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该厂以专利技术对另一企业投资分得的投资利润应按“转让无形资产”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
- B.保龄球馆取得的营业收入按“娱乐业”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
- C.酒店取得餐饮收入按“娱乐业”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
- D.卡拉OK歌舞厅收入按“娱乐业”税目计算缴纳营业税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粮、棉、油收购资金
- B.期货交易保证金
- C.基本建设资金
- D.证券交易结算资金
- A.个人的稿费、演出费等劳务收入
- B.继承、赠与款项
- C.个人债权或产权转让收益
- D.保险理赔、保费退还等款项
- A.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
- B.劳动者对劳动争议的终局裁决不服的
- C.当事人对终局裁决情形之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
- D.终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
- A.一般贷款业务以利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
- B.有价证券买卖业务以卖出价为营业额
- C.转贷业务以贷款利息收入减去借款利息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D.外汇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人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A.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C.用人单位违章指挥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 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A.汇票的承兑人
- B.本票的出票人
- C.支票的付款人
- D.汇票的背书人
- A.公平原则
- B.平等自愿原则
- C.合法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A.定额税率
- B.超额累进税率
- C.比例税率
- D.全额累进税率
- A.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砸坏学校的电脑
- B.私企保安禁锢车间的工人
- C.精神病患者砸坏公用电话
- D.与小偷扭打中将小偷手扭伤
- A.小王在试用期内迟到早退,不符合录用条件
- B.小李因盗窃被判刑
- C.小张在外出执行任务时负伤,失去左腿
- D.小吴下班时间酗酒摔伤住院,出院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拒不从事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 A.纳税人采用预收款方式提供租赁业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预收款的当天
- B.融资租赁业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租金收入或索取租金收入凭据的当天
- C.纳税人采用预收款方式提供建筑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 D.纳税人自建建筑物销售,建筑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建筑劳务完成的当天
- A.培训
- B.职业危害防护
- C.补充保险
- D.社会保险
- A.向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 B.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其费用扣除标准由投资者选择在其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
- C.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 D.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 A.提前2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温某
- B.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温某
- C.额外支付温某不低于上个月工资标准2倍的补偿
- D.额外支付温某1个月工资
- A.临时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基本存款账户
- A.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 B.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 C.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 D.一个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即终结
- A.以出票时记载的约定金额为付款金额
- B.以实际结算金额为付款金额
- C.实际结算金额低于出票金额的,其多余金额由出票银行退交申请人
- D.确认该汇票无效,由出票人重新出票
- A.3600
- B.300
- C.1200
- D.21OO
- A.征税人
- B.课税对象
- C.纳税人
- D.纳税义务
- A.天然气
- B.地下水
- C.原油
- D.液体盐
- A.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 C.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 D.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 A.人民法院受理后15日内
- B.人民法院受理前
- C.一审判决前
- D.首次开庭前
- A.购买价值9万元的电脑
- B.存入销货收入的款项
- C.支付12万元劳务费用
- D.支取现金
- A.公司盖章
- B.公司盖章加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盖章
- C.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签名加盖章
- D.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盖章
- A.国内信用证为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
- B.受益人可以将国内信用证权利转让给他人
- C.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只适用于国内企业商品交易的货款结算
- D.国内信用证只能用于转账结算,不得支取现金
- A.120
- B.105
- C.180
- D.15
-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1年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 A.税务管理
- B.税务登记
- C.税款征收
- D.发票管理
- A.将厂房交付对方使用的当天
- B.签订写字楼赠与文书的当天
- C.厂房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 D.厂房承受人人住的当天
- A.从批准征用之日起次月
- B.从批准征用之日起满3个月
- C.从批准征用之日起满1年
- D.从批准征用之日起满2年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保证
- A.自正式开立之日起1个工作日后
- B.自正式开立之日起2个工作日后
- C.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
- D.自正式开立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
- A.65
- B.56
- C.72.5
- D.75.2
- A.购买者所在单位
- B.房产购买者
- C.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
- D.房产转让合同的担保人<SPAN></SPAN>
- A.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不受影响,继续计算
- B.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 C.已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待障碍消除后重新计算
- D.权利人可请求法院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 A.3500
- B.800
- C.2700
- D.4300<SPAN></SPAN>
- A.3115
- B.3151
- C.966
- D.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