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54 000元
- B.“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贷方发生额为1 550元
- C.“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55 550元
- D.“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3月末贷方余额为1 550元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38 350元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28 350元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36 800元
-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26 800元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贷方发生额为58 500元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月末余额为0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3月份贷方发生额为56 950元
-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3月末贷方余额为1 550元
- A.“应交税费”总账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90 800元
- B.“应交税费”总账科目3月份借方发生额为92 350元
- C.“应交税费”总账科目3月份贷方发生额为56 950元
- D.“应交税费”总账科目3月末贷方余额为52 150元
- A.45 000和60 000
- B.45 000和45 000
- C.60 000和60 000
- D.85 000和85 000
- A.30 000
- B.50 000
- C.60 000
- D.80 000
- A.45 000
- B.427 500
- C.467 500
- D.85 000
- A.借方发生额合计为348 000元
- B.借方发生额合计为44 000元
- C.贷方发生额合计为348 000元
- D.贷方发生额合计为44 000元
- A.77 500
- B.7 500
- C.88 300
- D.42 000
- A.2月末的资产总额为348 000元
- B.2月末的资产总额为342 000元
- C.2月末的净资产总额为310 000元
- D.2月末的净资产总额为308 000元
- A.固定资产借方余额220 000元
- B.应付账款贷方余额28 000元
- C.实收资本贷方余额306 000元
- D.资本公积借方余额4 000元
- A.以银行存款20 000元购买生产用设备,会引起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
- B.将到期无力偿还的应付票据10 000元转为应付账款,会引起负债内部的一增一减
- C.将资本公积6 000元转增资本,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内部的一增一减
- D.购进生产用材料8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会引起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 A.“应收账款——W企业”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200 000元
- B.“应收账款——W企业”明细账户贷方发生额200 000元
- C.“应收账款——M企业”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100 000元
- D.“应收账款——M企业”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117 000元
- A.“应收账款”总账本月借方发生额为317 000元
- B.“应收账款”总账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17 000元
- C.“应收账款”总账本月贷方发生额为200 000元
- D.“应收账款”总账3月末借方余额为477 000元
- A.“应收账款——W企业”明细账借方余额为100 000元
- B.“应收账款——W企业”明细账借方余额为300 000元
- C.“应收账款”总账借方余额为360 000元
- D.应收账款所有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为360 000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应支付的工会经费
- B.应支付的职工教育经费
- C.应支付的职工住房公积金
- D.为职工无偿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鉴定小组负责人
- C.单位负责人
- D.监销人
- A.工资计划
- B.收料单
- C.购货发票
- D.产品入库单
- A.丁公司若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1次,金额为8 800元
- B.丁公司若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3次,金额分别为3 000元、2 000元、3 800元
- C.丁公司若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且采用全月一次汇总法,“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1次,金额为8 800元
- D.丁公司若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且采用全月一次汇总法,“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3次,金额分别为3 000元、2 000元、3 800元
- A.借:预付账款-----甲公司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 000
- B.借:原材料 6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000 &nbs
- C.借:原材料 6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000 &nbs
- D. 借:预付账款-----甲公司 302 000 贷:银行存款 302 000
- A.复式记账
- B.成本计算
- C.财产清查
- D.平行登记
- A.主营业务收入
- B.营业外收入
- C.投资收益
- D.其他业务收入
- A.生产成本
- B.重置成本
- C.销售成本
- D.公允价值
- A.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实存数的核对
-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 C.各种应收、应付款项明细账余额与有关债务人、债权人相关账面余额的核对
- D.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实存数的核对
- A.借记“固定资产”科目35.1万元
- B.借记“固定资产”科目30万元
- C.贷记“应付票据”科目15.1万元
- D.贷记“银行存款”20万元
- A.归出纳员个人所有
- B.冲减管理费用
- C.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 D.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 A.账簿可以为定期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资料
- B.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
- C.总账可以提供每一项交易的发生日期
- D.账簿是考核企业经营成果、加强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 A.100
- B.102.73
- C.105
- D.102.5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预收账款
- C.预付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
- B.由收款人员或付款人员在备查簿上签名
- C.由出纳人员在备查簿上登记
- D.由出纳人员在凭证上划线注销
- A.多步式
- B.单步式
- C.报告式
- D.账户式
- A.30
- B.60
- C.90
- D.120
- A.-32 000
- B.32 000
- C.13 000
- D.-13 000
- A.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B.平行登记式明细账
- C.三栏式明细账
- D.多栏式明细账
- A.记账凭证
- B.会计移交清册
-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D.辅助账簿
- A.所有者权益总额维持不变
- B.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55万元
- C.“盈余公积”科目年末余额为155万元
- D.“实收资本”科目增加80万元
- A.记账凭证
- B.转账凭证
- C.原始凭证
- D.收款凭证
- A. 管理费用
- B. 制造费用
- C. 销售费用
- D. 财务费用
- A.5%
- B.10%
- C.15%
- D.25%
- A.个别计价法
- B.移动加权平均法
- C.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 D.先进先出法
- 66
-
E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3月5日该公司销售一批产品,按价目表标明的价格为30 000元(不含税)。由于是成批销售,E公司给予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则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为______元
- A.27 000
- B.31 590
- C.30 000
- D.35 100
- A.重复登记某项经济业务
-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 C.应借应贷账户的借贷方向颠倒
- D.应借应贷账户的借贷金额不等
- A.银行汇票存款
- B.银行本票存款
- C.信用卡存款
- D.外埠存款
- A.月结
- B.季结
- C.半年结
- D.年结
- A.2 561 000元、2 656 000元
- B.2 536 000元、2 621 000元
- C.2 571 000元、2 656 000元
- D.2 656 000元、2 621 000元
- A.分录凭证
- B.原始凭证
- C.转账凭证
- D.记账凭证
- A.借:财务费用 200 贷:短期借款 200
- B.借:管理费用 200 贷:应付利息 200
- C.借:财务费用 200 贷:应付利息 200
- D.借:应付利息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 A.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3 570元
- B.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3 570元
- C.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3 570元
- D.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3 570元
- A.原材料
- B.在途物资
- C.材料采购
- D.银行存款
- A.21
- B.-29
- C.5
- 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