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金额
- B.出票日期
- C.收款人名称
- D.付款人名称
- A.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 B.检查纳税人的账薄、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 C.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 D.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 A.购买并使用电车的行为
- B.进口自用农用运输车行为
- C.销售豪华小轿车的行为
- D.以获奖方式取得并自用摩托车的行为
- A.纳税人破产
- B.纳税人变更法定代表人
- C.纳税人变更经营场所,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
- D.纳税人暂停经营活动
- A.对于法律上有规定的无担保债权,税收优先于该无担保债权
- B.纳税人欠税,同时被税务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时,税收优先于罚款
- C.纳税人发生的欠税在前时,税收优先于抵押权
- D.纳税人发生抵押行为在欠缴税款前时,税收优先于抵押权
- A.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平方米)为计税依据
- B.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的土地面积
- C.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 D.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据实申报土地面积,据以纳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以后再作调整
- A.载客汽车,以“辆”为计税依据
- B.载货汽车,以“自重每吨”为计税依据
- C.电车,以“自重每吨”为计税依据
- D.船舶,以“净吨位”为计税依据
- A.增值税
- B.税收滞纳金
- C.赞助支出
- D.购货成本
- A.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赞用
- B.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 C.为国家鼓励安置的就业人员支付的工资
- D.广告费
- A.拆迁补偿费
- B.前期工程费
- C.开发间接费用
- D.公共配套设施费
- A.建材企业生产实木地板销售
- B.外贸企业进口彩色电视机
- C.日化企业将自产化妆品用于职工福利
- D.商业企业销售摩托车
- A.国债利息收入
- B.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 C.符合规定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D.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 A.购进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 B.委托加工收回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 C.自产的货物用于投资
- D.自产的货物用于抵债
- A.免税并退税
- B.免税但不退税
- C.不免税但退税
- D.不免税也不退税
- A.返还财产
- B.警告
- C.责令停产
- D.罚金
- A.强制性
- B.灵活性
- C.无偿性
- D.固定性
- A.会计档案保管
- B.固定资产卡片登记
- C.稽核
- D.债权债务账目登记
- A.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
-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
- A.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B.对海关、金融等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C.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 D.对国务院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A.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 B.仲裁委员会之间有隶属关系
- C.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和公开进行
- D.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 B.县以上公安局(分局)局长
- C.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
- D.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公安局(分局)局长
- A.950元
- B.570元
- C.380元
- D.1 000元
- A.20日 20日 10日
- B.10日 10日 20日
- C.15日 15日 10日
- D.30日 30日 19日
- A.20日
- B.30日
- C.1个月
- D.3个月
- A.2 400元
- B.1 680元
- C.720元
- D.1 440元
- A.400万元
- B.600万元
- C.1 080万元
- D.1 000万元
- A.原产于与我国签订含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最惠国税率
- B.原产于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进口货物,适用特惠税率
- C.原产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含有特殊关税优惠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特惠税率
- D.原产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协定税率
- A.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支票上印有“现金”字样的为现金支票,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
- B.支票上印有“转账”字样的为转账支票,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
- C.支票上未印有“现金”或“转账”字样的为普通支票,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
- D.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为划线支票,划线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不得用于转账
- A.2个月
- B.3个月
- C.5个月
- D.6个月
- A.200元
- B.500元
- C.1 000元
- D.2 000元
- A.5%. 10%.
- B.5%. 15%.
- C.5%. 30%.
- D.10%. 30%.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C.单位负责人
- D.总会计师
- A.24小时
- B.48小时
- C.3日
- D.一周
- A.烟叶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30%.
- B.烟叶税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 C.烟叶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购烟叶的当天
- D.纳税人收购烟叶,应当向烟叶收购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 B.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本单位集体福利
- C.将外购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 D.将外购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 A.80%. 5%.
- B.80%. 5‰
- C.60%. 5%.
- D.60%. 5‰
- A.240元
- B.2 400元
- C.400元
- D.4 000元
- A.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 B.取得应纳税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
- C.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 D.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 A.德国商人汉克(不懂汉语)在我国上海开了一家咖啡厅,该咖啡厅的支付结算业务
- B.我国公民高某从小移居新西兰,回国后开了一家酒吧,该酒吧的支付结算业务
- C.某国驻我国大使馆馆长的妻子杰瑞在北京开了一家服装店的支付结算业务
- D.意大利驻华使领馆的支付结算业务
- A.30天
- B.50天
- C.60天
- D.90天
- A.残疾、孤老人员的所得
- B.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 C.保险赔款
- D.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 A.180元
- B.540元
- C.900元
- D.360元
- A.9%.
- B.12%.
- C.15%.
- 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