借:销售费用 2 7 5 0 0贷:坏账准备 2 7 5 0 0
- C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2 7 5 0 0贷:应收账款 2 7 5 0 0
- D .借:管理费用 2 7 5 0 0贷:坏账准备 2 7 5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