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
- B.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再次提起诉讼
- C.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
- D.超过法定期限,不能再次提起诉讼
- A.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方法
- B.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 C.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 D.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 A.自该罚款决定做出之日起30日内
- B.自该罚款决定做出之日起60日内
- C.自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
- D.自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60日内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的
-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撤销资格证决定不服的
-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决定不服的
- D.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服的
- A.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可以据实扣除
- B.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 C.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转让房产时缴纳的印花税已列入管理费用中,故不允许单独作为税金扣除
- D.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以加计10%扣除
- A.285.15
- B.286.5
- C.633.15
- D.634.5
- A.6885
- B.6889.5
- C.8045
- D.8049.5
- A.甲银行拒绝付款的理由不成立,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
- B.甲银行拒绝付款的理由成立,商业汇票的出票人账户内资金不足的,付款银行可以拒绝付款
- C.持票人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应当在当日足额付款
- D.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付款人可以拒绝付款
- A.出票日起1个月内
- B.出票日起10日内
- C.到期日起10日内
- D.到期日前
- A.该时间不符合规定,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是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文件之日起3日内,向前手发出追索通知
- B.该时间不符合规定,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是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文件之日起5日内,向前手发出追索通知
- C.该时间符合规定,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是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文件之日起10日内,向前手发出追索通知
- D.该时间符合规定,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是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文件之日起30日内,向前手发出追索通知
- A.出票日起1个月内
- B.出票日起10日内
- C.到期日起10日内
- D.到期日前
- 正确
- 错误
- A.拒付租金
- B.提交仲裁申请
- C.当事人协商
- D.法院判决
- A.由税务机关向扣缴义务人追缴税款
- B.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
- C.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D.对纳税人处以未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正确
- 错误
- A.宗教寺庙、公园自用的土地
- B.国家机关的办公用地
- C.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 D.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行政复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C.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A.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 B.个人房产租赁所得
- C.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D.个人股票转让所得
- A.A与旅店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 B.旅店可以解除与A的劳动合同
- C.旅店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A,并支付1个月的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D.在试用期内,旅店不能解除与A的劳动合同
- A.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 B.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 C.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 D.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 A.红十字事业
- B.贫困地区
- C.农村义务教育
- D.汶川地震灾区
- A.劳务报酬所得
-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C.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 D.财产转让所得
- A.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资部门
- B.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 C.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的地位在发生变化
- D.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会隶属于用人单位
- A.诉讼时效期问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A.土地租赁
- B.某企业将其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
- C.电影发行单位出租电影拷贝
- D.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
- A.工资、薪金所得
- B.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 C.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所得
- D.稿酬所得
- A.5
- B.10
- C.20
- D.30
- A.甲企业将房屋出售给A企业
- B.乙企业将自己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与B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换
- C.丙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
- D.丁企业将自己拥有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C企业
- A.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开采或者生产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 B.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 C.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以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 D.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的,以应税产品的产量为课税数量
- A.30
- B.35
- C.40
- D.45
- A.150
- B.300
- C.0
- D.75
- A.经总经理批准
- B.经工会同意
- C.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
- D.经劳动者同意
- A.丙法院组成合议庭负责对该案件进行审判
- B.丙法院对甲和乙进行了调解
- C.乙地方税务局决定停止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 D.丙法院判决变更乙地方税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 A.平等自愿原则
- B.公平原则
- C.合法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A.50
- B.0
- C.200
- D.600
- A.6160
- B.5600
- C.8000
- D.10000
-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 B.诉讼时效期间自2010年7月1日开始计算
- C.如果超过了2030年7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 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 A.修理小汽车的车行
- B.销售集邮商品的个人
- C.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
- D.从事加工业务的个体工商户
- A.储金业务的营业额为纳税人在纳税期内的储金平均余额乘以月利率
- B.融资租赁业务以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C.个人进行演出以全部收入为营业额
- D.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A.甲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 D.甲、乙夫妇间的婚姻纠纷
- A.2000元,20000元
- B.1000元,10000元
- C.2000元,50000元
- D.3000元,30000元
- A.399333
- B.399567
- C.399600
- D.400000
- A.生产人造石油的股份制企业
- B.生产盐的国有企业
- C.生产煤炭制品的集体企业
- D.进口有色金属矿的私营企业
- A.100
- B.120
- C.190
- D.210
- A.停止侵害
- B.返还财产
- C.支付违约金
- D.罚款
- A.5
- B.10
- C.15
- D.30
- A.经济管理行为
- B.战争
- C.擅自发行股票
- D.签订合同
- A.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 B.责令改正
- C.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 D.给予警告
- A.甲公司聘用12周岁的小李为暑期工,从事超市推销
- B.乙工厂聘用15周岁,已经初中毕业不再上学的小赵为生产工人
- C.丙演出公司聘用10周岁的小童星小刘为全职演员
- D.丁商店聘用14周岁的速算神童小张为收银员
- A.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30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元
- B.一次取得稿酬所得30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元
- C.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0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元
- D.一次取得偶然所得30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元
- A.比例税率
- B.超额累进税率
- C.超率累进税率
- D.定额税率
- A.从低适用税率
- B.从高适用税率
- C.按各税率平均值
- D.按双方协商确定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