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劳动合同法》禁止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服务期和竞业禁止以外的其他事项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责任
- B.如果甲公司单方面声称已对赵某出资培训,但不能提供相应支付凭证的,因其缺乏证据,不能要求赵某承担违约责任
- C.如果赵某严重违反甲公司的规章制度,甲公司可以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关系,但无权要求赵某支付违约金
- D.如果甲公司未为赵某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赵某有权随时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无权要求赵某支付违约金
- A.甲公司安排王某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王某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给王某工资
- B.甲公司安排王某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王某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给王某工资
- C.如果甲公司不向王某支付加班费,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甲公司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王某加付赔偿金
- D.如果甲公司不向王某支付加班费,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甲公司按应付金额100%以上200%以下的标准向王某加付赔偿金
- A.张某享有5天的带薪年休假
- B.张某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 C.由于张某在2014年请病假累计1个月以上,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 D.由于张某在2014年请病假累计未达到2个月,仍可以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 A.杨某有权享受的医疗期为3个月
- B.杨某在医疗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C.在医疗期内,甲公司不得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
- D.医疗期满后,如杨某不能从事原工作,甲公司可以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
- A.甲公司应当与曹某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B.甲公司可以不与曹某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C.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应当自《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 D.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A.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 B.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C.孙某在试用期内的月工资不得低于960元
- D.在试用期内,如孙某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甲公司向孙某说明理由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A.甲公司有权随时通知谢某解除合同
- B.甲公司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谢某本人或者额外支付谢某1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C.甲公司无需向谢某支付经济补偿
- D.甲公司应当向谢某支付经济补偿
- A.因甲公司未依法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张某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B.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无需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 C.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2003年1月1日起算
- D.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10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 A.甲公司不得解除与郑某的劳动合同
- B.如果郑某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甲公司应当履行
- C.如果郑某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甲公司应当向郑某支付36000元的赔偿金
- D.如果甲公司向郑某支付了赔偿金后,可以不再向郑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 A.因甲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为王某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王某不需要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 B.如王某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向王某支付24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 C.如王某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向王某支付26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 D.如果甲公司未依照规定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部门责令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金;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甲公司按应付金额200%的标准向王某加付赔偿金
- A.如果5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时,甲公司提出维持原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李某不同意续订的,甲公司无需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
- B.如果5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时,甲公司不同意按照维持或高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与李某续订劳动合同的,甲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应自2004年8月1日开始计算
- C.如果5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时,甲公司不同意按照维持或高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与李某续订劳动合同的,甲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应自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
- D.如果5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时,甲公司不同意按照维持或高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与李某续订劳动合同的,甲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12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 A.自2011年4月1日起甲公司即与张某建立劳动关系
- B.甲公司应当在2011年5月1日前与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C.甲公司2011年4月应向张某支付3000元工资,5月、6月应向张某分别支付6000元工资
- D.2011年7月1日,当甲公司书面通知张某订立劳动合同时,如果张某不与甲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甲公司无需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 B.应当由仲裁庭达成一致意见作出裁决
- C.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 D.仲裁庭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 A.纳税人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 B.纳税人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
- C.纳税人隐匿账簿、记账凭证,不缴或少缴税款
- D.纳税人伪造账簿、记账凭证,不缴或少缴税款
- A.残疾人所得
- B.独生子女所得
- C.保险赔款
- D.储蓄存款利息
- A.国债利息收入
-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居民企业从非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D.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 A.确认纳税环节
- B.税收保全措施
- C.不予颁发税务登记证
- D.停止出口退税权
- A.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 B.未经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
- C.不得扩大专业发票的使用范围
- D.禁止倒买、倒卖发票’
- A.纳税人开采应税产品销售的,以开采数量为课税数量
- B.纳税人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生产数量为课税数量
- C.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 D.纳税人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 A.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B.医疗期内遇合同期满,则合同必须续延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
- C.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D.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
- A.财政预算外资金、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交易保证金和信托基金专用存款账户,可以支取现金
- B.单位银行卡账户的资金必须由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
- C.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账户需要支取现金的,应在开户时报中国人民银行"-3地分支行批准
- D.收入汇缴账户除向其基本存款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用存款户划缴款项外,只收不付,不得支取现金
- A.营业执照
- B.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 C.银行账号证明
- D.法定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证
- A.某公司一次性购买预付卡6000元
- B.小张购买记名预付卡30000元
- C.某公司为其记名预付卡充值3000元
- D.小李为其预付卡充值6000元
- A.人民法院
-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D.劳动局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 A.免征个人所得税
- B.适当减征个人所得税
- C.征收个人所得税
- D.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 A.支票
- B.银行承兑汇票
- C.银行本票
- D.银行汇票
- A.出票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
- B.承兑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C.保证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D.背书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销售方收到第一笔货款的当天
- B.销售方收到剩余货款的当天
- C.销售方发出货物的当天
- D.购买方收到货物的当天
- A.购销合同中记载的购销金额
- B.财产租赁合同中的租赁金额
- C.货物运输合同中的运输费用(运费收入)
- D.借款合同中的借款本利合计金额
- A.纳税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使用费金额
- B.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 C.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收入
- D.纳税人租用土地而每年支付的租金
- A.保障性关税
- B.报复性关税
- C.反倾销税
- D.反补贴税
- A.集体单位的房产
- B.国家所有的房产
- C.产权所有人不在房产当地的
- D.出典的房产
- A.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
- B.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
- C.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 D.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
- A.向纳税人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向房地产坐落地的共同上一级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选择房地产坐落地的某一方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人
- D.按房地产坐落地的不同分别向坐落地各方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C.实体法和程序法
- D.一般法和特别法
- A.个体工商户
- B.有限合伙企业
- C.有限责任公司
- D.国有独资企业
- A.390652.5元
- B.490909.09元
- C.591545.45元
- D.923181.82元
- A.100
- B.1000
- C.10000
- D.4000
- A.是否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
- B.信息载体不同
- C.是否具有透支功能
- D.币种
- A.转账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B.现金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C.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
- D.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可以背书转让
- A.自出票日起1个月
- B.自出票日起2个月
- C.自出票日起3个月
- D.自出票日起6个月
- A.0
- B.6
- C.12
- D.18
- A.4.8
- B.24
- C.27
- D.28.8
- A.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应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 B.不可以解除合同,只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支付报酬的问题
- C.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 D.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后才可以解除合同
- A.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B.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 C.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 D.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
- A.2
- B.3
- C.5
- D.7
- A.饮食业的啤酒屋销售生产的啤酒
- B.邮政企业提供的邮政储蓄服务
- C.企业在境内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
- D.典当业销售死当物品
- A.5年
- B.6年
- C.8年
- D.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