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预习题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下列有关本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外购烟丝用于连续生产卷烟,可以抵扣已纳消费税
  • B.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不能计算抵扣进项税
  • C.卷烟生产企业销售卷烟复合计征消费税
  • D.卷烟生产企业销售外购烟丝,需要按售价计算缴纳消费税,同时不得抵扣已纳消费税
4

卷烟厂9月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为(  )万元。

  • A.670.26
  • B.574.18
  • C.462.06
  • D.450.26
14

根据关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关税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查获的走私进口货物需补税的,应按查获日期实施的税率征税
  • B.对由于税则归类的改变而需补税的,应按原征税日期实施的税率征税
  • C.对经批准缓税进口的货物以后交税时,应按货物原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 D.暂时进口货物转为正式进口需补税时,应按其暂时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17

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  )。

  • A.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 B.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
  • C.向上级主管单位账户划拨资金
  • D.向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
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契税的征税对象有(  )。

  •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B.土地使用权转让
  • C.房屋买卖
  • D.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19

根据耕地占用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耕地占用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而占用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 B.获准占用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门的通知之日起6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
  • C.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后,纳税人改变原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情形的,应当按照当地适用税额补缴耕地占用税
  • D.纳税人临时占用耕地,应当依照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的期限内恢复原状的,可部分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20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合同订立原则的有( )。

  • A.公平原则
  • B.平等自愿原则
  • C.协商一致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21

下列组织和人员中,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有(  )。

  • A.国有企业
  • B.某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 C.出版社
  • D.在集贸市场流动卖菜的农村菜农
23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个人转让房屋所得应适用的税目是(  )。

  • A.财产转让所得
  •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C.偶然所得
  • D.劳务报酬所得
24

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应缴纳营业税。下列各项中,应缴纳营业税的有(  )。

  • A.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 B.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 C.所转让的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的接受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 D.所销售或者出租的不动产在境内
27

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用于下列用途的自产的应税消费品中,不需要缴纳消费税的是(  )。

  • A.用于赞助的消费品
  • B.用于职工福利的消费品
  • C.用于广告的消费品
  • D.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品
28

下列关于营业税计税营业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B.运输企业自境内运输旅客出境,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旅客的,以全程运费为营业额
  • C.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D.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包括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
29

企业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作为坏账转销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C.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 D.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3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仲裁法》适用范围的是(  )。

  • A.房地产转让纠纷
  • B.财产继承纠纷
  • C.财产租赁纠纷
  • D.财产保险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