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确定的金额和付款人名称
- B.委托收款凭据名称及附寄单证张数
- C.收款人名称和收款人签章
- D.收款日期
- A.是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及其他组织
- B.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 C.设立了总会计师一职
- D.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 A.资源税
- B.增值税
- C.消费税
- D.城建税
- A.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
- B.提供清缴欠税的纳税担保
- C.缴纳不超过1万元的保证金
- D.缴销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 A.残疾人专用的车辆
- B.在企业内部行驶的车辆
- C.消防和垃圾车船
- D.与免税单位合用的车船
- A.国家机关的办公楼用地
- B.公园中经营旅游商品的商店用地
- C.街道绿化地带用地
- D.个人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 A.分包或转包合同
- B.会计咨询合同
- C.财政贴息贷款合同
- D.未列明金额的购销合同
- A.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B.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 C.个人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 D.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A.企业停产后又恢复生产的用房
- B.敬老院自用房
- C.学校出租的房屋
- D.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
- A.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
- B.因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向银行贷款发生的利息支出
- C.银行贷款逾期归还所支付的罚息
- D.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发生的支出
- A.无形资产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的金额计价
- B.无形资产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按照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 C.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 D.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照发票账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的市价计价
- A.报复性关税
- B.保障性关税
- C.进口附加税
- D.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
- A.独生子女补贴
- B.按比例交付的养老保险
- C.年终加薪
- D.差旅费补助
- A.出租固定资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 B.接受非货币性捐赠收入
- 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D.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
- A.卡拉OK厅项目收入
- B.建筑工程承包收入
- C.保险公司保费收入
- D.税务咨询收入
- A.包装费
- B.优质费
- C.运输装卸费
- D.返还利润
- A.有偿转让一栋旧厂房
- B.进口一批原材料
- C.销售一批产成品
- D.受托加工一批货物
- A.土地增值税
- B.契税
- C.房产税
- D.城镇土地使用税
- A.向境外联运企业支付运费的国内运输企业
- B.境外单位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机构的,其代理人或购买者
- C.个人转让专利权的受让人
- D.分保险业务的初保人
- A.监督的主体是本单位的负责人和会计机构
- B.对违反(会计法)的会计事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
- C.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账实不符合的,如果有权自行纠正,应当及时处理
- D.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 A.消费税税额
- B.增值税税款
- C.价外费用
- D.手续费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A.按照税收征收管理体系分类
- B.按照征税对象分类
- C.按照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
- D.根据税收与价格的依存关系分类
- A.偷税罪
- B.骗取出口退税罪
- C.抗税罪
- D.逃避追缴欠税款罪
- A.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
- B.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
- C.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45日内
- D.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60日内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超过部分的金额
- B.扣除项目的金额
- C.全部增值额
- D.出售金额
- A.跨省开采的,在核算地
- B.进口的在本报关进口地
- C.收购未税矿产均在开采地
- D.在开采或生产所在地
- A.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的投资方
- B.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国土局
- C.在北京购买花园别墅的外国专家
- D.房屋的出售方
- A.国有企业
- B.私营企业
- C.外商投资企业
- D.乡镇企业
- A.税务登记证
- B.卫生许可证
- C.企业之间借款合同
- D.书刊发行证
- A.流动餐车
- B.载重量1.2吨的渔船
- C.出租汽车
- D.挖泥船
- A.企业申报的亏损金额
- B.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亏损金额
- C.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账面亏损金额
- D.企业自己核定的亏损金额
- A.0.8
- B.0.5
- C.1.2
- D.0.6
- A.一年
- B.三年
- C.五年
- D.八年
- A.受到销售额的当天
- B.货物发出的当天
- C.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 D.取得索取销售额凭证的当天
- A.不征税收入
- B.免税收入
- C.应纳税收入
- D.减免税收入
- A.工业企业购进货物,款已付,货未入库
- B.工业企业购进货物,款巳付,货已入库
- C.商业企业购进货物,款已付,货未入库
- D.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巳付第一期款项,货已入库
- A.消费税
- B.价外收取的基金
- C.增值税
- D.包装税
- A.20%.
- B.10%.
- C.30%.
- D.33%.
-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B.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 C.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A.政府业务主管部门
- B.私营大型企业
- C.国有大、中型企业
- D.股份有限公司
- A.60日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该单位一般会计人员
- B.该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 C.该单位负责人
- D.当地财政部门派出人员
- A.多数仲裁员的意见
- B.首席仲裁员的意见
- C.仲裁委员会主任的意见
- D.全体仲裁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