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900
- B.964.50
- C.1000
- D.1100
- A.24
- B.120
- C.240
- D.200
- A.3576.50
- B.4900
- C.4976.50
- D.5236.50
- A.5390
- B.6000
- C.6190
- D.6600
- A.800
- B.900
- C.990
- D.996
- A.仲裁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 B.仲裁员私自会见当事人
- C.仲裁员是本案代理人的近亲属
- D.仲裁员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 A.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B.如果甲公司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C.如果甲公司不履行仲裁委裁决,乙公司可以向乙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D.如果甲公司不履行仲裁委裁决,乙公司可以向甲公司所在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A.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 B.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 C.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 D.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裁决
- A.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不受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限制
- B.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仲裁不开庭进行
- C.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仲裁公开进行
- D.申请仲裁后,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又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 A.应由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 B.应由人民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 C.应根据甲乙公司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还是由人民法院裁定
- D.该仲裁协议无效
- A.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双方当事人又达不成补充协议时
- B.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双方当事人又达不成补充协议时
- C.买卖合同无效时
- D.双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时
- A.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人民法院的管辖权
- B.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受理后,乙公司在首次开庭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 C.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受理后,乙公司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 D.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受理后,乙公司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保证
- A.甲住所地法院
- B.乙住所地法院
- C.M地法院
- D.N地法院
- A.广告的播映
- B.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
- C.有线电视台收取的初装费
- D.动物园销售门票的业务
- A.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
- B.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C.无效劳动合同自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无效之日起没有约束力
- D.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 A.应收保险公司存货损失赔偿款计人其他应收款
- B.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C.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的盘盈存货价值冲减管理费用
- D.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同时转销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A.转账支票
- B.银行汇票
- C.银行承兑汇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 C.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 D.依法拍卖、变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 A.公民名誉权纠纷案件
- B.企业与银行因票据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
- C.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税收征纳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
-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
- A.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B.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 C.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D.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 A.汇票未记载付款地的
- B.汇票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
- C.汇票被拒绝承兑的
- D.汇票被拒绝付款的
-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B.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
- A.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
- B.侵权结果发生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A.出票人
- B.收款人
- C.付款人
- D.保证人
- A.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 B.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 C.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 D.因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 A.出票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
- B.承兑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C.保证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D.背书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A.应征服兵役的
- B.移居境外的
- C.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 D.重新就业的
- A.单位银行卡专用存款账户
- B.财政预算外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 C.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 D.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 A.财产租赁合同以租赁金额为计税依据
- B.财产保险合同以保险费为计税依据
- C.工商营业执照以注册资金为计税依据
- D.商标注册证以件数为计税依据
- A.房屋买卖
- B.土地使用权交换
- C.房屋赠与
- D.土地使用权转让
- A.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 C.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 D.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 A.6000
- B.4500
- C.1500
- D.1250
- A.年终加薪
- B.托儿补助费
- C.独生子女补贴
- D.差旅费津帖
- A.5000
- B.2500
- C.1500
- D.1300
- A.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 B.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向其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者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消费品的,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应当向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36
- B.44
- C.50
- D.52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 A.1160
- B.1200
- C.1340
- D.1500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A.120
- B.160
- C.180
- D.182
- A.当事人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 B.当事人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 C.当事人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 D.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
- A.82.5
- B.85
- C.187.5
- D.190
- 55
-
甲公司委托某施工企业建造一幢办公楼,工程于2009年12月完工,2010年1月办妥(竣工)验收手续,4月付清全部工程价款。根据房产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对此幢办公楼房产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 )。
- A.2009年12月
- B.2010年1月
- C.2010年2月
- D.2010年4月
- A.记过
- B.罚款
- C.行政拘留
- D.没收违法所得
- A.支票的基本当事人包括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 B.支票的金额和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 C.出票人不得在支票上记载自己为收款人
- D.支票的付款人是出票人的开户银行
- A.24万元
- B.22.80万元
- C.30万元
- D.16.80万元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A.贸易公司销售货物的同时负责安装
- B.百货商店销售商品的同时负责运输
- C.建筑公司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并实行分别核算
- D.餐饮公司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销售酒水
- A.1840
- B.1600
- C.20
- D.00
- E.4800
- A.该汇票无效
- B.该背书转让无效
- C.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 D.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
- A.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 B.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 C.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 D.公开审判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两项内容,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 A.1000
- B.1500
- C.2000
- D.2500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A.100
- B.1000
- C.10000
- D.4000
- A.未填明实际结算金额和多余金额或者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汇票,银行不予受理
- B.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银行汇票无效
- C.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以出票金额为准
- D.未填写实际结算金额或者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汇票不得背书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