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支票金额
- B.出票日期
- C.付款人名称
- D.收款人名称
- A.正确
- B.错误
- A.办理借款转存
- B.办理借款归还
- C.办理现金支取
- D.办理现金缴存
- A.房屋买卖
- B.房屋出租
-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D.土地使用权抵押
- A.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 B.纳税人设置的账簿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 C.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 D.纳税人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 A.室外游泳池
- B.菜窖
- C.游泳馆
- D.围墙
- A.资源税
- B.增值税
- C.营业税
- D.城建税
- A.自行申报应税行为
- B.自行计算应纳税额
- C.自行购买印花税票
- D.自行完成纳税义务
- A.财产转让所得
- B.财产租赁所得
- C.工资薪金所得
- D.劳务报酬所得
- A.年所得12万元以上
- B.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 C.取得一次性劳务报酬所得
- D.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所得
- A.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 B.国债转让收益
- C.股票转让净收益
- D.企业发行股票的溢价部分
- A.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B.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 C.国债利息收入
- D.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利息收入
- A.缴纳的消费税
- B.缴纳的税收滞纳金
- C.非广告性赞助支出
- D.资产折旧或摊销
- A.境内某保险公司为某公司境内财产提供的保险
- B.境外某保险机构为某公司境内货物提供的保险
- C.境内某保险公司为某外贸公司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
- D.境内某旅游公司在境内组织旅客出境旅游
- A.外购的已税化妆品用于生产化妆品
- B.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玉石用于生产首饰
- C.外购的已税酒精用于生产白酒
- D.外购的已税实木地板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实木地板
- A.用于生产产品
- B.用于对外投资
- C.用于生产免税项目
- D.用于建造固定资产
- A.汽车销售公司销售小轿车
- B.金银饰品厂销售自产的金银首饰
- C.日化公司销售自产的化妆品
- D.烟草公司销售自产的烟丝
- A.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 B.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 C.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D.从事会计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 A.审计目标
- B.审计范围
- C.审计报告种类
- D.审计报告格式
- A.税基式减免
- B.税率式减免
- C.税额式减免
- D.自由式减免
- A.甲公司可以申请仲裁
- B.甲公司不能申请仲裁
- C.乙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
- D.乙公司不能向法院起诉
- A.到期日起10天内向承兑人
- B.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
- C.出票之日起10天内向承兑人
- D.到期之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
- A.出票人签章
- B.出票日期
- C.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 D.签发支票的用途
- A.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额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应纳税款
- C.责令纳税人暂时停业,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 D.依法拍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 A.单位卡的同一账户透支余额不得超过发卡银行对其综合授信额度的5%.
- B.单位卡的同一持卡人单笔透支发生额不得超过4万元(含等值外币)
- C.个人卡的同一账户月透支余额不得超过6万元(含等值外币)
- D.个人卡的同一持卡人单笔透支发生额不得超过2万元(含等值外币)
- A.1000元
- B.5000元
- C.10000元
- D.50000元
- A.人造石油
- B.煤矿生产的天然气
- C.中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
- D.有色金属矿原矿
- A.1倍
- B.2倍
- C.3倍
- D.5倍
- A.由甲或乙缴纳
- B.由多付货币一方缴纳
- C.甲、乙双方均不缴纳
- D.甲、乙双方各缴一半
- A.税务机关根据评估价格确定扣除项目金额
- B.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协商价格扣除
- C.市场同类房地产扣除项目平均价格扣除
- D.房地产原值减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扣除
- A.3%.
- B.10%.
- C.30%.
- D.全额扣除
- A.市场价格
- B.评估价格
- C.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最低计税价格”
- D.同类车辆中的最高计税价格
- A.4.2
- B.2.1
- C.3.29
- D.3.01
- A.工商机关所处罚款
- B.银行加收的罚息
- C.司法机关所处罚金
- D.税务机关加收的税收滞纳金
- A.增值税
- B.营业税
- C.城建税
- D.车船税
- A.0.42
- B.0.69
- C.1.00
- D.1.18
- A.7%.
- B.10%.
- C.13%.
- D.17%.
- A.进口高档家具
- B.体育器材厂家销售高尔夫球球具
- C.建材城批发和零售实木地板
- D.进口大型商务客车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个人所得税
- A.商品期货
- B.汽车修理
- C.设备的生产销售
- D.邮局发行报刊
- 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 D.甲、乙两对夫妇间的收养合同纠纷
- A.同级审计部门
- B.上级税务部门
- C.上级财政部门
- D.同级税务部门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C.由接受单位更正并加盖接受单位印章
- D.由经办人员更正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 A.任意性规范
- B.禁止性规范
- C.义务性规范
- D.授权性规范
- A.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D.国务院制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A.要求行政复议机关或有关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市国土房管局限期履行行政复议
- B.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或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复议决定
-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复议决定
- D.对市国土房管局的行政不作为再次申请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