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收入来源地
- B.税务局指定地点
- C.纳税人户籍所在地
- D.纳税人选择固定一地申报纳税
- A.3.6
- B.5.12
- C.4.87
- D.5.07
- A.小王取得著作权的权利,支付价款的义务
- B.甲出版的书籍
- C.甲出版书籍的著作权
- D.甲取得价款的权利,交付著作权的义务
- A.单位以承包方式经营的,承包人以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承包人为纳税人
- B.单位以承租方式经营的,承租人以出租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出租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出租人为纳税人
- C.单位以承包方式经营的,承包人以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但是由承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
- D.单位以承租方式经营的,承租人以出租人名义对外经营,但是由承租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出租人为纳税人
- A.支票的出票人承担付款的义务
- B.本票出票人因出票而承担自己付款的义务
- C.汇票承兑人因承兑而应承担付款义务
- D.汇票的背书人、出票人、保证人在票据不获承兑或者不获付款时承担付款清偿义务
- A.冶炼企业进口铁矿石
- B.个体经营者开采煤矿
- C.军事单位开采石油
- D.中外合作开采天然气
- A.0.24
- B.0.15
- C.0.09
- D.006
- A.0
- B.(12000-600-400)×20%=2200元
- C.(12000-600-400-3000)×20%=1600元
- D.12000×20%=2400元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A.对税务机关采取的阻止纳税人出境措施不服引发的纠纷
-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不服引发的纠纷
- C.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任免决定不服引发的纠纷
- D.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引发的纠纷
- A.送达之日
- B.作出之日
- C.公证之日
- D.接收之日
- A.自2017年11月30日起至2018年11月30日
- B.自2017年12月3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
- C.自2017年11月30日起至2020年11月30日
- D.自2017年12月3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 A.2.4
- B.2.1
- C.4.5
- D.0
- A.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 B.企业促销提供的商业折扣,应按折扣后的金额计入企业的收入
- C.销售商品以旧换新的,销售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 D.企业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期限付款提供的现金折扣,应冲减企业的收入
- A.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税
- B.同一作品加印取得的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税
- C.同一作品分次支付稿酬时,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 D.同一作品先连载后出版的,连载作为一次稿酬,出版作为另一次稿酬
- A.张某大学毕业2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 B.李某因为不满单位的加班制度,而在6个月前辞职
- C.陈某工作多年,因所在单位经营不善而破产后失业
- D.王某到了法定年龄而办理了退休
- A.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仲裁协议无效
- B.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仲裁协议有效
- C.如果买卖合同无效,则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仲裁协议一并无效
- D.如果买卖合同被解除,则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的仲裁协议一并被解除
- A.甲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
- B.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
- C.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
- D.A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单位领导人
- D.人事主管人员
- A.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
- B.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收到之日起36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
- C.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开具之日起36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
- D.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收到之日起9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
- A.房地产企业向消费者个人销售商品房
- B.超市向企业销售生产用手套
- C.某公司销售免税产品
- D.某餐厅向消费者个人提供餐饮服务
- 22
-
某企业财务资料显示,2017年会计利润为370万元,其中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其中90万元为公益性捐赠支出),上年度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为30万元。2017年企业在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捐赠支出是()。
- A.23.4万元
- B.40.8万元
- C.44.4万元
- D.90万元
- A.发行股票
- B.签订合同
- C.承兑汇票
- D.发生地震
- A.1.69
- B.6.80
- C.8.16
- D.9.6
- A.甲住所地法院
- B.乙住所地法院
- C.房屋所在地法院
- D.甲、乙协议的法院
- A.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10%的部分
- B.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12%的部分
- C.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15%的部分
- D.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
- A.增值税税额
- B.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税额
- C.违约金
- D.优质费
- A.36万元
- B.40万元
- C.42.8万元
- D.46.8万元
-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 A.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 B.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 C.提请仲裁委员会集体作出裁决
- D.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裁决
- A.17%
- B.13%
- C.11%
- D.6%
- A.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 B.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的补充养老保险
- C.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
- D.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5000元
- B.工资薪金所得3200元
- C.出版教材获得稿酬3500元
- D.出租房屋收入5000元
- A.6
- B.7.2
- C.8.4
- D.9.6
- A.180
- B.360
- C.600
- D.780
- A.9月1日至9月30日
- B.9月1日至10月30日
- C.9月5日至10月4日
- D.9月5日至11月4日
- A.甲只能向北京的法院提起诉讼
- B.甲只能向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 C.甲只能向天津的法院提起诉讼
- D.甲只能向重庆的法院提起诉讼
- A.总会计师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主管会计人员
- D.单位负责人
- A.仲裁协议有效,法院驳回甲的起诉
- B.仲裁协议无效,法院继续审理
- C.由甲、乙协商确定纠纷的解决方式
- D.视为甲、乙已放弃仲裁协议,法院继续审理
- A.报刊记者在本报刊上刊登文章获得的报酬
- B.在校学生参加勤工俭学获得的报酬
- C.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
- D.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
- A.2014年9月5日
- B.2014年9月15日
- C.2014年10月5日
- D.2014年11月15日
- A.在外国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股份制企业
- B.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 C.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
-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
- A.购物时获得的中奖收入
- B.单位自己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 C.个人举报违法行为获得的奖金
