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第 47 题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结账后有关科目余额如下所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资产负债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科目名称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应收账款 200 30 坏账准备——应收 账款
20 预收账款 40 240 应付账款 20 260 预付账款 160 50 库存现金 5 银行存款 100 其他货币资金 15 (1)应收账款;
(2)预付款项;
(3)应付账款;
(4)预收款项;
(5)货币资金。
- 6
-
第 46 题华新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的产品为应纳增值税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销售价格中不含增值税额。产品销售成本按经济业务逐笔结转。所得税税率为33%,华新公司20×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向B公司销售甲产品一批,销售价格535 000元,产品成本305 000元。产品已经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2)根据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对应收账款计提20 000元坏账准备。
(3)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当年收到第一笔款项10 000元,已存入银行。
(4)收到B公司甲产品退货。该退货系华新公司20×7年售出,售出时售价共计2 000元,成本1 750元,该货款当时已如数收存银行。华新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退货款项,退回的甲产品已验收入库,并按规定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5)年末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40 000元,公允价值为41 000元。
(6)计提已完工工程项目的长期借款利息3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发生的管理费用5 000元,销售费用2 000元。
(7)销售产品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1 400元,应交的教育费附加600元。
(8)计算应交所得税(不考虑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编制华新公司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除“应交税费”科目外,其余科目可不写明细科目)。(2)编制华新公司20×7年度的利润表。
利润表 编制单位:华新公司 20×7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 正确
- 错误
- A.融资租入的设备
- B.经营租入的设备
- C.已收到发票,但尚未到达企业的原材料
- D.近期将要购入的债券
- A.房屋买卖
- B.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C.房屋赠与
- D.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
- A.停止侵害
- B.管制
- C.排除妨碍
- D.罚款
- A.销售机器设备
- B.邮政部门发行报刊
- C.进口货物
- D.银行销售金银业务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备抵法
- D.补充登记法
- A.印花税
- B.土地使用税
- C.房产税
- D.土地增值税
- A.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 B.存货跌价准备
- C.坏账准备
-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A.债务单位破产,以其破产财产偿债后,仍无法收回
- B.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
- C.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偿债后,确实无法收回
- D.债务单位因火灾导致停工,有足够证明表明不能收回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依据相同
- B.方向相同
- C.期间相同
- D.金额相等
- A.材料销售收入
- B.销售商品收入
- C.包装物出租收入
- D.销售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 A.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
- B.提供清缴欠税的纳税担保
- C.缴纳不超过1OO00元的保证金
- D.缴销发票和税务登记证件
- A.销售房屋取得收入
- B.销售机器设备取得收入
- C.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
- D.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 A.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成本
- B.生产人员的薪酬
- C.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 D.生产设备的折旧
- A.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
- B.捐赠支出
- C.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 D.计提的坏账准备
- A.购货取得的发票
- B.出差取得的出租车发票
- C.领料单
- D.住宿费发票
- A.销售货物
- B.进口货物
- C.转让不动产
- D.提供修理修配劳务
- A.审批中外合资企业的外经贸部门
- B.注册中外合资企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投资人
- D.被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 A.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
- B.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实际工资
- C.本期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
- D.本期计人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和期初在产品中所含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之和
- A.土地使用税
- B.营业税
- C.增值税
- D.房产税
- A.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减去应摊销的折价
- B.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上应摊销的折价
- C.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减去应摊销的折价
- D.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加上应摊销的折价
- A.202000
- B.172000
- C.162000
- D.152000
- A.非居民企业
- B.居民企业
- C.外国企业
- D.内资企业
- A.37 500
- B.45 455
- C.62 500
- D.54 545
- A.征收增值税
- B.征收营业税
- C.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 D.免税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通用记账凭证
- A.进行会计核算
- B.实施会计监督
- C.预测经济前景
- D.评价经济业绩
- 42
-
第 9 题某商业零售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7年3月,该商业零售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含增值税)31200元。已知该商业零售企业增值税征收率为4%,该企业3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 )元。
- A.1248
- B.1872
- C.1766.04
- D.1200
- A.负债的减少
- B.负债的增加
- C.负债的增加或减少
- D.负债的增加和减少
- A.送达之日起
- B.送达当事人15日之后
- C.作出之日起
- D.送达当事人10日后
- A.短期借款
- B.长期借款
- C.其他长期负债
- D.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管理费用
- C.营业收入
- D.销售费用
- A.23400
- B.24102
- C.24000
- D.24804
- A.财务费用
- B.营业外支出
- C.营业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原始凭证
- B.屺账凭证
- C.账簿
- D.会计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