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未承兑的商业汇票
- B.支票
- C.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
- D.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 A.商业汇票自到期日起1个月内提示付款
- B.银行汇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
- C.银行本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提示付款
- D.支票自出标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
- A.一般存款账户
- B.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
- C.基本存款账户
- D.个人存款账户
- A.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登记
- B.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
- C.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
- D.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报告税务机关
- A.印花税
- B.土地增值税
- C.营业税
- D.个人所得税
- A.土地价款
- B.土地开发成本
- C.地上建筑物成本及费用
- D.土地增值税税金
- A.原始凭证
- B.工商营业执照
- C.购销合同
- D.借款合同
- A.个人所得税
- B.契税
- C.车船税
- D.车辆购置税
- A.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 B.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 C.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 D.实际缴纳的关税税额
- A.由买方负担的购货佣金
- B.由买方负担的经纪费
- C.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劳务费用
- D.由买方负担的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费用
- A.稿酬所得
- B.偶然所得
- C.股息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A.车船税
- B.车辆购置税
- C.印花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加计扣除
- B.加速折旧
- C.减计收
- D.税额抵免
- A.用于赞助的消费品
- B.用于职工福利的消费品
- C.用于广告的消费品
- D.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品
- A.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100万元的零售企业
- B.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120万元的批发企业
- C.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90万元的生产企业
- D.会计制度健全,年应纳税销售额160万元的生产企业
- A.全率累进税率
- B.超额累进税率
- C.超率累进税率
- D.超倍累进税率
- A.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意见,会同财会部门共同审定,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B.销毁会计档案时,可以只由单位的档案机构监销
- C.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 D.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如果其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可以销毁
- A.申报纳税
- B.登记会计账簿
- 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D.出具审计报告
- A.甲某与其任职的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
- B.甲企业与银行间签订的贷款合同纠纷
-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 D.甲建设单位与乙施工企业之间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
- A.原告住所地法院
- B.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
- C.被告住所地法院
- D.合同签订地法院
- A.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 B.见票即付的汇票
- C.定日付款的汇票
- D.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 A.房屋买卖
- B.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C.房屋赠予
- D.房屋出租
- A.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从付款人开户银行发出承付通知的次日算起
- B.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万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的金额起点为5000元
- C.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
- D.合同名称、号码是签发托收凭证必须记载的事项
- A.1500
- B.3500
- C.4200
- D.4500
- A.赠予社会公益事业的房地产
- B.以房地产进行抵押
- C.抵押期满,权属转让给债权人的房地产
- D.接受捐赠房地产
- A.查定征收
- B.查验征收
- C.定期定额征收
- D.查账征收
- A.2
- B.1.6
- C.1.5
- D.1.3
- A.半年期储蓄利息所得
- B.国债利息所得
- C.偶然所得
- D.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
- 43
-
某企业2008年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当年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为2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可实行150%.加计扣除政策。则该企业2008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研发费用为( )。
- A.10万元
- B.20万元
- C.30万元
- D.40万元
- A.2688
- B.2880
- C.3840
- D.4800
- A.来自境外同一国家分支机构的盈亏不得相互弥补
- B.企业境外分支机构的亏损,可用境内总机构的所得弥补
- C.境内总机构发生的亏损,可用境外分支机构的所得弥补
- D.投资方企业发生亏损,可用联营企业分回的所得弥补
- A.土地增值税
- B.增值税
- C.资源税
- D.营业税
- A.加速折旧
- B.按一定比例抵免所得额
- C.按一定比例抵减收入额
- D.按一定比例抵免税额
- A.价款
- B.价外费用
- C.消费税税金
- D.增值税税金
- A.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在土地所在地纳税
- B.企业从事运输业务的,在其机构所在地纳税
- C.企业承包工程跨省的,在工程所在地纳税
- D.企业销售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纳税
- A.法定式减免
- B.税率式减免
- C.税额式减免
- D.税基式减免
- A.用于职工福利和奖励
- B.用于连续生产其他货物
- C.用于缴纳营业税的项目
- D.用于馈赠、赞助
- A.420元
- B.427元
- C.455元
- D.462元
- A.上市公司
- B.有限责任公司
- C.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 D.股份有限公司
- A.半年
- B.1年
- C.2年
- D.3年
- A.单位职工代表
- B.其他会计人员
- C.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 D.单位档案管理人员
- A.以虚假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 B.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改变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 C.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 D.由于差错导致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 A.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4月1日
- B.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4月10日
- C.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4月20日
- D.2008年4月1日至2010年4月20日
- A.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C.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
- D.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