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经济组织管理行为
- B.空气
- C.经济信息
- D.专用技术
- A.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 B.税收滞纳金
- C.广告支出
- D.对外投资支出
- A.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 B.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 C.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商品发运交易所复印件
- D.提供商品发运单据原件
- A.原始凭证
- B.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 C.下一年财务计划
- 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A.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 B.乡村企业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 C.房屋的赠与
- D.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 A.标的物数量的变更
- B.质量标准的提高
- C.违约金的增加
- D.合同当事人的变更
- A.合同的证人
- B.合同的担保人
- C.合同的鉴定人
- D.合同的当事人
- A.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可以抵作价款
- B.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 C.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10%的,超过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D.当事人双方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的,其中一方违约,违约金和定金罚则可以同时适用
- A.支付违约金
- B.赔偿损失
- C.继续履行合同
- D.返还定金
- A.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 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D.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A.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采用价税合并定价并合并收取的,以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 B.纳税人以价格折扣方式销售货物,不论折扣额是否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均以扣除折扣额以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 C.纳税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以扣除旧货物折价款以后的销售额为计税销售额
- D.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购销双方均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计税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并计算进项税额
- A.不再清偿
- B.以投资人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 C.以投资人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则不再清偿
- D.以投资人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5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则不再清偿
- A.房产余值
- B.房产原值
- C.租金收入
- D.房产市价
- A.代销商品发生的款项
- B.购销合同中未订明以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结算的款项
- C.货物已经依照合同规定发运到指定地址,付款人尚未提取货物的款项
- D.因逾期交货,付款人不需要该项货物的款项
- A.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的由集体单位和个人缴纳
- B.产权纠纷未确定的不用缴纳房产税
- C.房屋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
- D.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不缴纳房产税
- A.房产原值
- B.房产租金
- C.房产余值
- D.房产售价
- A.开采单位注册所在地
- B.应税产品的开采或者生产所在地
- C.应税产品的销售所在地
- D.应税产品的使用所在地
- A.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
- B.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 C.城市房地产的出租
- D.地上的建筑物连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
- A.购买体育彩票中奖所得
- B.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所得收益
- C.银行存款利息所得
- D.稿酬所得
- A.若乙、丙同意,则甲的行为有效
- B.若乙、丙不同意,可以认定甲的行为无效
- C.若乙、丙不同意,可以将甲的行为作为退伙处理
- D.若乙、丙不同意,甲的行为给乙、丙造成损失时,甲应承担赔偿责任
- A.财政拨款
-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 C.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 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A.开采煤矿的私营企业
- B.出口盐的盐业公司
- C.进口石油的中外合作企业
- D.进口铁矿石的国有钢铁公司
- A.利息所得
- B.偶然所得
- C.财产租赁所得
-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A.有仲裁协议
- B.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 C.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 D.有法院的判决书
- 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B.稿酬所得
- C.劳务报酬所得
- D.偶然所得
- A.融资租赁房屋的,以房产原值计税
- B.联营投资房产,共担投资风险的,以房产余值计税
- C.出租房产的,以租金计税
- D.租入房产的,以租金计税
- A.某人将其拥有产权的一幢楼抵押
- B.某人在抽奖活动中获得一套住房
- C.某人将其拥有产权的房屋出租
- D.某人购置一套住房
- A.公司的工作制度
- B.原始凭证
- C.月度财务计划
- D.会计移交清册
- A.检查纳税人会计资料
- B.检查纳税人存放地的应纳税商品
- C.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的单据、凭证
- D.经法定程序批准,查核纳税人在银行的存款账户
- A.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 B.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离境的货物
- C.财务会计上作对外销售处理的货物
- D.出口结汇(部分货物除外)并已核销的货物
- A.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 B.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
- C.国家出口计划内的卷烟
- D.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 A.北京
- B.长沙
- C.上海
- D.厦门
- A.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B.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
- C.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 D.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报送税务机关备查
- A.中央税
- B.地方税
- C.特别税
- D.中央地方共享税
- A.警告
- B.罚金
- C.责令停产、停业
- D.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财政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
- A.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 C.税务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 D.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 66
-
第 23 题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依照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下述有关审计报告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 B.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
