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购买原材料
- B .偿还债务
- C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 D .向国家上交税金
- A .借记“短期借款”1 0 0 0 0 元
- B . 借记“财务费用”1 0 0 元
- C .借记“长期借款”1 0 0 0 0 元
- D .贷记“银行存款”1 01 0 0 元
- A .账龄分析法
- B . 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 C .销货百分比法
- D .总价法
- A .盘亏的固定资产
- B .出售的固定资产
- C .报废的固定资产
- D .毁损的固定资产
- A .自制原始凭证无须经办人签名或盖章
- B . 外来原始凭证金额错误,可在原始凭证上更正但需签名并盖章
- C .凡是账簿记录金额错误,都可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 D .销售商品1 0 0 0 .8 4 元,销售发票大写金额为:壹仟元零捌角肆分
- A .包括职工在职期问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薪酬和非货币福利
- B .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薪酬,而不包括给职工配偶、子女的福利
- C .构成企业对职工个人的一种负债
- D .在流动负债项目内反映
- A .现金日记账
- B .固定资产账
- C .总分类账
- D .明细分类账
- A .单位合并、撤销以及改变隶属关系
- B .年终决算之前
- C .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 t 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 A .交付安装的设备价值
- B .预付出包工程的价款
- C .未完建筑安装工程已耗用的材料、工资和费用支出
- D .已建筑完毕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工程等的可收回金额
- A .捐赠支出
- B .税款滞纳金支出
- C .转销固定资产盘亏
- D .非常损失
- A .包装费
- B .安装成本
- C .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
- D .运输费
- A .资产
- B .负债
- C .所有者权益
- D .费用
- A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 B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 c .没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监督就失去依据
- D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 A .会计科目
- B .记账方向
- C .记账符号
- D .记账的金额
- A .企业盘点库存现金,发生库存现金的盘亏
- B .存货盘点,发现存货盘亏,由管理不善造成的
- C .固定资产盘点,发现固定资产盘亏,盘亏的净损失
- D .库存现金盘点,发现库存现金盘点的净收益
- A .蓝黑墨水
- B .碳素墨水
- C .圆珠笔
- D .铅笔
- A .记账凭证
- B .汇总记账凭证
- C .科目汇总表
- D .汇总原始凭证
- A .资产负债表
- B . 利润表
- C .现金流量表
- D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 .生产工人工资
- B .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 C .车间耗用的水电费
- D .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 A .将现金2 0 0 0 0 元存人银行
- B .以银行存款上交所得税1 8 0 0 0 元
- C .计提职工福利费4 2 0 0 0 元
- D .从银行提取现金l 6 0 0 0 元
- A .银行存款日记账
- B .生产成本明细账
- C .制造费用明细账
- D .管理费用明细账
- A .本年利润
- B .利润分配
- C .应付股利
- D .应付账款
- A .结算有关账户的本期发行额及期未余额
- B .编制试算平衡表
- C .清点库存现金
- D .按照权责发生制对有关账项进行调整
- A .应付账款
- B .预付账款
- C .应付职工薪酬
- D .所得税费用
- A .企业
- B .行政事业单位
- C .集团公司
- D .独立核算的分厂
- 46
-
3 0 .某企业本月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3 0 0 0 0 元,预支厂部半年( 含本月) 报刊杂志费 2 4 0 0 元,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6 0 0 0 元,该企业本月管理费用发生额为( ) 元。
- A .3 0 0 0 0
- B .3 2 4 0 0
- C .3 0 4 0 0
- D .3 8 4 0 0
- A .原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批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B .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实际成本
- C .月初结存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 本月购入该种存货的计划成本
- D .原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 本批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
