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 B、汇总记账凭证
- C、总账和明细账
- D、会计移交清册
- A、准备阶段
- B、清查阶段
- C、账务处理阶段
- D、总结阶段
- A、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 B、企业所负担的债务及偿债能力
- C、所有者在该企业持有的权益
- D、企业未来的财务形势和趋向
- A、编制简单、使用方便 、方便易学
- B、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C、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清楚
- D、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保证总分类账登记的准确性
- A、一借一贷
- B、多借一贷
- C、多借多货
- D、一借多贷
- A、“待摊费用”明细帐
- B、“管理费用”明细帐
- C、“预提费用”明细帐
- D、“制造费用”明细帐
- A、总分类账的金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的金额之和核对
- B、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现金数额是否相等
- C、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日记账余额核对
- D、债权债务明细账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等
- A、借:现金25000元
- B、借:管理费用25000元
- C、贷:库存现金25000元
- D、借:营业外支出25000元
- A、进项税额和已交税金
- B、未交增值税
- C、出口退税和销项税额
- D、转出未交增值税和多交增值税
- A、会计分录
- B、记帐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编号
- C、经济业务摘要
- D、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及有关责任人签名
- A、待摊费用
- B、长期待摊费用
- C、无形资产
- D、预提费用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和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借方记增加
- B、贷方记增加
- C、贷方记减少
- D、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 A、以银行存款100万元购买设备
- B、从银行提取现金30万元发工资
- C、购买的材料已收到,尚未付款40万元
- D、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前欠贷款
- A、借:原材料 500000元
- B、贷:银行存款 380000元
- C、贷:应收帐款 120000元
- D、贷:应付帐款 120000元
- A、中航股份有限公司
- B、深圳大学
- C、阳光灿烂有限公司
- D、深圳市审计局
- A、配比原则
- B、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 C、权责发生制原则
- D、相关性原则
- A、相关性
- B、可靠性
- C、确定性
- D、可计量性
- A、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 B、复式记帐
- C、会计预测、决策和控制
- D、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所有者权益
- A、行政事业单位决算
- B、现金出纳账和银行存款账
- 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D、日记账和总账
- A、利润分配表
- B、生产经营状况
- C、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 D、利润形成过程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帐户的本期发生额
- B、损益类帐户的本期发生额
- C、损益类帐户的期末余额
- D、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帐户的期末余额
- A、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B、从银行提取现金
- C、用银行存款购买三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
- D、因投资而将银行存款转到证券公司的存出投资款
- A能够清楚地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 B不能清楚地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 C能够综合反映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
- D可大大减轻登记总分类帐的工作量
- A、应收帐款和应付账款
- B、货币资产和存货
-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长期借款和长期债权投资
- A、日记帐
- B、转账日记账
- C、联合账簿
- D、特种日记帐
- A、一借一贷或一借多贷
- B、一借一贷或多借一贷
- C、一借多贷和一贷多借
- D、一借一贷
- A、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B、日记总帐账务处理程序
-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D、记帐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A、过帐
- B、结帐
- C、转帐
- D、对帐
- A、登记总帐的依据和凭证的设置要求相同
- B、记帐凭证汇总的方法和凭证的会计分录对应关系相同
- C、记帐凭证都需要汇总且记帐步骤相同
- D、汇总凭证格式相同
- A、订本三栏式
- B、活页多栏式
- C、数量金额式
- D、活页专栏式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红字冲销法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主管和记账人员
- C、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D、总会计师
- A、现金流量表
- B、利润分配表
- C、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D、分部报表(地区分部)
- A、借:预提费用 800 元 贷:管理费用 800元
- B、借:管理费用 800 元 贷:预提费用 800元
- C、借:制造费用 800 元 贷:预提费用 800元
- D、借:预提费用 贷:预提费用 800元
- A、销售税金
- B、应缴财政专户款
- C、应收账款
- D、无形资产
- A、产品入库单、领料单
- B、工资汇总表
- C、发出材料汇总表
- D、银行收款通知
- A、消费税、所得税、城建税
- B、车船使用税、房产税
- C、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
- D、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 A、会计分录
- B、经济业务的摘要
- C、记帐凭证的名称
- D、原始凭证附件
- A、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C、现金收款凭证
- D、现金付款凭证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蓝字更正法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累计折旧
- D、预提费用
- A、现金成本
- B、历史成本
- C、现行市价
- D、可变现净值
- A、通常有借方余额
- B、有的有借方余额
- C、通常有贷方余额
- D、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 A、资产类帐户
- B、负债类帐户
- C、备抵调整帐户
- D、费用类帐户
- A、存货和银行存款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
- B、应交税金和收入同增,增加金额相等
- C、应付账款和预计负债同减,减少金额相等
- D、应收账款和应交税金增同减,增减金额相等
- A、建造合同、投资、收入准则
- B、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 C、外币折算准则、企业合并准则
- D、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准则
- A、待转资产价值
- B、为职工代垫的医药费
- C、未分配的利润
- D、结转已销售产品的成本
- A、历史成本原则
- B、重要性原则
- C、权责发生制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权责发生制
- B、配比原则
- C、一贯性原则
- D、客观性原则
- A、政策性原则
- B、可比性原则
- C、一贯性原则
- D、相关性原则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购买机器设备、房屋、商标权的支出
- B、购买材料的运输、保险、装卸费、关税的支出
- C、购买国库券、上市公司股票、基金的支出
- D、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借款利息
- A、一致性原则
- B、可比性原则
- C、配比原则
-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 A、配比原则
- B、历史成本原则
- C、可比原则
- D、权责发生制原则
- A、东周
- B、秦朝
- C、殷商
- D、北宋
- A、会计分期假设
- B、会计主体假设
- C、货币计量假设
- D、币值不变假设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B、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 C、登记帐簿
- D、会计预测
- 99
-
1、会计对象是( )。
- A、生产经营过程
- B、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
- C、资金运动
- D、会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