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承兑银行可以向持票人拒绝付款
- B.承兑银行仍应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
- C.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三计收利息
- D.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利息
- A.A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主张不成立
- B.B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主张不成立
- C.D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主张不成立
- D.E公司拒绝承担票据责任的主张不成立
- A.背书日期未记载的,视为到期日前背书.
- B.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就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C.背书时附有条件的,背书行为无效
- D.背书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 A.如果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的,将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但是,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责任
- B.未按照规定期限发出追索通知的,持票人将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
- C.票据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以不按照票据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
- D.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开始进行追索的,对其他票据债务人仍然呵以行使追索权
- A.32
- B.34
- C.44
- D.46
- A公司于2012年1月10日与8公司签订一份标的额为100万元的买卖合同,合同约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2月1日,A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发出货物,B公司于2月10日签发一张见票后1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3月5日A公司向C银行提示承兑并于当日获得承兑。3月10日A公司在与D公司的买卖合同中将承兑后的汇票背书转让给D公司,3月20日D公司在与E公司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E公司,同时在汇票的背面记载“不得转让”字样。3月30日E公司在与F公司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F公司。4月10日,持票人F公司向
- A.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 B.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承兑人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
- C.付款人在承兑汇票时,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
- D.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到期之日起10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 A.6020
- B.6224
- C.6330
- D.6048
- A.600
- B.75000
- C.75600
- D.74400
- A.24400
- B.24540
- C.26740
- D.32440
- A.张某的理由充分,公司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B.张某认为自己不应当被裁减的理由不正确,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C.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D.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A.裁员程序不合法
- B.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努案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C.因为经营困难,所以用人单位裁减员工可以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 D.用人单位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个人取得的保险赔款
- B.军人的转业安置费
- C.国家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 D.外籍个人以现金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和伙食补贴
- A.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开采或者生产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 B.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 C.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以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 D.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的,以应税产品的产量为课税数量
- A.出票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
- B.承兑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C.保证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D.背书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A.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 B.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
- C.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
- D.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
- A.随汽车销售提供的汽车按揭服务和代办服务
- B.纳税人单独提供按揭、代办服务,不销售汽车
- C.纳税人销售林木的同时提供林木管护劳务
- D.纳税人单独提供林木管护劳务
- A.丸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纳税人出租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纳税人提供金融服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 B.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
- C.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
- D.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 A.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为扣除项目的10%,则对纳税人的该行为予以免税
- B.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的房产,免征土地增值税
- C.个人之间互换自由居住用房地产,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
- D.以房地产作价人股进行投资或者联营的,凡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或者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其建造的商品房进行投资和联营的,均应征收土地增值税
- A.对出口应税产品不免征或退还已纳资源税
- B.以自产的液体盐加工固体盐,按固体盐计征资源税
- C.原油中的稠油与稀油划分不清的,由税务机关确定
- D.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固体盐,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抵
- A.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B.医疗期内遇合同期满,则合同必须续延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
- C.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D.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
- A.集中工作
- B.集中休息
- C.轮休、调休
- D.弹性工作时间
- A.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 B.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960元
- C.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1000元
- D.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A.房屋赠与
- B.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 C.以土地使用权作价投资
- D.以土地使用权抵押
- A.个人取得的保险赔款
- B.个人取得特许权的经济赔偿收入
- C.个人取得的国家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 D.个人取得的人民政府颁发的奖金
- A.甲某与其任职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
- B.甲企业与银行间签订的贷款合同纠纷
-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 D.甲建设单位与乙施工企业之间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
- A.更改出票日期的支票
- B.更改收款单位名称的支票
- C.中文大写金额和阿拉伯数码金额不一致的支票
- D.由出票人授权补记金额的支票
- A.税务检查
- B.税务代理
- C.税务处罚
- D.税款征收
- A.15.04
- B.16.32
- C.18.24
- D.22.72
- A.0.45
- B.1.95
- C.2.25
- D.2.85
- A.丙法院组成合议庭负责对该案件进行审判
- B.丙法院对甲和乙进行了调解
- C.乙地方税务局决定停止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 D.丙法院判决变更乙地方税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 A.3 750
- B.11 250
- C.12 500
- D.15 000
- A.销售原材料支付的运输费用
- B.外购设备支付的运输费用
- C.外购原材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支付的运输费用
- D.外购农产品支付的运输费用
- A.1160
- B.1200
- C.1340
- D.1500
- A.记过
- B.罚款
- C.行政拘留
- D.没收违法所得
- A.企业兼并转让的房地产
- B.出租土地使用权
- C.用于贷款抵押期间的房地产
- D.单位之间相互交换的房地产
- A.1
- B.2
- C.3
- D.5
- A.全额征收营业税
- B.按买卖价差征收营业税
- C.减半征收营业税
- D.免征营业税
- A.本月工资收入1.5万元
- B.体育彩票中奖收入5万元
- C.承包商场经营收入30万元
- D.兼职单位工资和奖金收入2万元
- A.1000
- B.5000
- C.10000
- D.50000
- A.电视机专卖店销售电视机并负责安装
- B.机场提供运输服务并附设商场销售货物
- C.建材商店销售建材并从事装修业务
- D.歌舞厅提供娱乐服务并销售烟酒
- A.纳税人因违反“三税”的有关规定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
- B.纳税人在被查补“三税”和被处以罚款时,应同时对其城市维护建设税进行补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
- C.海关对进门产品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 D.对出口产品退还增位税、消费税的,也要同时退还已经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