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营业利润为59 000元
- B.营业利润为35 000元
- C.利润总额为50 000元
- D.净利润为37 500元
- A.2010年度“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584 500元
- B.2010年度“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622 000元
- C.“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年末余额为283 750元
- D.2010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 107 500元
- A.1 768 700
- B.1 943 700
- C.918 300
- D.1 000 000
- A.本月所有者权益减少356 300元
- B.本月所有者权益减少256 300元
- C.本月所有者权益增加75 000元
- D.本月所有者权益增加100 000元
- 6
-
惠达公司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并采取全月一次汇总的方法编制科目汇总表。2010年7月,惠达公司根据所有记账凭证编制的科目汇总表如下(单位:元):
科目汇总表
2010年7月科汇07号
本期发生额
会计科目
借方
贷方
银行存款
251 000
249 200
应收账款
100 000
原材料
50 000
90 000
生产成本
170 000
21O 000
制造费用
60 000
60 000
库存商品
210 000
220 000
固定资产
21 000
累计折旧
4 600
固定资产清理
56 300
应付职工薪酬
40 000
40 000
应交税费
66 500
76 000
本年利润
E
F
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
300 000
主营业务成本
220 000
220 000
销售费用
20 000
20 000
财务费用
700
700
管理费用
4 600
4 600
营业外收入
56 300
56 300
营业外支出
11 000
11 000
所得税费用
25 000
25 000
合计
G
H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字母E的金额为281 300元
- B.字母E的金额为356 300元
- C.字母F的金额为256 300元
- D.字母F的金额为356 300元
- A.本月营业利润为54 700元
- B.本月营业利润为45 300元
- C.本月利润总额为100 000元
- D.本月净利润为75 000元
- A.借
- B.贷
- C.71.7
- D.91.7
- A.借
- B.平
- C.0
- D.5
- 正确
- 错误
- 12
-
丰达公司应收账款总分类共设“金星公司”和“宏伟公司”两个明细账,2010年7月份尚未完成的总账和明细账如下(单位:万元):
应收账款总分类账
2010年
月
日
凭证编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7
1
略
期初余额
D
E
5
收字第8号
收到金星公司和宏伟公司
款项
10
转字第266号
向宏伟公司销售产品一批,
货款尚未收到
18
转字第288号
应收金星公司款项无法收回,
经批准确认为坏账
23
转字第300号
宏伟公司到期商业汇票无法
支付,转为应收账款
31
月结
F
G
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金星公司
2010年
月
日
凭证编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7
1
略
期初余额
借
50
5
收字第8号
收到偿还的货款45万元
18
转字第288号
应收款项5万元无法收回,
经批准确认为坏账
31
月结
H
I
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金星公司
2010年
月
日
凭证编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7
1
略
期初余额
借
90
5
收字第8号
收到偿还货款30万元
10
转字第266号
赊销产品,应收11.7万元
23
转字第300号
到期商业汇票20万元转为应
收账款
31
月结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字母D和E的内容分别为( )。
- A.借
- B.货
- C.140
- D.4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30
-
财产清查的意义有( )。
- A.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 B.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 C.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 D.确保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 A.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 B.结转销售材料成本
- C.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 D.经营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 B.“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 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 A.序时账簿
- B.分类账簿
- C.备查账簿
- D.订本账簿
- A.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C.不需用固定资产
- D.未使用固定资产和土地
- A.待摊费用
- B.库存商品
- C.预付账款
- D.交易性金融资产
- A.房屋及建筑物
- B.在用的机器设备
-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会计人员组织处理程序
- D.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A.科目汇总表
- B.汇总收款凭证
- C.汇总付款凭证
- D.汇总转账凭证
- A.所得税费用
- B.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C.待处理财产损溢
- D.本年利润
- A.划线更正法更正
- B.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账户90 000元,贷记“应收账款”90 000元
- C.用蓝字借记“银行存款”账户10 000元,贷记“应收账款”10 000元
- D.用红字借记“应收账款”账户100 000元,贷记“银行存款”100 000元
- A.短期借款
- B.应付职工薪酬
- C.应付票据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A.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
- B.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原值
- C.发生的清理费用
- D.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承担的损失
- A.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 B.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 C.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 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
- A.借贷方向、账户名称和金额构成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 B.会计分录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 C.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使用
- D.在实际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原始凭证来完成的
- A.通用凭证
- B.专用凭证
- C.累计凭证
- D.汇总凭证
- A.行政部门的办公费用
- 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C.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 D.生产工人的工资
- A.生产成本明细账簿
- B.银行存款日记账簿
- C.利润分配明细账簿
- D.库存商品明细账簿
- A.以存计耗
- B.盘存计耗
- C.以存计销
- D.盘存计销
- A.冲减管理费用
- B.转作其他业务收入
- C.冲减营业外收入
- D.转作营业外收入
- A.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B.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
- C.在使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 D.外购固定资产和自制固定资产
- A.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6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40 000 ——任意盈余公积1 20 000
- 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60 000 贷:盈余公积360 000
- C.借: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36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40 000 ——任意盈余公积120 000
- D.借:未分配利润36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40 000 ——任意盈余公积1 20 000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汇总凭证
- D.通用凭证
- A.57 200
- B.8 020
- C.24 220
- D.19 720
- A.采用划线更正法,借记银行存款18 000元,贷记应收账款18 000元
- B.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20 000元,贷记应收账款20 000元
- C.用蓝字借记应收账款18 000元,贷记银行存款18 000元
- D.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18 000元,贷记应收账款18 000元
- A.按经济内容分类
- B.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 C.按账户的用途分类
- D.按账户的结构分类
- A.贷方1 207元
- B.借方1 207元
- C.借方1 007元
- D.贷方1 007元
- A.企业接受投资人的投资款
- B.企业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
- C.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货款
- D.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
- A.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 B.由出具单位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C.由出具单位重开
- D.本单位代替出具单位进行更正
- A.客观性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一贯性
- A.165
- B.150
- C.1 15
- D.107
- A.红字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划线更正法
- D.蓝字更正法
- A.现时义务
- B.潜在义务
- C.过去义务
- D.未来义务
- A.原始凭证复印件
- B.原始凭证汇总表
- C.原始凭证分割单
- D.原始凭证交割单
- A.28
- B.18
- C.20
- D.10
- A.固定资产
- B.持有至到期投资
- C.应收票据
- D.货币资金
- A.215
- B.96
- C.211.7
- D.81
-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 B.收入减少、资产增加
- C.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 D.费用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 A.总分类账户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 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 C.总分类科目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 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