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应付票据
- B.应收票据
- C.短期借款
- D.长期借款参考
- A.能大大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能够反映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 C.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工作量较大
- D.不利于日常核算工作的合理分工
- A.由出纳人员进行登记
- B.其借方根据银行存款的收款凭证或现金的付款凭证登记
- C.其贷方根据银行存款的付款凭证登记
- D.出纳人员应定期与会计人员登记的银行存款总账核对相符
- A.总分类账
- B.债权债务明细分类账
- C.存货明细分类账
- D.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
- A.工资汇总表
- B.一次销售多个产品的销货发票
- C.发出材料汇总表
- D.差旅费报销单
- A.将借记应收账款10000元,误为借记应付账款10000元,其他无误。
- B.从银行提取现金,误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现金,金额无误
- C.某记账凭证漏记
- D.将贷记固定资产50000元,误记为5000元,其他无误
- A.为借方余额
- B.为贷方余额
- C.借方余额为8000元
- D.借方余额多记8000元
- A.待处理财产损益
- B.营业外支出
- C.固定资产清理
- D.营业外收入
- A.本期的期末余额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 B.如果账户在左方纪录增加额,则在右方纪录减少额
- C.账户的余额一般与纪录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 D.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名称
- A.“预提费用”账户
- B.“累计折旧”账户
- C.“营业费用”账户
- D.“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 A.合法性
- B.相关性
- C.实用性
- D.永久性
- A.销售商品
- B.提供劳务
- C.让渡资产使用权
- D.对外投资
- A.应记账户
- B.应记方向
- C.应记金额
- D.应记日期
- A.商品货款
- B.增值税销项税额
- C.出租包装物押金
- D.代垫包装费、运杂费
- 45
-
5.流动资产包括( )。
- A.现金
- B.原材料
- C.应收账款
- D.预付账款
- A.存入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 B.银行本票存款
- C.银行汇票存款
- D.信用卡存款
- A.所有者权益字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归还其投资者
- B.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清偿权
- C.企业使用负债形成的资金,都需要支付资金成本
- D.企业使用所有者权益形成的资金无需支付资金成本
- A.复式记账
- 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C.登记会计账簿
- D.财产清查
- A.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 B.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 C.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 D.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提前
- A.劳动计量单位
- B.实物计量单位
- C.货币计量单位
- D.技术计量单位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15年
- A.“应收账款”总账和“预收账款”总账
- B.“应收账款”总账和“预付账款”总账
- C.“应付账款”总账和“预收账款”总账
- D.“应付账款”总账和“预付账款”总账
- A.求偿权先后
- B.收款时间先后
- C.发生时间先后
- D.流动性大小
- A.现金日记账采用三栏式账簿
- B.产成品明细账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 C.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三栏式账簿
- D.制造费用明细账采用多栏式账簿
- A.其他应付款
- B.其他应收款
- C.管理费用
- D.营业外收入
- A.利润表
- B.现金流量表
- C.资产负债表
- D.利润分配表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平行登记法
- A.不利于会计核算分工
- B.不能进行试算平衡
- C.反映不出账户的对应关系
- D.会计科目数量受限
- A.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 B.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 C.制造费用明细分类账
- D.预提费用明细分类账
- A.自制原始凭证
- B.外来原始凭证
- C.一次凭证
- D.累计凭证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累计凭证
- D.一次凭证
- A.反映业务的方法
- B.填制方式
- C.取得来源
- D.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 A.其他业务支出
- B.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C.应交税金
- D.管理费用
- A.借方15000元
- B.贷方15000元
- C.借方13000元
- D.贷方13000元
- A.本期计入成本费用的提取数
- B.本期实际支付数
- C.提取大于支付的数额
- D.支付大于提取的数额
- A.财务费用
- B.应付工资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其他业务支出
- B.劳务成本
- C.主营业务收入
- D.库存商品
- A.本年利润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
- D.主营业务收入
- A.借方发生额13500元,贷方发生额14000元
- B.借方发生额2000元,贷方发生额15000元
- C.借方发生额1000元,贷方发生额2000元
- D.因不知各账户期初余额,故无法计算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经济业务的内容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
- D.“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
- A.《周礼》
- B.《孟子正义》
- C.《大和国计》
- D.《元和国计簿》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日记账
- D.科目汇总表
- A.营业税
- B.消费税
- C.增值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18.某企业负债总额为1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50万元,在接受80万元的投资后,资产总额为( )万元。 A.130
- B.230
- C.180
- D.150
- A.会计要素
- B.会计科目
- C.会计主体
- D.会计信息
- A.900
- B.10500
- C.700
- D.12100
- A.其他业务支出
- B.固定资产清理
- C.长期待摊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5步
- B.6步
- C.8步
- D.9步
- A.短期投资
- B.长期股权投资
- C.长期债权投资
- D.应付债券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B.复式记账
- C.登记会计账簿
- D.编制会计报表
- A.会计报告
- B.会计凭证
- C.记账
- D.会计主体
- A.供应过程
- B.生产过程
- C.销售过程
- D.分配过程
- A.资产增加100万元,收入增加100万元
- B.资产增加100万元,负债减少100万元
- C.资产增加100万元,负债增加100万元
- D.资产项目一增一减,资产总额保持不变
- A.其他业务收入
- B.投资收益
- C.营业外收入
- D.补贴收入
- A.收付实现制
- B.权责发生制
- C.永续盘存制
- D.实地盘存制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费用
- A.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会计”一词
- B.中国西周时期形成专职的“司会”官职
- C.意大利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簿记论”的问世
- D.英国首创了执业会计师制度
- A.财务费用
- B.待摊费用
- C.预提费用
- D.制造费用
- A.会计职能
- B.会计本质
- C.会计对象
- D.会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