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 B.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 C.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 D.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 A.某市财政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 B.某医院在行政办公室设置了会计人员并指定符合条件的会计主管人员
- C.某大型国有企业同时设置了总会计师和分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
- D.某镇财政所对一名会计人员作出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
- A.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 B.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 C.分保险业务,以初保人为扣缴义务人
- D.个人转让专利权,以转让方为扣缴义务人
- A.出票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无效
- B.承兑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C.保证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D.背书人在票据上签章不符合规定的,其签章无效,但不影响其前手符合规定答章的效力
- A.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
- B.国有企业的厂长
- C.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 D.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
- A.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B.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
- C.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 D.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报送税务机关备查
- A.境内某保险公司为某公司境内财产提供的保险
- B.境外某保险机构为某公司境内货物提供的保险
- C.境内某保险公司为某外贸公司出1:1货物提供的保险
- D.境内某保险公司开展的一年期以上的返还性人身保险
- A.该企业的第一个纳税年度是.2008年7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 B.该企业2009年5月31目前,报送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办理汇算清缴
- C.该企业应该在2009年8月29日之前办理2009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 D.该企业应该在7月15日前缴清清算所得税款
- A.某人将其拥有产权的一幢楼抵押
- B.某人在抽奖活动中获得一套住房
- C.某人将其拥有产权的房屋出租
- D.某人购置一套住房
- A.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 B.私营合伙企业
- C.个体工商户
- D.个人独资企业
- A.化妆品公司缴纳的增值税
- B.化妆品公司缴纳的消费税
- C.化妆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缴纳的印花税
- D.化妆品公司出口产品的退税
- A.收款人名称
- B.付款人名称
- C.出票日期
- D.出票地
- A.金融经纪业的手续费
- B.贷款业务利息收入
- C.拍卖行受托拍卖物品的成交额
- D.广告代理业向委托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 A.包装物随同应税消费品销售,包装物价格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 B.包装物连同应税消费品销售,但包装物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价格不并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 C.包装物不随同应税消费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且在一年内收回包装物并退回押金的,包装物押金不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 D.包装物不随同产品销售,而是收取押金,且在一年以上未退回押金的,包装物押金应并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 A.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国有企业
- B.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私营企业
- C.使用土地的外商投资企业
- D.使用土地的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
- A.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 B.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实际收到货款的当天
- D.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实际收到货款的当天
- D.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 A.公司制企业和其他非公司制企业
- B.事业单位
- C.社会团体
- D.商会
- A.合同中没有订明使用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B.签发托收承付凭证时未注明托收附寄单证的张数
- C.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发货托收已累计3次未收回货款
- D.本笔托收承付的金额只有9万元
-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 B.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同原审法院重审
- C.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D.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A.9 600元
- B.12 000元
- C.12 400元
- D.15 200元
- A.甲乙之间的交易环节
- B.甲丙之间的交易环节
- C.丙丁之间的交易环节
- D.丁向消费者销售的环节
- A.2 520元
- B.3 360元
- C.13 440元
- D.48 000元
- A.10日
- B.30日
- C.60日
- D.90日
- A.公示催告
- B.声明作废
- C.挂失止付
- D.普通诉讼
- A.国有企业
- B.私营企业
- C.合伙企业
- D.外商投资企业
- A.3 600元
- B.5 250元
- C.6 000元
- D.24 000元
- A.税务部门估定的价格扣除
- B.税务部门与房地产主管部门协商的价格扣除
- C.房地产评估价格扣除
- D.房地产原值减除30%后的余值扣除
- A.审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外经贸部门
- B.注册中外合资企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投资人
- D.被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 A.成交价格加倍
- B.扣除项目金额不得扣除的原则
- C.扣除项目金额减半的办法
- D.房地产评估价格
- A.设立公司
- B.无因管理
- C.逃税
- D.水灾
- A.本票的基本当事人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 B.未记载付款地的本票无效
- C.本票包括银行本票和商业本票
- D.本票无须承兑
- A.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
- B.到岸价格为基础的成交价格
- C.组成计税价格
- D.实际支付金额
- A.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
- B.持票人对票据的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1年
- C.持票人对支票的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 D.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 A.将10吨钢材的进项税额从5月份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 B.将10吨钢材的进项税额,在5月份按购买价的17%改为购买价的13%扣减
- C.从4月份的进项税额中,按购买价的17%改为购买价的13%扣减
- D.不扣减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
- A.支票
- B.本票
- C.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 D.银行汇票
- A.纳税人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
- B.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 C.纳税人有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纳税收入迹象的
- D.纳税人有明显转移、隐匿其应纳税收入迹象且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的
- A.成本
- B.增值税
- C.税收滞纳金
- D.行政罚款
- A.信用证为不可转让单据
- B.信用证结算方式只适用于转账结算,不得支取现金。
- C.信用证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 D.开证银行在决定受理时,向申请人收取的保证金应不低于开证金额的20%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88 000元
- B.90 566.67元
- C.100 000元
- D.102 115元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
-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 A.地域管辖
- B.级别管辖
- C.专属管辖
- D.指定管辖
- A.0.18
- B.0.29
- C.0.25
- D.0.21
- A.10%
- B.12%
- C.15%
- D.20%
- A.会计机构
- B.审计机关
- C.单位负责人
- D.会计机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