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5.73
- B.11.29
- C.6.68
- D.18.76
- A.7.6
- B.16.6
- C.16
- D.28.6
- A.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总价款减去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B.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营业额不包括工程所用的材料价款
- C.台球和保龄球业务属于娱乐业
- D.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的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 A.该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终止与甲的劳动合同的
- B.该公司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情形而与甲解除劳动合同的
- C.甲主动提出辞职并与该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 D.甲符合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情形而与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
-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 B.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 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 D.甲与该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试用期条款符合规定
- A.劳动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B.甲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 C.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2年
- D.劳动争议仲裁一般公开进行
- A.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C.用人的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 D.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A.11835
- B.9125
- C.8160
- D.7835
- A.该公司可以要求员工交纳培训费
- B.该公司不得要求员工交纳培训费,但可以扣押员工的居民身份证
- C.该公司不得要求员工交纳培训费,也不得扣押员工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 D.该公司要求员工交纳培训费违反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给员工,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 A.产品设计取得的报酬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 B.举办讲座取得的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
- C.保险公司的赔偿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 D.取得的探亲费按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 A.3120
- B.2795
- C.2155
- D.2665
- A.3760
- B.3840
- C.5200
- D.576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其经营管理的单位为纳税人
- B.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的,集体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 C.产权出典的,承典人为纳税人
- D.产权所有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
- A.1000元
- B.3000元
- C.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 D.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
- A.个体工商户
- B.外国驻华机构
- C.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
- D.民办非企业组织
- A.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 B.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 C.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
- D.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
- A.原告住所地法院
- B.被告住所地法院
- C.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
- D.保险合同签订地所在法院
- A.营业税
- B.房产税
- C.印花税
- D.车船税
- A.工商营业执照
- B.工程设计合同
- C.商标注册证
- D.银行同业拆借合同
- A.协议中约定服务期符合法律规定
- B.协议中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符合法律规定
- C.协议中约定服务期不符合法律规定
- D.协议中约定的违约金数额符合法律规定
- A.幼儿园提供的育养服务
- B.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垃圾处置劳务
- C.个人从事符合规定的技术转让
- D.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 A.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B.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C.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B.申请行政复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C.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申请人承担
- D.行政复议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A.销售不动产的个人
- B.销售集邮商品的个人
- C.从事货物保管业务的单位
- D.从事修理修配业务的个体工商户
- A.年所得12万元以上
- B.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 C.取得一次性劳务报酬所得
- D.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 A.邮政部门发行报刊
- B.个人将自建的房屋销售
- C.单位聘用的员工为雇主提供的劳务
- D.保险公司提供的境内保险业务
- A.以房产投资成立有限公司,投资方按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
- B.房产联营投资,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固定收入,投资方视固定收入为租会收入,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
- C.以房产联营投资,共担经营风险的。被投资方按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
- D.以房产联营投资,共担经营风险的,投资方不再计征房产税
- A.隐匿账簿、凭证,少缴应纳税款
- B.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应纳税款
- C.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少缴应纳税款
- D.隐匿财产,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
- A.某油气田自产自用的天然气,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 B.某煤矿对外销售的原煤,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
- C.某铜矿自产自用的铜矿石,以实际移送使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 D.某盐场以自产液体盐加工固体盐后销售的,以加工的固体盐数量为课税数量
- A.劳动者户口所在地
- B.劳动合同履行地
- C.用人单位所在地
- D.单位负责人住所地
- A.贷款业务的营业额为贷款利息收入(不包括各种加息、罚息等)
- B.外汇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C.办理初保业务的营业额为纳税人经营保险业务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
- D.保险企业开展无赔偿奖励业务的,以向投保人实际收取的保费为营业额
- A.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B.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C.纳税人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自生产经营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D.纳税人购置存量房,自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 A.付款人名称
- B.收款人名称
- C.出票人签章
- D.无条件支付的承诺
- A.甲缴纳14.7万元
- B.甲缴纳3.3万元
- C.乙缴纳18万元
- D.乙缴纳3.3万元
- A.继续有效
- B.失去效力
- C.效力视情况而定
- D.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是否有效
- A.1倍
- B.2倍
- C.3倍
- D.5倍
- A.3904
- B.4000
- C.3104
- D.3872
- A.个人为他人提供担保获得的报酬
- B.提供专利权而取得的报酬
- C.个人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拍卖所得
- D.高校教授受出版社委托进行审稿取得的报酬
- A.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住房的收入
- B.个人转让著作权
- C.文艺团体演出的门票收入
- D.远洋企业程租、世务
- A.同一作品再版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 B.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的收入,以每次连载的收入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C.财产租赁所得,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D.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 A.48
- B.24
- C.30
- D.36
- A.纳税人实际用于经营活动的土地面积
- B.纳税人实际有效利用的土地面积
- C.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 D.税务机关认定的土地面积
- A.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 B.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 C.法由被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 A.960
- B.400
- C.500
- D.1200
- A.银行本票的付款人见票时必须无条件付款给持票人
- B.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不获付款的,可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
- C.银行本票不可以背书转让
- D.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
- A.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房产税
- B.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
- C.为鼓励利用地下人防设施,暂不征收房产税
- D.应税房产大修停用3个月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可免征房产税
- A.32
- B.39.2
- C.50
- D.64
- A.车船使用地
- B.车船登记地
- C.单位所在地
- D.车船购买地
- A.立合同人
- B.立据人
- C.担保人
- D.领受人
- A.3年
- B.5年
- C.10年
- D.15年
- A.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应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B.航空公司所属分公司应向其总公司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C.公路运输单位提供运输劳务应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D.纳税人跨省从事建筑安装工程作业应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A.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1日
- B.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10日
- C.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20日
- D.2010年4月1日至2012年4月20日
- A.门窗厂生产门窗并销售
- B.建筑公司自己建造并自用的办公楼
- C.电信部门销售手机并提供网络服务
- D.福利彩票机构发行销售福利彩票
- A.背书日期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 B.背书不得附有条件。背书时附有条件的,背书无效
- C.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
- D.委托收款背书的被背书人可以再以背书转让汇票权利
- A.实际缴纳的营业税
- B.实际缴纳的所得税
- C.实际缴纳的土地增值税
- D.实际缴纳的房产税
- A.301680
- B.298980
- C.298920
- D.29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