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 B.企业所负担的债务及偿债能力
 - C.所有者在该企业持有的权益
 - D.企业未来的财务形势和趋向
 
- A.准备阶段
 - B.清查阶段
 - C.账务处理阶段
 - D.总结阶段
 
- A.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 B.汇总记账凭证
 - C.总账和明细账
 - D.会计移交清册
 
- A.结账
 - B.现金业务
 - C.更正错误
 - D.转账业务
 
- A.一借一贷
 - B.多借一贷
 - C.多借多贷
 - D.一借多贷
 
- A.借:库存现金25000
 - B.借:管理费用25000
 - C.贷:库存现金25000
 - D.借:营业外支出25000
 
- A.总分类账的金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的金额之和核对
 - B.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现金数额是否相等
 - C.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日记账余额核对
 - D.债权债务明细账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等
 
- A.“长期待摊费用”明细账
 - B.“管理费用”明细账
 - C.“生产成本”明细账
 - D.“制造费用”明细账
 
- A.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 B.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 C.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 D.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 A.会计分录
 - B.记账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编号
 - C.经济业务摘要
 - D.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及有关责任人签名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和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偿还
 - B.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偿了所有负债后才能返还给所有者
 - C.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 D.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 A.借:原材料500000元
 - B.贷:银行存款380000元
 - C.贷:应收账款120000元
 - D.贷:应付账款120000元
 
- A.借方记增加
 - B.贷方记增加
 - C.贷方记减少
 - D.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 A.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 B.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 C.购买的材料已收到,尚未付款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现值
 - D.可变现净值
 
- 37
 - 
									
会计对象是指( )。
 
- A.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B.特定单位的资金运动
 - C.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 D.特定单位的价值运动
 
- A.相关性
 - B.可靠性
 - C.确定性
 - D.重要性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所有者权益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B.复式记账
 - C.会计预测、决策和控制
 -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A.300000
 - B.260000
 - C.280000
 - D.270000
 
- A.收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汇总凭证
 - D.付款凭证
 
- A.及时性
 - B.配比性
 - C.历史成本原则
 - D.明晰性
 
- A.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 B.全部资产加上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 C.投入资金加上未分配利润
 - D.全部资产加上全部收入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减少
 - B.增加
 - C.不影响
 - D.不能确定如何影响
 
- A.两项资产同时增加
 - B.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 C.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 D.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 A.主营业务收入
 - B.应交税费
 - C.所得税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应记会计科目的名称和记账方向
 - B.接受凭证单位的全称
 - C.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 D.交易的内容、单价、数量和金额
 
- A.3320
 - B.3200
 - C.120
 - D.3080
 
- A.银行存款
 - B.预收账款
 - C.材料采购
 - D.长期待摊费用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总经理
 - D.本单位负责人
 
- A.格式
 - B.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
 - C.填列方式
 - D.依据的原始凭证
 
- A.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
 - B.实质重于形式
 - C.重要性
 - D.会计分期
 
- A.2年
 - B.半年
 - C.1年
 - D.3个月
 
- A.借:库存现金 100 贷:管理费用 100
 - B.借:库存现金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 C.借:管理费用 100 贷:库存现金 1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贷:库存现金 100
 
- A.负债的增加额
 -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 C.收入的增加额
 - D.资产的增力额
 
- A.费用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运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B.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
 - C.费用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 D.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A.账面余额
 - B.账面净额
 - C.账面价值
 - D.账面原值
 
- A.相同
 - B.相反
 - C.无联系
 - D.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 A.划线更正
 - B.红字冲销
 - C.由出具单位重开
 - D.补充登记
 
- A.总资产
 - B.净资产
 - C.总负债
 - D.未分配利润
 
- A.待摊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预提费用
 
- A.财务会计报告
 - B.账簿记录
 - C.账务处理程序
 - D.账户
 
- A.本月销售,下月收到货款
 - B.上月销售,本月收到货款
 - C.本月预收下月货款
 - D.本月收到上月购货方少付的货款
 
- A.收入增加6万元
 - B.成本增加8万元
 - C.资产增加8万元
 - D.资产增加2万元
 
- A.银行存款
 - B.其他应收款
 - C.销售费用
 - D.应收账款
 
-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 B.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 C.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 D.原材料的记账凭证与入库单进行核对
 
- A.购货专用发票
 - B.收料单
 - C.领料单
 - D.限额领料单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B.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
 -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D.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A.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数
 - B.贷方登记费用的增加数
 - C.期末余额在贷方
 - D.期末余额在借方
 
- A.2.4
 - B.2.5
 - C.3
 - D.3.5
 
- A.8月
 - B.11月
 - C.12月
 - D.9月
 
- A.借:库存现金 1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1000
 - B.借:其他货币资金 1000 贷:其他应收款 1000
 - C.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 D.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1000
 
- A.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 B.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 C.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 D.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核对
 - B.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核对
 - C.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
 - D.总账账户与所属明细账户核对
 
- A.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不变
 - B.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不变
 - C.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不变
 - D.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不变
 
- A.集合分配
 - B.财务成果
 - C.成本计算
 - D.调整
 
- A.购入固定资产
 -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C.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经营租出低值易耗品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