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80辆用于销售
- B.10辆用于广告
- C.8辆用于企业管理部门
- D.2辆用于赞助
- A.7月10日
- B.7月5日
- C.7月15日
- D.7月20日
- A.20×16 ×5%=16(万元)
- B.20×15 ×5%=15(万元)
- C.20×10×5%=10(万元)
- D.20×14×5%=14(万元)
- A.68000元
- B.20400元
- C.88400元
- D.90440元
- A.234000×5%=11700(元)
- B.(234000+35100)÷(1+17%)×5%=11500(元)
- C.234000÷(1+17%)×5%=10000(元)
- D.(234000+35100)×5%=13455(元)
- A.20440元
- B.23160元
- C.31660元
- D.90440元
- A.甲乙双方签订销售合同的当天
- B.收到货款的当天
- C.乙企业提货A产品的当天
- D.甲企业发出A产品的当天
- A.内部建筑固定资产领用原材料
- B.将购进原材料用于集体福利
- C.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原材料
- D.将购进的原材料用于个人消费
- A.增值税900万元
- B.房产税25万元
- C.营业税20万元
- D.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92万元
- A.1356万元
- B.1530万元
- C.1500万元
- D.1464万元
- A.9000+400+60-25-4100-1530=3805(万元)
- B.9000+400+40-900-92-25-4100-1356=2967(元)
- C.9000+700+400+60-20-92-25-4100-1464=4459(万元)
- D.9000+700+40-900-20-92-4100-1500-3128(万元)
- A.出租设备收入60万元
- B.国债利息收入40万元
- C.技术服务收入700万元
- D.出售房产收入400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的所得
- B.员工因拥有股权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取得的所得
- C.员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
- D.股份制企业为个人股东购买住房而支付的款项
- A.保密义务属于约定义务
- B.保密义务属于有偿义务
- C.因负有保密义务而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3年
- D.保密义务仅适用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A.高等学校教学用房
- B.高等学校出租房屋
- C.区妇联开办的对外营业的理发店用房
- D.区妇联办公用房
-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 B.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 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另+规定
- D.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时,以上位法为据,不再适用下位法
- A.耕地占用税单位税额最高每平方米50元,最低5元
- B.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根据人均耕地面积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税额
- C.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发达且人均耕地特别少的地区,适用税额可以适当提高,但是提高的部分最高不得超过规定的当地适用税额的30%
- D.耕地占用税以每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 A.托收承付只能用于异地结算
- B.收付双方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必须签有合法的购销合同
- C.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发货托收累计3次收不回货款的,收款人开户银行暂停收款人办理所有托收业务
- D.付款人累计3次提出无理拒付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 29
-
税款征收措施包括( )。
- A.税收保全
- B.强制执行
- C.加收滞纳金
- D.吊销营业执照
- A.国有企业
- B.集体企业
- C.合伙企业
- D.个人独资企业
- A.基本养老保险
- B.基本医疗保险
- C.工伤保险
- D.生育保险
- A.基本养老保险
- B.失业保险
- C.基本医疗保险
- D.生育保险
- A.油田
- B.联合企业
- C.独立矿山
- D.其他收购未税产品的单位
- A.购进生产用燃料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 B.不合格产品耗用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 C.因管理不善被盗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 D.购进不动产耗用装修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 A.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B.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 C.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
- D.因履行承包合同发生的争议
- A.恶意透支
- B.骗领、冒用信用卡
- C.伪造、变造银行卡
- D.利用银行卡及其机具欺诈银行资金
-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C.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 D.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 A.记名预付卡的有效期不得低于3年
- B.不记名预付卡的资金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 C.预付卡可以透支
- D.不记名预付卡可以办理赎回
- A.公示催告
- B.声明作废
- C.挂失止付
- D.诉讼
- A.罚款
- B.赔偿损失
- C.赔礼道歉
- D.没收财产
- A.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 B.2012年5月5日至2013年5月4日
- C.2012年5月5日至2012年12月31日
- D.以上三种由纳税人选择
- A.暂扣纳税人营业执照
-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C.依法拍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 A.2.75
- B.3
- C.6.5
- D.6.75
- A.5%~20%
- B.5%~25%
- C.5%~30%
- D.5%~35%
- A.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C.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 D.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 A.5%
- B.10%
- C.30%
- D.50%
- A.50%以上100%以下
- B.50%
- C.100%
- D.100%以下
-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B.财产租赁所得
-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D.稿酬所得
- A.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应税资源的个人
- B.在中国境内开采应税资源的单位
- C.在中国境内生产自用应税资源的单位
- D.进口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 A.301680
- B.298980
- C.298950
- D.298320
-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B.土地使用权转让、出售
- C.土地所有权的转让
- D.房屋产权买卖
- A.财政拨款
- B.租金收入
- C.产品销售收入
- D.国债利息收入
- A.梅花
- B.兰花
- C.竹
- D.菊花
- A.生产企业
- B.外贸企业
- C.财政局
- D.有限责任公司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股票转让所得
- B.股息、红利所得
- C.偶然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A.农村的土地
- B.县城的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土地
- C.工矿区的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土地
- D.市区的国家所有和集体的所有土地
- A.购物时获得的中奖收入
- B.单位自己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 C.个人举报违法行为获得的奖金
- D.民间借贷利息
- A.票据无效
- B.以中文大写为准
- C.以阿拉伯数码为准
- D.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中较小的为准
- A.一般存款账户
- B.基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5
- B.10
- C.15
- 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