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应收票据
- B、固定资产
- C、短期借款
- D、长期借款
- A、职工工资、资金、津贴和补贴
- B、住房公积金
- C、非货币性福利
- D、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
- A、科目汇总表
- B、总分类账
- C、明细分类账
- D、汇总记账凭证
- A、反映经济活动变化原始数据的账户称为被调整账户
- B、对被调整账户进行调整的账户称为调整账户
- C、调整账户按照对被调整账户的调整方式不同,分为抵减调整账户、附加调整账户和抵减附加调整账户
- D、“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调整账户中的附加调整账户
- A、资产清查的组织
- B、对资产清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 C、资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方法
- D、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办法
- A、实收资本
- B、盈余公积
- C、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D、库存股
- A、借:预付账款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 B、借:原材料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5 000
- C、借:原材料 585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应付账款 385 000
- D、借:原材料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 A、现金日记账必须使用订本账
- B、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应根据有关现金收款凭证登记
- C、现金余额的计算公式为:本日余额=上日余额+本日收入-本日支出
- D、“年”、“月”、“日”、“凭证号数”、“摘要”、“对方科目”均按现金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逐日逐笔序时登记
- A、借:在建工程 80 000 管理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82 000
- B、借:固定资产 80 000 管理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82 000
- C、借:在建工程 82 000 贷:银行存款 82 000
- D、借:固定资产 82 000 贷:银行存款82 000
- A、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每日应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相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对账单相核对,每月至少核对一次
- C、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的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核对相符
- D、各种应收、应付款项的明细分类账的账面余额应与相对应的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 A、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 B、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C、补充登记原少记金额
- D、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 A、单一记账凭证
- B、复式记账凭证
- C、汇总记账凭证
- D、科目汇总表
- A、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
- B、原始凭证不得外借,更不可以复制
- C、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未满前不得任意销毁
- D、会计凭证封面注明凭证种类、凭证张数、时间日期并装订好即可
- A、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 B、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 C、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 D、提供完整信息,保障经营利润
- A、坏账准备
- B、存货跌价准备
- 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A、管理费用
- B、实收资本
- C、生产成本
- D、主营业务收入
- A、向银行借入款项
- B、赊购固定资产一台
- C、以银行存款购买股票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
- A、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应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 B、在某一特定时日,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应等于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
- C、在某一特定时日,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之和应等于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之和
- D、若本期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之和等于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则说明记账工作无差错
- A、200 000
- B、170 000
- C、220 000
- D、150 000
- A、利息支出
- B.汇兑损失
- C、现金折扣
- D、商业折扣
- A、资本溢价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者损失
- C、留存收益
- D、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 B、“利润=收入-费用”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
- D、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A、借:应收账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 B、借:银行存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 C、借:应收账款 23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 D、借:应收账款 23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3 400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以本期是否有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 B、当期已经发生的收入,如果款项没有收到,就不应当作为当期收入
- C、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在当期收到,也不应当作为当期收入
- D、不能将预收或预付的款项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
- A、股本
- B、资本公积
- C、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D、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 A、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B、现金流量表
- C、利润表
- D、资产负债表
- A、200 000
- B、100 000
- C、120 000
- D、10 000
- A、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 B、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C、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 D、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原始凭证汇总表
- A、记账凭证
- B、科目汇总表
- C、多栏式日记账
- D、汇总记账凭证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损益类
- D、成本类
- A、会计科目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对会计核算具体内容作出的分类规范,账户是经济活动之后进行的分类记录
- B、会计科目主要是按经济内容分类,账户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可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 C、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可根据经济业务需要,改变会计科目,但会计账户不得随意改变
- D、会计科目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账户则是单位根据会计科目规定和管理的需要开设的
- A、125
- B、85
- C、55
- D、445
- A、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 B、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 C、落实经济责任,表彰先进
- 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A、合法性
- B、相关性
- C、灵活性
- D、实用性
- A、各种会计账簿要分工明确,指定专人管理
- B、会计账簿要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翻阅查看、摘抄和复制
- C、会计账簿一般不得携带外出
- D、会计账簿不得随意交给其他人管理
- A、借:原材料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 B、借:原材料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
- C、借:原材料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
- D、借:原材料 1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
- A、总分类账应采用货币计量单位和实物计量单位进行登记
- B、三栏式明细账的基本结构为“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
- C、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基本结构为“收入”、“发出“和“结存”三栏
- D、记账凭证记载单项经济业务的,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 A、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 B、企业(建筑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
- C、包装物
- D、低值易耗品
- A、原始凭证的名称
- B、填制和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 C、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签章
- D、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
- A、原始凭证合法性审核不但要审核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合法,还要审核原始凭证的形式是否合法
- B、原始凭证真实性审核就是审查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本来面貌,有无掩盖、伪造、歪曲和颠倒
- C、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 D、职工因公出差的借款收据,出纳应单独保管,收回借款时退还原借款收据
- A 、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
- B、登账完毕,要注明已经登账的符号并在记账凭证上签字或盖章
- C、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应紧靠底线书写,一般应占格距的1/2
- D、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应当结出余额并正确填列,“借或贷”栏可省略不写
- A、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 B、记账凭证的编号要以月为单位,即每月月初从1号编起
- C、记账凭证的日期必须是填制记账凭证当天的日期
- D、第7号记账凭证有两张,则第一张编号为7 1/2,第二张编号为7 2/2
- A、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必须注明各联的用途
- B、不得使用未经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
- C、填写阿拉伯金额数字时,有角无分的,分位应用“-”表示
- D、原始凭证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 A、分类记账法
- B、增减记账法
- C、借贷记账法
- D、收付记账法
- A、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
- B、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记账原理
- C、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
- D、无论哪种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 A、借:应付账款 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 B、借:应付账款 1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 C、借:应付账款 10 000 贷:资本公积 10 000
- D、借:应付账款 1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 000
- A、620 000
- B 600 000
- C 590 000
- D、570 000
- A、城市维护建设税
- B、资源税
- C、消费税
- D、增值税
- A 180 000
- B、60 000
- C、120 000
- D、 240 000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财务费用
- 72
-
3、会计监督分为( )。
- A、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 B、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 c、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 D、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 A、10 600
- B、8 600
- C、7 300
- D、5 300
- A、可靠性
- B、相关性
- c、重要性
- D、可理解性
- 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 B、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C、收入最终会导致所有权益的增加
- D、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