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 B.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佣金
- C.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手续费
- D.企业取得长期债权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 A.及时性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配比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原始凭证
- B.汇总原始凭证
- C.记账凭证
- D.汇总记账凭证
- A.更正会计科目和金额同时错误的记账凭证
- B.登记减少数
- C.未印有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相反方向数额
- D.更正会计科目正确但金额多记的记账凭证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应付账款
- D.预付账款
- A.进行试算平衡
- B.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C.简化账簿登记工作
- D.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
- C.企业统一代码
- D.企业负责人签名
- A.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 B.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账户1 500元,贷记“应收账款”账户1 500元
- C.用蓝字借记“应收账款”账户15 000元,贷记“银行存款”账户15 000元
- D.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账户13 500元,贷记“应收账款”账户13 500元
- A.业务的性质
- B.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 C.账户性质和类型
- D.会计人员的分工
- A.明细分类科目
- B.总分类科目
- C.损益类
- D.成本类
- A.借记“银行存款”5 000元
- B.贷记“长期借款”5 000元
- C.借记“应付账款”5 000元
- D.贷记“应付账款”5 000元
- A.出售产品取得的收入
- B.购买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
- C.对外单位罚款所取得的收入
- D.出售材料取得的收入
- A.定期清查
- B.不定期清查
- C.全面清查
- D.局部清查
- A.直接人工
- B.直接材料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 B.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档案形成后的第一天算起
- C.单位负责人应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 D.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
- A.固定资产
- B.库存商品
- C.应收账款
- D.管理费用
- A.财产清查发生的盘亏、毁损数
- B.财产清查发生的盘盈数
- C.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的转销数
- D-批准处理的财产盘亏、毁损转销数
- A.均应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
- B.均应编制记账凭证
- C.均应填制汇总记账凭证
- D.均应设置和登记总账
- A.财产物资收发计量错误
- B.财产物资毁损、被盗
- C.账簿的记录错误
- D.财产物资发生意外灾害
- A.填制日期
- B.经济业务内容
- C.有关人员的签章
- D.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 A.“原材料”账户
- B.“管理费用”账户
- C.“应付账款”账户
-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
- A.支付的广告费
- B.支付的厂部办公用品费
- C.支付的利息费用
- D.支付的车间办公用品费
- A.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
- B.销售产品,货款未收
- C.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 D.向银行借入款项,存人结算户
- A.收入的实现
- B.费用的发生
- C.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 D.提取盈余公积
- A.2 200
- B.2 900
- C.3 000
- D.3 700
- A.订立经济合同
- B.确定企业投资方案
- C.制订财务收支计划
- D.以实物形式发放职工福利
- A.借方140 000元
- B.贷方160 000元
- C.借方160 000元
- D-贷方l40 000元
- A.借:生产成本——A产品 3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l0 000 ——乙材料 20 000
- B.借:制造费用——办公费 300 ——邮电费 600 贷:库存现金 900
- C.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2 000 管理费用——折旧费 1 000 贷:累计折旧 3 000
- D.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40 000 ——8公司 60 000
- A.原始凭证不得借出
-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
- C.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借出
- D.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复制
- A.100 000
- B.80 000
- C.70 000
- D.90 000
- A. 从某个企业看, 其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不一定相等
- B.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其借方账户与贷方账户之间互为对应账户
- C. 试算平衡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
- D.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A.全部会计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 B.全部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
- C.资产类和负债类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 D.资产类和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收料单
- A.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 B. 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 C.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 D.暂时不做账务处理,收到时再做处理
- A.每月
- B.每日
- C.定期
- D.每3~5天
- A.填制的经济内容
- B.填制的时间
- 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 D.填制的方式
- A.某一时期
- B.某一特定日期
- C.某一会计期间
- D.某一月份
- A.70
- B.50
- C.190
- D.350
- A.冲减“管理费用”
- B.转作“其他业务收入”
- C.转作“营业外收入”
- D.冲减“营业外支出”
- A.单步式
- B.账户式
- C.多步式
- D.报告式
- A.转字第××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D.收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A.“库存商品”
- B.“主营业务成本”
- C.“本年利润”
- D.“生产成本”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会计凭证
- D.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
- A.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
- B.收入一费用一利润
- C.资产账户的借方合计一权益账户的贷方合计
- D.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一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
- A.3 200
- B.800
- C.4 000
- D.2 400
- A.阿拉伯数字前面应当写货币品种符号
- B.大写金额有分的,分字后面可以写整,也可以不写整
- C.汉字大写金额不得写简化字
- D.书写金额与币种符号间不得留有空白
- A.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
- C.净利润
- D.营业利润
- A.每日汇总登记
- B.定期汇总登记
- C.逐日逐笔登记
- D.月末一次登记
- A.本月借方发生额为5 000元
- B.本月贷方发生额为5 000元
- C.月末借方余额为5 000元
- D.月末贷方余额为5 000元
- A.“制造费用”
- B.“生产成本”
- C.“盈余公积”
- D.“应付职工薪酬”
- A.辅助材料
- B差旅费
- C.银行存款
- D.辅助生产成本
- A.真实性
- B.相关性
- C.谨慎性
- D.重要性
- A.投资者给企业追加投资,企业已收到相应款项
- B.企业按规定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金
- C.企业向银行贷款用于资金周转
- D.企业支付股东红利
- A.产品入库单
- B.借款单
- C.领料单
- D.出差住宿费单
- A.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周转和资金的退出三个阶段
- B.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收款项等
- C.成本与费用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异
- D.企业的财务成果是指某一时刻企业库存现金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