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借:所得税费用 262 500 贷:本年利润 262 500
- 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52 500 贷:所得税费用 252 500
- C.借:所得税费用 262 500 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262 500
- D.借:本年利润 252 500 贷:所得税费用 252 500
- A.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62 5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262 500
- B.借:所得税费用 252 500 贷:应交税费 一应交所得税 252 500
- C.借:所得税费用 262 500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262 500
- D.借: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252 500 贷:所得税费用 252 500
- A.借: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 3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0 000
- B.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00 000
- C.借:所得税费用 3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0 000
- D.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300 000
- A.252 500
- B.272 500
- C.240 000
- D.262 500
- A.1 050 000
- B.960 000
- C.1 010 000
- D.1 090 000
- A.永续盘存相比实地盘存工作简单
- B.实地盘存相比永续盘存工作简单
- C.实地盘存不能及时了解存货发出和结存而且容易掩盖存货流失的真正原因
- D.永续盘存不能及时了解存货发出和结存而且容易掩盖存货流失的真正原因
- A.200 000
- B.500 000
- C.520 000
- D.20 000
- A.盘亏40件
- B.盘亏金额为20 000元
- C.盘盈金额为20 000元
- D.账实相符
- A.500 000
- B.520 000
- C.190 000
- D.200 000
- A.180 000
- B.200 000
- C.230 000
- D.250 000
- A.权责发生制
- B.收付实现制
- C.永续盘存制
- D.实地盘存制
- A.借:银行存款 2 6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 2 400 000 投资收益 350 000
- B.借:投资收益 15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
- C.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6001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4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 投资收益 50 000
- D.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 贷:投资收益 150 000
- A.借:应收股利 30 000 贷:投资收益 30 000
- B.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0 000 贷:应收股利 30 000
- 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
- D.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
- A.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00 000 投资收益 50 000 营业外支出 2 05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400 000
- B.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400 000 投资收益 5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400 000 银行存款 50 000
- 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 45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450 000
- D.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50 000 投资收益 2 1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400 000 银行存款 50 000
- A.300 000
- B.350 000
- C.2 400 000
- D.2 450 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企业所得税费用按照递延法计算
- B.企业所得税费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
- C.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确定
- D.国债利息收入属于纳税调减额
-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B.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 D.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 A.“银行存款”借方增加15万元
- B.“实收资本”借方增加10万元
- C.“实收资本”贷方增加10万元
- D.“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贷方增加5万元
- A.用以补充企业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
- B.借款到期时,除偿还本金外,需要按期支付利息
- C.利息作为财务费用计入损益核算
- D.期限通常在两年以下
- A.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 B.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 C.所有者权益是一种权利
- D.所有者权益具有长期特性
-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 B.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C.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 D.会计科目的设置不需要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A.设置明细账是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核算
- B.总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的
- C.总账统驭明细账
- D.对明细账核算时可以以实物为计量单位
- 4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总账都要设置明细账
- B.明细分类科目是对会计科目所作的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 C.账户和会计科目性质相同
- D.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 A.在报表中确认预计负债
- 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C.在报表中确认预计收入
- D.企业自行研究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A.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B.可以私设账簿
- C.对所有会计资料建立档案
- D.年末要编制财务报告
- A.未分配利润
- B.资本公积
- C.本年利润
- D.利润分配
- A.单位负责人
- B.高级会计师
- C.会计处、会计科等会计机构
- D.公司监事会
- A.证监会
- B.财政部
- C.国资委
- D.审计署
- A.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 B.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 C.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 D.月报、季报和年报
- A.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 B.几个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 C.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 D.根据报表各项数字抵消计算填列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损益
- A.会计分录
- B.会计账簿
- C.会计凭证
- D.财务报告
- A.应交增值税
- B.应付账款
- C.专利权
- D.专用设备
- A.借:应付职工薪酬5 000 贷:库存现金5 000
- B.借:应付职工薪酬5 000 贷:其他应收款5 00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 5 000 贷:应收账款5 000
- D.借:应付职工薪酬5 000 贷:预收账款5 000
- A.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确定带有一定主观性
- B.固定资产原价指的是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
- C.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D.企业有关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等,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更
- A.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运输费
- B.修理费
- C.广告费
- D.销售机构人员职工薪酬
- A.主营业务利润
- B.利润总额
- C.营业利润
- D.净利润
- A.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 B.账龄分析法
- C.销货百分比法
- D.购货百分比法
- A.10%
- B.20%
- C.30%
- D.40%
- A.原材料
- B.库存商品
- C.固定资产
- D.在建工程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交税费
- C.应付股利
- D.应付债券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出纳人员
- D.会计主管人员
- A.主营业务收入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应交税费
- D.所得税费用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预付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固定资产原价
- B.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
- C.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再减去减值准备
- A.成立清查组织
- B.确定清查对象
- C.制订清查方案
- D.编制汇总表
- A.文字和数字的书写占格距的二分之一
- B.发生的空行、空页一定要补充书写
- C.用红字冲销错误记录
- D.在发生的空页上注明“此页空白”
- A.已经登记入账
- B.不需登记入账
- C.此凭证作废
- D.此凭证编制正确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累计折旧
- A.盘存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D.对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