- A .6 6 0
- B .6 8 6 .4
- C .5 2 0
- D .2 6 .4
- A .从银行提取现金2 0 0 0 元备用
- B .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l 0 0 0 0 0 元,存入存款户
- C .销售产品5 0 0 0 0 元,货款未收
- D .将现金l 8 0 0 0 元存入银行
- A .开出支票2 5 0 0 0 元偿还所欠货款,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2 5 0 0 0 贷:应收账款 2 5 0 0 0
- B .以银行存款8 4 0 0 元偿还某单位欠款,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8 4 0 贷:银行存款8 4 0
- C .用现金9 6 0 元购买材料,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 9 6 0 贷:库存现金 9 6 0
- D .提取现金2 0 0 0 元,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 0 0 0 贷:库存现金 2 000
- A .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B .登记明细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C .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D .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A .收付实现制
- B .权责发生制
- C .永续盘存制
- D .实地盘存制
- A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 B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费用增加
- C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资产增加
- D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 A .3 1 6 .6 7
- B . 3 7 0 .5 0
- C .4 1 8
- D .1 1 1 .4 7
- A .6 3 0 0 0 0
- B .6 9 5 0 0 0
- C .7 0 0 0 0
- D .3 5 0 0 0
- A .不做会计处理
- B .借记“应付票据”,贷记“短期借款”
- C .借记“应付票据”,贷记“其他应付款”
- D .借记“应付票据”,贷记“应付账款”
- A .3 1 6 .6 7
- B .3 7 0 .5 0
- C .4 1 8
- D .1 1 1 .4 7
- A .“库存商品”
- B .“制造费用”
- C .“主营业务成本”
- D .“利润分配”
- A .资产类
- B .负债类
- C .收入类
- D .共同类
- A .企业投入固定资产3 0 0 0 0 元
- B .企业收到投资人的投资款3 0 0 0 0 元
- C .企业接受捐赠机器设备3 0 0 0 0 元
- D .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固定资产3 0 0 0 0 元
- A .收入增加3 8 5 0 0 元
- B .收入增加5 8 5 0 0 元
- C .收入增加5 0 0 0 0 元
- D .资产增加3 8 5 0 0 元
- A .借方发生额2 7 0 0 元,贷方发生额2 8 0 0 元
- B .借方发生额4 0 0 元,贷方发生额3 0 0 元
- C .借方发生额2 0 0 元,贷方发生额4 0 0 元
- D .因不知各账户期初余额,故无法计算
- A .本月根据销售合同发出商品一批,售价i 0 0 0 0 元,但本月没有收到货款,因此不 能将其确认为本月收入
- B .本月收到上月销售商品款5 0 0 0 0 元,因此确认本月收入为5 0 0 0 0 元
- C .本月发生广告费用3 0 0 0 元但尚未支付,确认本月销售费用3 0 0 0 元
- D .根据销售合同预收客户定金1 0 0 0 0 元,因此确认本月销售收入l 0 0 0 0 元
- A .谨慎性原则
- B .可比性原则
- C .相关性原则
- D .重要性原则
- A .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B .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C .由出具单位重开
- D .拒绝接受
- A .重编正确的收款凭证
- B .划线更正法
- C .红字更正法
- D .补充登记法
- A .资产负债表
- B .利润表
- C .现金流量表
- D .利润分配表
- A .收料单
- B .借款单
- C .出差后的车票
- D .工资发放明细表
- A .4 0 1 0
- B .4 0 0 0
- C .3 7 8 0
- D .3 9 6 0
- A .预付账款明细账
- B .原材料明细账
- C .生产成本明细账
- D .库存商品明细账
- A .8 6 0 0
- B . 1 5 4 0 0
- C .1 4 0 0
- D .1 4 5 0 0
- A .“生产成本”账户
- B .“应交税费”账户
- C .“制造费用”账户
- D .“累计折旧”账户
- A .购人材料一批,款项未付
- B .投资者投入设备一台
- C .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
- D .向银行借入一笔长期借款
- A .记账、算账和报账
- B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 C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评价经营业绩
- D .监督和管理
- A .会计主体
- B .持续经营
- C .会计分期
- D .货币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