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法律咨询合同按技术合同征税
- B.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以“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为其计税依据
- C.印花税的税率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
- D.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有增加的,其增加部分应当补贴足印花
- A.100
- B.400
- C.450
- D.550
- A.2550
- B.2555
- C.3050
- D.3055
- A.140
- B.145
- C.230
- D.235
- A.7.85
- B.9.25
- C.9.6
- D.9.8
- A.96
- B.78.5
- C.92.5
- D.98.5
- A.20
- B.5
- C.7.25
- D.17
- A.727.5
- B.759
- C.252.5
- D.788.375
- A.42
- B.50
- C.52
- D.70
- A.2770.5
- B.2692.5
- C.2654.5
- D.2635
- A.277.5
- B.275
- C.252.5
- D.250
- A.345
- B.210
- C.315
- D.195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烟丝
- B.酒精
- C.汽油
- D.黄酒
- A.向股东分配的利润
- B.税收滞纳金
- C.企业向银行取得经营性借款发生的利息
- D.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
- A.应缴纳的进口消费税为420万元
- B.应缴纳的进口消费税为560万元
- C.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380.8万元
- D.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317.33万元
- A.企业应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 B.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C.企业在-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1个纳税年度。
- D.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1个纳税年度
- A.税务机关的行政审批行为
- B.税收保全措施
- C.税务机关不依法履行行政赔偿职责
- D.税务机关代开发票行为
- A.从持有票据的人处依法受让票据
- B.依法继承而从被继承人处获得票据
- C.直接从出票人处合法获得票据
- D.依法征税而从纳税人处获得票据
- A.土地使用权赠与
- B.土地使用权出让
- C.土地使用权交换
- D.土地使用权转让
- A.实收资本
- B.长期投资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B.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C.商品房销售合同
- D.房屋产权证
- A.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送其他单位
- B.单位将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
- C.单位将新建建筑物销售
- D.单位将新建建筑物自用
- A.外购用于集体福利的车辆
- B.因自然灾害发生损失的原材料
- C.生产企业用于经营管理的办公用品
- D.为生产有机肥(免税产品)购入的原材料
- A.卷烟
- B.烟丝
- C.粮食白酒
- D.薯类白酒
- A.个体工商户
- B.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
- C.合伙企业合伙人
- D.在中国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个人
- A.出票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B.出票人开户银行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C.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
- D.代理付款银行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A.投资者个人工资支出
- B.财产保险支出
- C.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 D.不超过应税所得额30%的公益性捐赠
- A.出纳长款收入
- B.保险追偿款收入
- C.财产保险费收入
- D.摊回的分保费
- A.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
- B.合理的会议费
- C.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 D.转让资产时该项资产的净值
- A.外购小规模纳税人销售的货物,取得普通发票注明的销售额换算的增值税
- B.外购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乘以法定扣除率
- C.外购生产用设备,运输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
- D.外购用于生产免税货物的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
- A.进口货物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 B.出口货物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 C.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为计税依据
- D.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依据
- 42
-
2013年某公司拥有6辆商用货车,其整备质量分别为8吨(2辆)、6吨(4辆)。乘用车2辆。当地车船税的年税额为:载客汽车每辆600元,商用货车整备质量每吨50元。2013年该公司应纳车船税为( )元。
- A.3200
- B.4600
- C.5000
- D.5200
- A.查封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
- B.拍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C.扣押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冻结其存款中相当于税款的部分
- A.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 B.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
- C.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 D.个体工商户
- A.0
- B.4
- C.9
- D.14
- A.200
- B.300
- C.400
- D.600
- A.稿酬所得
- B.工资薪金所得
- C.偶然所得
- D.劳务报酬所得
- A.214359
- B.240000
- C.250800
- D.280800
-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
-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时间满5年
-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时间满1个纳税年度
- 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纳税人到外省市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应向销售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肖费税
- B.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应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委托非个体经营者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由受托方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解缴消费税税款
- D.进口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 A.1000
- B.2000
- C.5000
- D.10000
- A.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 B.劳动关系终止的,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 C.劳动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 D.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 A.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
- B.自建自用的不动产
- C.共同承担风险的不动产投资入股
- D.以不动产投资后转让股权
- A.进出口货物的补税和退税,-般情况下适用该进出口货物原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所实施的税率
- B.分期支付租金的租赁进口货物,分期付税时,都应按该项货物分期付税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 C.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等属于保税性质的进口货物,如经批准转为内销,应按向海关申报转为内销当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 D.查获的走私进口货物需予补税时.应按查获日期实施的税率征税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前30日
- B.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
- C.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前15日
- D.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
- A.法律援助
- B.支付令
- C.社会救济
- D.依法制裁用人单位
- A.停止侵害
- B.返还财产
- C.支付违约金
- D.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