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 B.市场运行调控关系
- 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 D.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 A.转让固定资产收入
- B.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C.清产核资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 D.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的自产商品作价收入
- A.稽核
- B.会计档案保管
-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
- D.保管支付款项的所有印章
-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B.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
-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D.票据出票地人民法院
- A.税务机关
- B.税务师事务所
- C.海关
- D.审计机关
- A.工资薪金所得
- B.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 C.财产转让所得
- D.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 A.辆
- B.马力
- C.净吨位
- D.自重吨位
- A.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
- B.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
- C.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
- D.会计记录与监督检查
- A.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可以按合同约定的购买日期确定收入的实现
- B.建筑、安装、装配工程的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 C.企业集团分别以核心企业、独立经济核算的其他成员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所在地缴纳所得税
- D.联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一律汇总缴纳税款后再进行分配
- A.房产原值
- B.房产余值
- C.房产租金
- D.房产面积
- A.农村
- B.建制镇
- C.工矿区
- D.县城
- A.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 B.会计政策变更
- C.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 D.企业基本情况
- A.国有企业
- B.集体企业
- C.联营企业
- D.外商独资企业
- A.公司
- B.公司职工
- C.经理
- D.公司债券的持有人
- A.天然气
- B.天然矿泉水
- C.盐
- D.煤炭制品
- A.银行汇票必须填明实际结算金额
- B.实际结算金额不得超过出票金额
- C.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可以超过其实际结算金额
- D.银行汇票的实际结算金额低于出票金额的,其多余金额由出票银行退交申请人
- A.原始凭证
- B.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 C.记账凭证
- D.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
- 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 C.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 D.介绍进出口业务的中间人
- A.只从事出日业务的单位
- B.既从事出口又从事内销业务的单位
- C.进口货物自用的单位
- D.转销进口货物的单位
- A.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B.金融债券利息收入
- C.国债利息收入
- D.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利息收入
- A.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
- B.重大投资、融资情况
- C.注册会计师审计情况
- D.管理费用的构成情况
- A.土地增值税
- B.增值税
- C.营业税
- D.契税
- A.用于应税项目的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 B.用于免税项目的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 C.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 D.用于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的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 A.境内保险公司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劳务
- B.境外保险公司以在境内的物品为标的提供的保险劳务
- C.所销售的不动产在境内
- D.转让无形资产在境内使用
-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 B.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C.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D.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 A.销售白酒而取得的包装物作价收入
- B.销售白酒而取得的包装物押金收入
- C.将自产白酒作为福利发给本厂职工
- D.使用自产酒精生产白酒
- A.职工福利
- B.对外投资
- C.在建工程
- D.生产应税消费品
- A.效率原则
- B.配比原则
- C.公平原则
-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A.订立合伙协议
- B.签订合同
- C.签订和解协议
- D.签发汇票
- A.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有关的资料
- B.有权对违反财政收支的行为,建议财政部门纠正
- C.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审计结果
- D.可以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 A.寄送的价目表
- B.拍卖公告
- C.招标公告
- D.招股说明书
- A.某直辖市部分市民认为市政府新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办法》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
- B.某税务局工作人员吴某认为税务局对其做出的记过处分违法
- C.李某认为某公安局对其罚款的处罚决定违法
- D.某商场认为某教育局应当偿还所欠的购货款
- A.办理借款转存
- B.办理借款归还
- C.办理现金支取
- D.办理现金缴存
- A.仲裁必须由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方可进行,而诉讼只要有一方当事人起诉即可进行
- B.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而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 C.仲裁不公开进行,诉讼一般公开进行
- D.仲裁不实行回避制度,诉讼实行回避制度
- A.注册会计师
- B.注册税务师
- C.会计主管人员
- D.会计机构负责人
- A.广告业
- B.旅游业
- C.租赁业
- D.修理修配业
- A.煤矿生产的天然气
- B.黑色金属矿原矿
- C.盐
- D.煤炭制品
- A.会计档案保管
- B.收入费用账目登记
- C.固定资产卡片登记
- D.债权债务账目登记
- A.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 B.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 C.强制被执行人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及延迟履行金
- D.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 A.国有企业
- B.外商投资企业
- C.合伙企业
- D.律师事务所
- A.5180
- B.4940
- C.5124
- D.5137
- A.10日内
- B.5日内
- C.3日内
- D.当天
- A.独立从事会计核算业务的所得
- B.购买商品的中奖所得
- C.因工作出色而由单位奖励的住房折算所得
- D.学校教师投稿的稿酬所得
- A.1个月
- B.3个月
- C.1年
- D.5年
- A.3个月
- B.6个月
- C.3年
- D.无限期
- A.0元
- B.500元
- C.2 500元
- D.4 500元
- A.按年计征,分期缴纳
- B.按次计征
- C.按年计征,分期预缴
- D.按期缴纳
- A.40.32万元
- B.2B.80万元
- C.16.32万元
- D.4.8万元
- A.房地产重新评估而使其升值的情况
- B.以房地产抵债而发生的房地产产权转让
- C.房地产的代建房行为
- D.房地产出租行为
- A.7.5万元
- B.6.5万元
- C.1.5万元
- D.1万元
- A.省城的国有企业
- B.县城的私营企业
- C.农村的个体工商户
- D.工矿区的事业单位
- A.100万元
- B.117万元
- C.10 000吨
- D.15 000吨
- A.增值税税额
- B.营业税税额
- C.城建税税额
- D.消费税税额
- A.运输企业自境内运输货物出境,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以全程运费减去付给该承运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 B.旅游业组织旅游团到境外旅游,无论在境外是否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均以全程旅游费为其实际营业额
- C.银行贷款业务,以取得的全部贷款利息收入为其实际的营业额
- D.从事建筑工程作业应以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的营业额为其计税营业额
- A.60
- B.64
- C.72
- D.76
- A.生产销售啤酒
- B.生产销售煤炭
- C.生产销售农产品
- D.生产销售暖气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 B.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定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C.仲裁实行地域管辖
- D.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
- A.无保留意见
- B.带强调段的无保留意见
- C.保留意见
- D.无法表示意见
- A.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 B.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
- C.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
- D.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 A.郑某不服某税务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处罚决定
- B.村民李某不服某镇政府作出的关于李某与高某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调解
- C.甲企业不服某工商局作出的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决定
- D.郑某不服某公安局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 A.汇兑结算方式
- B.信用证结算方式
- C.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 D.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 A.从立卷之日的次日算起
- B.从月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 C.从季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 D.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 A.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C.县级以上国家税务机关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部门
- A.47.6万元
- B.13.6万元
- C.46.92万元
- D.12.92万元
- A.没收财产
- B.没收非法财物
- C.驱逐出境
- D.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