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在建工程”
- B.“库存商品”
- C.“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D.“固定资产”
- A.应逐日逐笔登记
- B.应连续编号
- C.应根据审核过的收付款凭证登记
- D.按现金收支的对应账户设置专栏
- A.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插入空白账页
- B.可以防止账页散失
- C.可以防止记账错误
- D.便于分工记账
- A.在账户结构上,可表示两个对立的部分
- B.“借”和“贷”等于“增”和“减”
- C.在金额的增减变化上,可表示“增加”和“减少”
- D.表示债权和债务
- A.总分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
- B.账簿与会计报表的核对
- C.明细账簿之间的核对
- D.账簿与会计凭证的核对
- A.45
- B.0
- C.50
- D.20
- A.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属于所有者权益
- C.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单独计量,不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 D.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 A.使用中固定资产
- B.未使用固定资产
- C.不需用固定资产
- D.租入固定资产
- A.按固定资产的原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 B.按已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
- C.按已提的折旧贷记“累计折旧”
- D.按固定资产的原值,贷记“固定资产”
- A.15.6
- B.17
- C.52.4
- D.53
- A.304.7元
- B.315.7元
- C.279.87元
- D.309.49元
- A.便于明确记账责任
- B.避免错行或隔页
- C.避免重记或漏记
- D.防止凭证丢失
- A.只适用于异地结算
- B.只适用于同城结算
- C.只适用于在银行开户的企业
- D.同城或异地结算均可适用
- A.收付业务金额大小
- B.收付业务发生
- C.先记收入后记支出
- D.先记支出后记收入
- A.借记“其他应收款”
- B.贷记“其他应收款”
- C.借记“其他应付款”
- D.贷记“其他应付款”
- A.其他货币资金
- B.银行存款
- C.应收票据
- D.现金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期间
- D.货币计量
- A.净资产
- B.收入
- C.资产
- D.负债
- A.人民银行
- B.单位负责人
- C.开户银行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只能设置“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进行核算
- B.只能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
- C.既可以设置“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进行核算,又可以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
- D.可以“现金”账户下设置备用金明细账进行核算
- A.借记“实收资本”
- B.贷记“实收资本”
- C.贷记“股本”
- D.借记“股本”
- A.0
- B.100
- C.117
- D.1100
- A.生产费用
- B.期间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信用证存款
- B.现金
- C.外埠存款
- D.银行汇票存款
- A.直接人工
- B.制造费用
- C.直接材料
- D.折旧费用
- A.出纳
- B.会计主管人员
- C.总会计师
- D.单位负责人
- A.借款收据
- B.工资表
- C.报销单
- D.商业承兑汇票
- A.先进先出法
- B.后进先出法
- C.移动加权平均法
- D.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 A.4000元
- B.2000元
- C.5000元
- D.3500元
- A.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 B.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 C.会计分录的正确性
- D.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A.三栏式
- B.多栏式
- C.两栏式
- D.四栏式
- A.借记“在建工程”
- B.贷记“在建工程”
- C.借记“工程物资”
- D.借记“固定资产”
- A.借记“外埠存款”
- B.贷记“外埠存款”
- C.借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 D.贷记“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 A.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一批
- B.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
- C.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 D.购入电视机一部,款暂欠
- A.0元
- B.550元
- C.1100元
- D.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