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现金
- B.银行存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其他货币资金
- A.对于审核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 B.对于真实、合法、合理的原始凭证,但内容不够完整或填写不准确的,应拒绝接受,并向单位领导报告
- C.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拒绝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D.对于真实、合法、合理的原始凭证,但内容不够完整或填写不准确的,应退回补充和更正
- A.应付账款
- B.预付账款
- C.无形资产
- D.存货
- A.顺查法
- B.划线更正法
- C.红字更正法
- D.补充更正法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B.复式记账
- C.会计预测与决策
-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A.账证
- B.账账
- C.证表
- D.账实
- 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B.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C.借款收到的现金
- D.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28
-
限额领料单属于()。
- A.累计原始凭证
- B.外来原始凭证
- C.原始凭证
- D.一次原始凭证
- A.累计折旧
- B.长期应付款
- C.预付账款
- D.预收账款
- 30
-
会计账簿登记规则()。
- A、记账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 B、按页次顺序连续记账,不得跳行、隔页
- C、一般只能用蓝黑墨水的钢笔,不得用圆珠笔和铅笔
- D、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
- A.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 B.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 C.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 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A.账户名称和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
- B、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
- C、交易或事项内容摘要
- D、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和余额
- A.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 B.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 C.资产类账户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均在借方
- D.权益类账户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 A.借记“短期借款”10000元
- B.借记“财务费用”100元
- C.借记“长期借款”10000元
- D.贷记“银行存款”10100元
- A.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应共同派员监销
- B.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 C.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 D.由单位负责人主持会计档案的销毁
- A.会计科目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
- B.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 C.在实际工作中,对账户和会计科目往往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 D.账户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
- A.全部资产借方余额之和=全部资产贷方余额之和
- B.所有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 C.所有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 D.所有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 A.“应付账款”账户贷方7万元
- B.“原材料”账户借方10万元
- C.“银行存款”账户贷方3万元
- D.“应付票据”账户贷方7万元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制造费用
- D.营业费用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产品销售计划
- A.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
- B.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
- C.某一时点的经营成果
- D.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 A.真实性审核
- B.可比性审核
- C.技术性审核
- D.完整性审核
- 43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制造费用是成本类科目
- B.利润分配不必设明细科目
- C.生产成本下可设劳务成本明细科目
- D.存货跌价准备不属于资产类科目
- A.销售商品一批,价款80万元
- B.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1000元
- C.分得股利400元
- D.销售低值易耗品收入500元
- A.借:银行存款 8100 贷:应**款 8100
- B.借:银行存款 -8100 贷:应**款: -8100
- C.借:应**款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 D.借:银行存款 900 贷:应**款 900
- A.差数核对法
- B.抽查法
- C.二除法
- D.九除法
- A.三级科目
- B.一级科目
- C.二级科目
- D.明细科目
- A.资产=权益
- B.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
- A.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
- B.某项经济业务未记账
-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 D.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金额不相等
- A.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 B.委托外单位保管的物资
- C.现金
- D.在途物资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现金日记账
- A.分类账
- B.明细账
- C.序时账
- D.备查账
- A.资产资本同时减少
- B.两项资产同时增加
- C.资产负债同时增加
- D.资产负债同时减少
- 54
-
( )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 A.会计核算
- B.会计决策
- C.会计控制
- D.会计考核
- A.管理费用
- B.应付账款
- C.库存商品
- D.长期待摊费用
- A.银行存款
- B.长期借款
- C.本年利润
- D.资本公积
- A.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 B.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C.不涉及现金收支投资和筹资活动
- D.收到的税费不返还
- 58
-
会计对象是( )。
- A.生产经营过程
- B.企业所有的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 C.会计主体
- D.资金运动的数量方面
- A.管理费用
- B.其他业务收入
- C.营业外收入
- D.所得税
- A.依据相同
- B.方向相同
- C.金额相等
- D.账簿相同
- A.核对账目法
- B.技术推算法
- C.实地盘点法
- D.发函询证法
- A.账户式
- B.报告式
- C.单步式
- D.多步式
- A.明确记账责任
- B.避免错行或隔页
- C.避免重记或漏记
- D.防止凭证丢失
- A.日记总账
- B.固定资产总账
- C.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 D.固定资产明细账
- A.27
- B.46
- C.73
- D.85
- A.应收票据
- B.短期借款
- C.预计负债
- D.存货
- A.编制该收款凭证的日期
- B.收取现金的日期
- C.所附原始凭证上注明的日期
- D.登记现金总账的日期
- A.未达账项不是错账、漏账
- B.未达账项只应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进行调节
- C.未达账项不能据以进行任何的账务处理
- D.对未达账项调节后,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和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一定会一致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单位负责人
- C.记账会计人员
- D.总会计师
- A.减轻了登记总账的登记工作
- B.可以对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
- C.简明易懂,方便易学
- D.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查对账目
- A.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 B.借:管理费用 贷:所得税
- C.借: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 D.借:所得税贷:应交税—应交所得税
- A.现金日记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应收账款明细账
- D.总账
- A.记账凭证
- B.科目汇总表
- C.日记总账
- D.汇总记账凭证
- A.工资汇总表
- B.发出材料汇总表
- C.银行收款通知单
- D.领料单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支出
- C.其他应收款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记账凭证的名称、日期、编号及经济业务摘要
- B.交易或事项涉及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及金额
- C.记账标记及原始凭证附件
- D.单位负责人签章
- A.将会计六项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 B.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 C.揭示了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利润表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 D.揭示了收益质量的高低
- A.收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付款凭证
- D.单式凭证
- A.商品进销差价
- B.委托代销商品
- C.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 D.代销商品款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