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00
- B.160
- C.260
- D.660
- A.不影响当年利润
- B.当年利润增加7.2万元
- C.当年利润增加15万元
- D.当年利润增加30万元
- A.财务费用
- B.短期借款
- C.应收利息
- D.应付利息
- A.支付已宣告的现金股利
- B.盈余公积补亏
- C.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 D.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 A.4000
- B.5000
- C.4250
- D.4500
- A.企业购买准备随时出售的债券
- B.企业为购买股票向证券公司划出的资金
- C.企业汇往外地建立临时采购专户的资金
- D.企业向银行申请银行本票时拨付的资金
- A.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该材料A公司已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元。
- B.52000
- C.57778
- D.59000
- E.59340
- A.2800
- B.700
- C.2600
- D.500
- A.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D.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 A.现金清查一般采用永续盘存法
- B.对于现金清查结果,应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
- C.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过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
- D.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 A.支付的经营租入办公楼的租金
- B.企业当期计提坏账准备
- C.期末现金盘亏无法查明原因
- D.销售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 A.城镇土地使用税
- B.房产税
- C.车辆购置税
- D.车船使用税
- A.发出商品时
- B.收到商品销售货款时
- C.商品运抵并开始安装时
- D.商品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时
- A.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提取盈余公积
- 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A.10
- B.12
- C.13
- D.6
- A.40000
- B.23400
- C.43400
- D.46800
- A.3000
- B.10500
- C.4500
- D.7500
- A.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 B.转让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 C.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D.盘亏固定资产净损失
- A.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 B.生产人员的工资
- C.管理人员的工资
- D.销售人员的工资
- A.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 B. 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摊销
- C.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 D. 借:事业支出 贷:累计摊销
- A.50
- B.51.81
- C.52
- D.53.56
- A.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 B.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净损益
- C.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 D.支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 A.76
- B.172.54
- C.2 072.54
- D.2 083.43
- A.105
- B.56
- C.21
- D.75
- A.2 000
- B.1 800
- C.6 000
- D.4 000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5 580
- B.6 320
- C.5 900
- D.6 500
- A.A生产设备和B环保装置确认一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按5年计提折旧
- B.A生产设备确认一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500万元,按10年计提折旧,B环保装置实际发生成本1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 C.A生产设备和B环保装置确认两个单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分别为500万元和100万元,按5年计提折旧
- D.A生产设备和B环保装置确认两个单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分别为500万元和100万元,分别按10年和5年计提折旧
- A. 借:固定资产 1180 贷:银行存款 1180
- B. 借:固定资产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 销售费用 10 贷:银行存款 1180
- C. 借:固定资产 10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贷:银行存款 1180
- D. 借:固定资产 1170 贷:银行存款 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