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张某要求被优先聘用合法,但应当适当降低条件
- B.张某要求在同等条件下被优先聘用合法
- C.由于甲公司裁减人员后距离重新招用人员时间未超过6个月,因此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D.张某可以以任何条件要求优先聘用
- A.张某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5年,因此甲公司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 B.张某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因此甲公司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 C.张某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5年,因此甲公司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 D.张某认为自己不应当被裁减的理由不正确
- A.该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与甲的劳动合同的
- B.该公司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情形而与甲解除劳动合同的
- C.甲主动提出辞职并与该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 D.甲符合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情形而与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
- A.由于裁减人数未超过20人,因此甲公司不用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 B.甲公司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 C.甲公司可以依法选择支付经济补偿
- D.由于甲公司是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整,因此可以直接裁减人员,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A.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 B.劳动者应提前30日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 C.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合同
- D.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A.劳动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B.甲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 C.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2年
- D.劳动争议仲裁一般公开进行
-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B.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 C.3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 D.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 A.该公司可以要求甲缴纳押金
- B.该公司不得要求甲缴纳押金,但可以扣押甲的居民身份证
- C.该公司不得要求甲缴纳押金,也不得扣押甲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 D.该公司要求甲缴纳押金违反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给甲
- A.16390
- B.16590
- C.17470
- D.18380
- A.3100
- B.3400
- C.4480
- D.4720
- A.1400
- B.3000
- C.3200
- D.46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军队用于出租经营的土地 。
- B.宗教寺庙自用的土地
- C.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
- D.公园内的索道公司经营用地
- A.变更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办理设立税务登记后,因登记内容发生变化,需要对原有登记内容进行更改,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
- B.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 C.纳税人税务登记表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都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 D.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不需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 A.被拒绝付款的票据金额
- B.票据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
- C.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 D.因被拒绝付款造成的损失
- A.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其私有财产
- B.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 C.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 D.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 A.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将法律行为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 B.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将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 C.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将法律行为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 D.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将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 A.融资租赁房屋的,以房产原值计税
- B.联营投资房产,共担投资风险的,以房产余值计税
- C.出租房产的,出租人以租金计税
- D.租入房产的,承租人以房产余值计税
- A.税务登记证件
- B.经办人身份证明
- C.工商营业执照
- D.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印模
- A.进口电脑
- B.提供修理修配劳务
- C.销售天然气
- D.提供娱乐服务
- A.所有管理人员
- B.所有技术人员
- C.高级管理人员
- D.高级技术人员
- A.幼儿园的育养服务
- B.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
- C.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
- D.宗教场所举办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 A.更改签发日期的票据
- B.更改使用用途的票据
- C.中文大写金额和阿拉伯数码金额不一致的票据
- D.更改金额的票据
- A.委托收款
- B.支票
- C.托收承付
- D.汇兑
- A.摄像机
- B.录像机
- C.笔记本电脑
- D.啤酒
- A.仲裁
- B.民事诉讼
- C.行政复议
- D.行政诉讼
- A.赔礼道歉
- B.没收非法财物
- C.赔偿损失
- D.罚款
- A.孙某与张某因解除收养关系而发生纠纷
- B.李某与钱某因财产继承而发生纠纷
- C.甲公司与乙保险公司因保险标的理赔而发生纠纷
- D.丙公司不服税务机关冻结其银行存款行为而发生的争议
- A.2013年10月1日至次年1月1日
- B.2013年10月1日至次年4月1日
- C.2013年10月25日至次年1月24日
- D.2013年10月25日至次年4月24日
- A.汇票可以背书转让,支票不能背书转让
- B.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日
- C.汇票和支票均为见票即付
- D.汇票上的收款人名称可以经出票人授权予以补记,支票上的收款人名称,则不能补记
- A.15
- B.18.9
- C.27
- D.90
- A.申请公示催告必须先申请挂失止付
- B.办理挂失止付应有确定的“付款人”,因此未填明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不得挂失止付
- C.银行网点营业时间终止后,因为紧急情况可以到该银行网点负责人的家中提示付款
- D.公示催告可以在当地晚报上刊发
- A.城镇职工购买公有住房的
- B.国家机关承受房屋用于对外从事饭店经营的
- C.纳税人开采荒地修建工厂
- D.纳税人开采荒山用于农业生产
- A.5%
- B.10%
- C.15%
- D.30%
- A.向个人提供修理、修配服务
- B.向个人零售烟酒、食品
- C.向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
- D.向一般纳税人销售房屋
- A.80
- B.250
- C.400
- D.600
- A.在外国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 B.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 C.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合伙企业
-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 A.28.8
- B.36
- C.16.8
- D.26.4
- A.10年以下
- B.1年以上6年以下
- 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 D.3年以上20年以下
- A.2600
- B.2800
- C.3600
- D.3800
- A.2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9个月
- A.6个月
- B.12个月
- C.18个月
- D.24个月
- A.银行汇票的实际锚算金额不得更改,且不得超过出票金额
- B.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须同时提交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
- C.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
- D.申请人或者收款人为单位的,可以申请使用现金银行汇票
- A.自愿原则
- B.一裁终局
- C.两审终审制
- D.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20年
- A.10
- B.10.5
- C.10.7
- D.11.2
- A.土地原值
- B.土地评估价格
- C.成交价格
- D.国家定价
- A.2800
- B.3040
- C.3840
- D.4800
- A.125
- B.100
- C.75
- D.50
- A.0
- B.200
- C.2500
- D.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