- C.审计报告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 D.审计报告还应当载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和地址,应当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 A.爱岗敬业
- B.客观公正
- C.坚持准则
- D.禁止早退
- A.专业技术职务。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单位行政领导职务
- D.单位行政非领导职务
- A.会计核算
- B.会计监督
- C.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 D.会计工作管理
- A.存货跌价准备金
- B.坏账准备
- C.风险准备金
- D.赞助支出
- A.本月工资收入1.5万元
- B.体育彩票中奖金收入5万元
- C.承包商场经营收入30万元
- D.兼职单位工资和奖金收入2万元
- A.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 B.改变合伙企业名称
- C.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 D.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 73
-
第 22 题某运输公司3月份取得运营收入400万元;另取得联运收入200万元,其中支付给其他承运单位承运费100万元。已知交通运输业适用营业税税率为3%。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 )万元。
- A.3
- B.12
- C.15
- D.18
- A.以实际结算金额为付款金额
- B.以两种金额中较小的一种金额为付款金额
- C.以出票时记载的确定金额为付款金额
- D.确认该汇票无效,由出票人重新出票
- A.通知开户银行扣款
- B.扣押、查封、拍卖相当于罚款额的商品或财产
- C.加倍处罚
-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A.外商投资企业
- B.股份有限公司
- C.个人独资企业
- D.国有企业
- A.比例税率
- B.超额累进税率
- C.定额税率
- D.超率累进税率
- A.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B.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C.予以警告,并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 D.予以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县城
- B.农村
- C.建制镇
- D.城市
- A.198万元
- B.297万元
- C.200万元
- D.300万元
- A.可在承租方税前扣除
- B.不能在承租方税前扣除
- C.可在出租方税前扣除
- D.可在承租方税后扣除
- A.5日
- B.7日
- C.10日
- D.15日
- A.抵免额
- B.免征额
- C.税基
- D.起征点
- A.2.4万元
- B.2.1万元
- C.4.5万元
- D.0万元
- A.4.20
- B.3.92
- C.3.22
- D.2.38
- A.外购的固定资产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 B.外购的床单用于职工福利
- C.外购的礼品无偿赠送给客户
- D.外购粮食分给职工个人
- A.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
- 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
- C.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金
- D.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金
- A.超额累进税率
- B.全额累进税率
- C.超率累进税率
- D.超倍累进税率
- A.赔礼道歉
- B.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 C.恢复原状
- D.修理、重作、更换
- A.货物价款
- B.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劳务费
- C.进口关税
- D.买方为购买进口货物向代表买卖双方利益的经纪人支付的劳务费用
- A.5
- B.7
- C.10
- D.15
- A.县以上税务局(分局)、3个月
- B.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6个月
- C.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3个月
- D.县以上税务局(分局)、10个月
- A.其签章无效,便不影响其后手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B.其签章无效,便不影响其他符合规定签章的效力
- C.票据无效
- D.票据有效,但出票人要付赔偿责任
- A.国务院
- B.国务院相关部门
- C.省级人民政府
- D.最高人民法院
- A.32
- B.128
- C.600
- D.2 400
- A.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 B.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为该货物生产的当天
- C.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为支付加工费的当天
- D.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 A.财政部门
- B.审计部门
- C.税务部门
- D.人民银行
- A.董事长
- B.董事会
- C.监事会
- D.总经理
- A.不予受理
- B.予以扣留
- C.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D.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
-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 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 C.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 D.进出境物品的持有人
- A.国家计划外出口的原油
- B.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因其内销免税,出口也免税
- C.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包括天然牛黄、麝香、铜及铜基合金、白金等
- D.国家规定的其他不免税也不退税的出口货物
- 102
-
第 7 题某市财政局对该市技术监督局进行财务会计检查时,发现该局存在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情况。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如果上述行为不构成犯罪,财政局可对技术监督局处以罚款。该罚款的数额范围是( )。
- A.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B.5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 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A.5年内
- B.3年内
- C.2年内
- D.1年内
- A.5 200
- B.6 000
- C.4 800
- D.5 600
- A.年终加薪
- B.出售本人绘画的收入
- C.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惟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 D.从投资管理公司取得的派息分红
- A.以抵债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 B.以相等价格交换房屋
- C.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 D.转移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
-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 B.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C.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A.个体煤矿开采的原煤
- B.中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
- C.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液体盐
- D.国有企业开采的煤矿
- A.逾期1年以上的并入销售额缴纳增值税
- B.该押金收入为不含税收入
- C.不缴纳增值税
- D.无论是否返还均并入销售额
- A.120万元
- B.105万元
- C.180万元
- D.15万元
- A.成交价格
- B.国家定价
- C.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
- D.评估定价
- A.查账征收
- B.查定征收
- C.查验征收
- D.定期定额征收
- A.代销商品的款项
- B.寄销商品的款项
- C.赊销商品的款项
- D.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A.1000万元
- B.3000万元
- C.5000万元
- D.30万元
- A.1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2个月
- A.8600元
- B.49100元
- C.24028.5元
- D.22100元
- A.贷记卡
- B.专用卡
- C.转账卡
- D.储值卡
- A.0.1‰
- B.0.5‰
- C.0.7‰
- D.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