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750000
- B.630000
- C.720000
- D.600000
- A.25000
- B.18000
- C.27000
- D.16000
- A.11000
- B.11240.67
- C.12222.22
- D.13422.56
- A.0.72
- B.1.20
- C.1.22
- D.0.22
- A.27.22
- B.48
- C.36
- D.75.22
- A.(3800-3500)×3%=9元
- B.[(3800+600)-3500]×3%=27元
- C.[(3800+600+300)-3500]× 3%=36元
- D.[(3800+600+300+900)-3500]×10%-105=105元
- A.银行存款利息收入800元
- B.股票买卖所得2000元
- C.授课收入3000元
- D.稿费收人820元
- A.契税
- B.印花税
- C.营业税
- D.个人所得税
- A.35.75
- B.40
- C.40.75
- D.85.75
- A.3.575
- B.4
- C.4.075
- D.8.575
- A.该银行的买人公司债券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 B.该银行的转让公司债券业务,应以转让收入全额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
- C.该银行的吸收存款业务,应征收营业税
- D.该银行的一般贷款业务应以贷款利息收入全额为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自然人
- B.发明专利
- C.劳务
- D.物质资料
- A.更改出票日期的支票
- B.更改收款单位名称的支票
- C.中文大写金额和阿拉伯数码金额不一致的支票
- D.收款人根据出票人授权补记了金额的支票
- A.办理借款转存
- B.办理借款归还
- C.办理现金支取
- D.办理现金缴存
- A.固定资产原价
- B.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
- C.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D.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行政复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C.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A.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 B.国务院某部委根据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 C.某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 D.当地的地方性法规
- A.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 B.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 C.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D.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 A.订立合伙协议
- B.签订合同
- C.签订和解协议
- D.签发汇票
- A.单位人民币卡账户的资金可以与其他存款账户自由转账
- B.单位人民币卡账户销户时,其资金余额可以提取现金
- C.用单位人民币卡可以办理商品和劳务结算
- D.不得将销货收入直接存入单位人民币卡账户
- A.出票人
- B.付款人
- C.收款人
- D.保证人
- A.商业汇票自到期日起1个月内提示付款
- B.银行汇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
- C.银行本票白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
- D.支票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
- A.返还财产
- B.支付违约金
- C.责令停产停业
- D.罚金
- A.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
- B.提供清缴欠税的纳税担保
- C.缴纳不超过10000元的保证金
- D.缴销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 A.税务登记证件
- B.经办人身份证明
- C.工商营业执照
- D.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印模
- A.民事经济纠纷实行或裁或审制度
- B.民事诉讼与仲裁均实行回避制度
- C.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 D.民事诉讼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仲裁不公开进行
- A.个人举报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 B.个人购买赈灾彩票中奖1万元
- C.储蓄存款利息收入
- D.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900元
- A.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本票
- B.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以支取现金
- C.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丧失后可以挂失止付
- D.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个月
- A.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C.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并支付经济补偿
- 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 A.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 B.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 A.出票人
- B.收款人
- C.付款人
- D.保证人
- A.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 B.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 C.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
- D.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 A.0
- B.1.2
- C.2.4
- D.10.2
- A.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 A.宪法
- B.民族自治地方条例
- C.国际条约
-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A.200
- B.220
- C.240
- D.1500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汇兑每笔金额起点是1万元
- B.汇款回单可以作为该笔汇款已转入收款人账户的证明
- C.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1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 D.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
- A.壹月抬伍日
- B.零壹月拾伍日
- C.零壹月壹拾伍日
- D.零壹月零壹拾伍日
- A.2011年3月1日
- B.2011年3月10日
- C.2011年3月15日
- D.2011年4月10日
- A.财政拨款
- B.租金收入
- C.产品销售收入
- D.国债利息收入
- A.合同的双方当事人
- B.合同的担保人
- C.合同的证人
- D.合同的鉴定人
- A.8600
- B.8800
- C.9600
- D.9800
- A.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
- B.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30日内
- C.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60日内
- D.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80日内
- A.党、团、工会经费专用存款账户
- B.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 D.单位银行卡账户
- A.自出票日起10日内
- B.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
- C.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
- D.自出票日起6个月内
- A.210.20
- B.216.20
- C.224
- D.225.20
- A.50
- B.51.81
- C.52
- D.53.56
- A.7日
- B.15日
- C.30日
- D.45日
- A.无效
- B.有效
- C.可撤销
- D.甲追认后有效
- A.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 B.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 C.税务人员到酒店直接征收税款
- D.核定其应纳税额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C.实体法和程序法
- D.一般法和特别法
- A.保险业的营业税纳税期限为1个月
- B.典当业的营业税纳税期限为1个季度
- C.非金融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营业税纳税期限为1个月
- D.营业税纳税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 A.0
- B.150
- C.650
- D.800
- A.股票转让所得10万元
- B.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5万元
- C.转让自用6年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收入l00万元
- D.购买体育彩票取得一次中奖收入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