- D.民间借贷利息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 B.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C.除不动产之外的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D.公民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A.400
- B.250
- C.750
- D.1000
- A.予以退回
- B.要求更正
- C.拒绝办理
- D.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 A.出票人住所地法院
- B.持票人住所地法院
- C.票据出票地法院
- D.票据支付地法院
- A.劳务所得
- B.财产转让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特许使用费所得
- A.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方法
- B.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 C.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 D.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行政复议机关审查应当予以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其违法
- A.10
- B.15
- C.20
- D.30
- A.312500
- B.322500
- C.332500
- D.352500
- A.车船的登记地
- B.车船的购买地
- C.车船的使用地
- D.车船的生产地
- A.该市国家税务局
- B.该市人民政府
- C.所在省国家税务局
- D.所在省人民政府
- A.解讫通知
- B.进账单
- C.个人身份证
- D.支款凭证
- A.0.06
- B.0.117
- C.0.12
- D.0.23
- A.政府机关转让房地产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
- B.农村集体土地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 C.医院因新住院部建成而转让旧住院部,取得转让收入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
- D.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境内房产,应当缴纳土地增值税
- A.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
- B.单位外币卡账户的资金应从其单位的外汇账户转账存入
- C.单位人民币卡账户不得存取现金
- D.单位人民币卡账户可以存入销货收入
- A.基层人民法院
- B.中级人民法院
- C.高级人民法院
- D.最高人民法院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A.10
- B.30
- C.20
- D.25
- A.3104
- B.3872
- C.3904
- D.4000
- A.应税消费品的平均税率计征
- B.应税消费品的最高税率计征
- C.应税消费品的不同税率,分别计征
- D.应税消费品的最低税率计征
- A.3.6
- B.5.12
- C.4.87
- D.5.07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B.国务院制定的《总会计师条例》
- 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 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 A.某公司与某职工李某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B.高某与其弟弟因财产继承发生的纠纷
- C.某学校因购买电脑的质量问题与某商场发生的争议
- D.王某因不服某公安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与该公安局发生的争议
- A.决定维持
- B.决定撤销
- C.决定确认违法
- D.决定变更
- A.2日
- B.5日
- C.10日
- D.15日
- A.3月18日
- B.4月10日
- C.4月28日
- D.5月30日
- A.王某住所地人民法院
- B.赵某住所地人民法院
- C.杭州下城区人民法院
- D.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 A.委托收款
- B.支票
- C.托收承付
- D.汇兑
- A.单位的货币资金
- B.单位的财产物资
- C.单位的经济活动
- D.单位的财务工作
- A.3月8日
- B.3月11日
- C.3月15日
- D.3月18日
- A.按月征收
- B.按季计征,分月预缴
- C.按季征收
- D.按年计征,分月或分季预缴
- A.合同纠纷
- B.继承纠纷
- C.离婚纠纷
- D.扶养纠纷
-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消灭,但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 B.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
- C.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D.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1年内,权利人被义务人控制无法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止
- A.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必须记载事项和相对记载事项
- B.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必须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
- C.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必须记载事项和记载不产生票据法上效力的事项
- D.票据记载事项可分为必须记载事项、相对记载事项、任意记载事项和记载不产生票据法上效力的事项
- A.各单位必须设置会计机构
- B.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
- C.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可在本单位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
- D.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
- A.75.4万元
- B.78.4万元
- C.88.4万元
- D.90万元
- A.4604.27
- B.5469.65
- C.5478.06
- D.5914.95
- A.0万元
- B.200万元
- C.300万元
- D.500万元
- A.甲单位依法接受出票人乙签发的票据
- B.丙单位和丁单位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下,接受背书转让的票据
- C.李某因为税收原因无偿取得的票据
- D.张某把自己欺诈竞争对手取得的票据无偿赠与知情的王某
- 82
-
某企业财务资料显示,2017年会计利润为370万元,其中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其中90万元为公益性捐赠支出),上年度经税务机关核定的亏损为30万元。2017年企业在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捐赠支出是()。
- A.23.4万元
- B.40.8万元
- C.44.4万元
- D.90万元
- A.5100
- B.5270
- C.5245.30
- D.5621.36
- A.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依法补充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 C.部门规章可以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规范
- D.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时,以上位法为据,不再适用下位法
- A.发行股票
- B.签订合同
- C.承兑汇票
- D.发生地震
- A.助理会计师
- B.会计师
- C.注册会计师
- D.会计从业资格
- A.国务院财政部门
- B.国家税务总局
- C.审计署
- D.商务部
- A.2.5万元
- B.4.5万元
- C.5.5万元
- D.8.5万元
- A.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人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付款人
- B.公示催告期间届满以后,没有人申报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出除权判决,宣告票据无效
- C.判决应当公告,并通知支付人,自判决公告之日起,申请人有权向支付人请求支付
- D.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判决公告之日起2年内,可以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
- A.普通诉讼
- B.注销银行账号
- C.变更工商登记
- D.变更开户银行
- A.720
- B.600
- C.500
- D.120
- A.在境外成立的企业均属于非居民企业
- B.在境内成立但有来源于境外所得的企业属于非居民企业
- C.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属于非居民企业
- D.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且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 A.2000元及以下
- B.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 C.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出票银行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
- B.银行汇票可以用于转账
- C.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 D.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申请人和收款人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 A.4000
- B.10000
- C.20000
- D.50000
- A.两者性质相同
- B.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 C.两者表现形式相同
- D.两者实施的保障机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