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商品寄销
- B.由商品交易产生的劳务供应
- C.商品赊销
- D.商品代销
- A.正确
- B.错误
- A.代销商品发生的款项
- B.购销合同中未订明以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结算的款项
- C.货物已经依照合同规定发运到指定地址,付款人尚未提取货物的款项
- D.因逾期交货,付款人不需要该项货物的款项
- A.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 B.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
- C.向上级主管单位账户划拨资金
- D.向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
- A.检查纳税人会计资料
- B.检查纳税人存放地的应纳税商品
- C.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的单据、凭证
- D.经法定程序批准,查核纳税人在银行的存款账户
- A.接受作价房产入股
- B.承受抵债房产
- C.承租房产
- D.继承房产
- A.纳税人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 B.纳税人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 C.纳税人隐匿账簿、记账凭证,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 D.纳税人伪造账簿、记账凭证,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 A.实收资本
- B.长期投资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 B.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 C.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 D.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 A.外商投资企业向其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
- B.资本的利息
- C.支付给总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
- D.外商投资企业为其在中国境内工作的职工支付的境外社会保险费
- A.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国有企业
- B.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私营企业
- C.使用土地的外商投资企业
- D.使用土地的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
- A.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受托方已代扣代缴消费税,委托方取回后直接销售的
- B.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 C.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的
- D.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职工福利的
- A.纳税人按照国务院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净增值
- B.纳税人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
- C.纳税人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
- D.纳税人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产权转让净收益
- A.税收滞纳金
- B.固定资产转让费用
- C.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
- D.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
- A.邮政部门销售集邮商品
- B.邮票厂印制邮票
- C.银行销售金银
- D.商场销售金银饰品
- A.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
- B.总会计师是单位非行政领导职务
- C.总会计师是单位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 D.总会计师是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A.会计档案保管
- B.收入费用账目登记
- C.固定资产卡片登记
- D.债权债务账目登记
- A.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
- B.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
- C.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
- D.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
- A.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人事决定
- C.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 D.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
-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 B.拒付租金的
- C.拒不履行买卖合同的
- 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 A.汇兑结算方式
- B.信用证结算方式
- C.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D.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 A.开立银行账号的时间
- B.开立基本存款户的时间
- C.开立的基本存款账户
- D.开立的全部银行账户
- A.1000元
- B.3万元
- C.5万元
- D.10万元
- A.代位权
- B.撤销权
- C.抗辩权
- D.优先权
- A.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 B.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D.没收其经营所得
- A.5年
- B.6年
- C.8年
- D.10年
- A.甲交14.7万元
- B.甲交3.3万元
- C.乙交18万元
- D.乙交3.3万元
- A.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
- B.煤矿生产的天然气
- C.开采的天然原油
- D.生产资源税征税范围的海盐原盐
- A.私营企业
- B.个体工商户
- C.外商投资企业
- D.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
- A.进口人向境外自己的采购代理人支付的劳务费
- B.进口人向中介机构支付的经纪费
- C.进口设施的安装调试费用
- D.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之后的运输费用
- A.160元
- B.220元
- C.280元
- D.320元
- A.合同的双方当事人
- B.合同的担保人
- C.合同的代理人
- D.合同的鉴定人
- A.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的货物
- B.小规模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
- C.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
- D.禁止出口的货物
- A.年度终了后1个月内
- B.年度终了后45日内
- C.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
- D.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
- A.劳动报酬所得
- B.稿酬所得
- C.保险赔款
- D.彩票中彩所得
- A.转让人所在单位
- B.专利权批准机构
- C.专利权受让者
- D.专利权转让合同的保证人
- A.2003年
- B.2004年
- C.2005年
- D.2006年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C.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A.年不含税销售额在110万元以上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 B.年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从事货物批发的纳税人
- C.年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以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从事货物零售的纳税人
- D.年不含税销售额为90万元以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 A.汽车厂将自产的汽车用于赠送客户
- B.日化厂自产化妆品用于广告样品
- C.卷烟厂自产的烟丝用于生产卷烟
- D.鞭炮厂将自产的鞭炮用于本厂厂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 B.《进出口关税条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A.10年
- B.15年
- C.25年
- D.30年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 B.稽核
- C.会计档案保管
- D.总账会计
- A.孙某与张某因解除收养关系而发生纠纷
- B.李某与钱某因财产继承而发生纠纷
- C.A公司与B保险公司因保险标的理赔而发生纠纷
- D.纳税人C不服税务机关的冻结其银行存款行为而发生的争议
- A.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B.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 C.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 D.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