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7835
- B.8160
- C.9125
- D.11835
- A.3760
- B.3840
- C.5200
- D.5760
- A.产品设计取得的报酬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 B.举办讲座取得的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 C.保险公司的赔偿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 D.取得的探亲费按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 A.0
- B.4.11
- C.5.48
- D.6.85
- A.2155
- B.2665
- C.2795
- D.3120
- A.2500
- B.2570
- C.3000
- D.3070
- A.381
- B.384
- C.387.5
- D.435
- A.现金折扣不得从销售收入中减除
- B.销售折让不得从销售收入中减除
- C.支付税收滞纳金可以税前扣除
- D.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捐款可以全额税前扣除
- A.2744
- B.2058
- C.2187
- D.2552
- A.11140
- B.10150
- C.9540
- D.8140
- A.5%
- B.10%
- C.15%
- D.2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收取的过网费
- B.缝纫业务
- C.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
- D.纳税人提供的矿产资源开采劳务
- A.经营过程中支付的违约金
- B.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
- C.固定资产转让费用
- D.支付给个人投资者的股息
- A.宪法
- B.法律
- C.行政法规
- D.地方政府规章
- A.某酒楼销售的外购啤酒
- B.某公司提供原料委托加工企业生产的红木筷子
- C.某酒厂生产并销售给批发商的白酒
- D.某商场销售的黄金首饰
- A.主营业务岗位
- B.替代性岗位
- C.临时性岗位
- D.辅助性岗位
- A.军队自用的房产
- B.公园办公用的房产
- C.个人自己开商店的房产
- D.学校教学楼
- A.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一律不并入销售额征税
- B.对逾期以1年为期限,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退还,都要并入销售额征税
- C.随同从价计证应税消费品出售的包装物,无论是否单独计价,均应并入销售额
- D.对销售酒类产品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
- A.工业酒精
- B.电动汽车
- C.医用酒精
- D.一只9000元的手表
- A.撤职
- B.行政拘留
- C.没收非法财物
- D.开除
- A.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 B.对下落不明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 C.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 D.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A.股息
- B.转让财产所得
- C.租金
- D.特许权使用费
- A.纳税人向职工支付的工资薪金
- B.纳税人为股东向保险公司购买财产保险
- C.纳税人支付的银行罚息
- D.纳税人支付的交通罚款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B.总账
- 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D.原始凭证
- A.拘役
- B.罚金
- C.没收财产
- D.没收违法所得
- A.甲缴纳14.7万元
- B.甲缴纳3.3万元
- C.乙缴纳18万元
- D.乙缴纳3.3万元
- A.原告住所地
- B.被告住所地
- C.原告工作地
- D.被告经常居住地
- A.1000×25%-20
- B.1000×25%-10-20
- C.1000×25%-10
- D.1000×25%
- A.国家机关
- B.国有企业
- C.事业单位
- D.集体企业
- A.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应向生产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纳税
- B.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应向核算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纳税
- C.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应向销售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纳税
- D.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应向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纳税
- A.财产保护控制
- B.归口管理
- C.单据控制
- D.信息对外公开
- A.3天
- B.10天
- C.15天
- D.1年
- A.214359
- B.240000
- C.250800
- D.280800
- A.214359
- B.240000
- C.250800
- D.280800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车船税
- D.房产税
- A.专用卡与储值卡
- B.人民币卡与贷记卡
- C.外币卡与信用卡
- D.贷记卡与准贷记卡
- A.财产保护控制
- B.归口管理
- C.单据控制
- D.信息对外公开
- A.拒绝接受,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 B.应予以销毁,并报告领导,要求查明原因
- C.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 D.拒绝接受,且不能让经办人员进行更正、补充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经济合同
- A.提供基础电信服务
- B.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 C.邮政业服务
- D.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
- A.境内拥有机动车辆的外商投资企业
- 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车船使用人
- C.境内拥有机动车辆的事业单位
- D.境内拥有机动车辆的个人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C.一般法和特别法
- D.公法和私法
- A.改变计量方法的手段
- B.采用挖补手段改变
- C.以虚假经济业务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
- D.采用涂改手段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性
- A.电动汽车
- B.卡丁车
- C.高尔夫车
- D.小轿车
- A.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
- B.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 C.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有形动产发出的当天
- D.纳税人发生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 A.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 B.货物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
- C.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 D.成本×(1+成本利润率)
- A.2420
- B.2860
- C.3260
- D.3062
- A.企业即时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额外支付了1个月的工资
- B.企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李某解除劳动合同
- C.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向李某支付了经济补偿
- D.企业未及时支付经济补偿,其后向李某支付了赔偿金,支付赔偿金后,不再支付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