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A.企业章程的修改
- B.资产抵押
- C.注册资本的增减
- D.企业的合并
- A.受要约人已经通过非正式途径知道了要约的内容
- B.要约人口头告知了受要约人要约的内容
- C.要约送达到了受要约人的住所
- D.要约人将要约交给了受要约人的代理人
- A.主合同纠纷已经审判或仲裁
- B.未依法强制执行前
- C.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
- D.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
- D.监察机关及其派出机构
- A.设立条件不同
- B.利润分配方式不同
- C.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 D.经营管理机构不同
- A.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
- B.提存期间,标的物孳息归债务人所有
- C.提存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 D.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 A.国有企业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
- B.集体企业使用银行贷款资金由国有企业提供担保而未发生担保责任所形成的资产
- C.国有企业以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分得的利润再投资所形成的资产
- D.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直接向新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形成的资产
- A.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
- B.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10名股东的名单及其持股数额
- C.公司董事的姓名及其持有本公司股票及债券的情况
- D.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 A.直接变更合同
- B.直接转让权利义务
- C.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 D.有权终止履行合同义务
- A.订立协议
- B.签订合同
- C.山洪暴发
- D.签发汇票
- A.持票人恶意取得的票据
- B.应付而未付对价的持票人持有的票据
- C.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贴现的票据
- D.记载有“不得转让”字样而用于质押的票据
- A.破产申请书
- B.财产状况说明
- C.债务、债权清册
- D.职工安置预案
- A.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实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B.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C.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D.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A.违反规定设立财政收入项目
- B.缓收、不收财政收入
- C.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 D.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 A.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财产
- B.虚构债务
- C.承认不真实的债务
- D.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
- A.基金持有人少于l000人
- B.基金合同期限届满
- C.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定提前终止上市交易
- D.基金管理人决定提前终止上市交易
- A.须经出租人同意
- B.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 C.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 D.原租赁合同解除
- A.撤销权
- B.同时履行抗辩权
- C.后履行抗辩权
- D.不安抗辩权
- A.任命企业总经理
- B.任命企业副总经理
- C.任命企业总会计师
- D.任命企业总工程师
- A.1.8
- B.2.7
- C.8.1
- D.9.9
- A.董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3人
- B.董事会每年至少应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
- C.经过半数董事提议,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 D.董事会会议经2/3以上董事出席
- A.二者的中外投资者均可以是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 B.二者的中外投资者均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 C.二者的注册资本均为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中外投资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
- D.二者均由中外投资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 A.由甲或乙购买丙欲转让给丁的出资
- B.由甲和乙购买丙欲转让给丁的出资
- C.如果甲和乙都不愿意购买,丙应当取消与丁的转让出资协议
- D.如果甲和乙都不愿意购买,丙有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 A.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 B.合并、分立、清算
- C.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 D.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划转、置换和转让
- A.7日
- B.10日
- C.15日
- D.30日
- A.分公司和子公司都不具备法人资格
- B.分公司具备法人资格,子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
- C.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子公司具备法人资格
- D.分公司和子公司都具备法人资格
- A.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C.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
- D.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 A.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有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行为
- B.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 C.合伙人被法院强制执行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 D.合伙人因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 A.20万美元
- B.25万美元
- C.30万美元
- D.35万美元
- A.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1年内
- B.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2年内
- C.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3年内
- D.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5年内
- A.向甲银行的抵押有效,向乙银行的抵押无效
- B.向乙银行的抵押有效,向甲银行的抵押无效
- C.两次抵押均有效
- D.两次抵押均无效
- A.甲企业
- B.乙企业
- C.甲企业与乙企业平均
- D.甲企业与乙企业共同
- A.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 B.事业单位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 C.事业单位分立
- D.事业单位整体资产经批准无偿划转
- A.签订合同
- B.无因管理
- C.欠税
- D.地震
- A.2007年8月1日~2007年1O月31日
- B.2007年10月1日~2008年4月1日
- C.2007年8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 D.2007年8月1日~2008年3月31日
- A.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 B.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 C.行使不安抗辩权
- D.行使撤销权
- A.甲住所地人民法院
- B.乙住所地人民法院
- C.A地人民法院
- D.B地人民法院
- A.申请仲裁后,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 B.达成和解协议的,必须撤回仲裁申请
- C.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不得反悔
- D.达成和解协议的,仲裁庭不再受理
- A.净资产不少于人民币5 000万元
- B.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 000万元
- C.净资产不少于人民币3 000万元
- D.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 000万元
- A.3000万元
- B.5000万元
- C.1亿元
- D.8000万元
- A.该汇票无效
- B.该背书转让无效
- C.乙对丙不负担保责任
- D.乙对丁不负担保责任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 C.《关于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A.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3日内
- B.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5日内
- C.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曰起7日内
- D.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l0日内
- A.个人独资企业没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 B.个人独资企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
- C.个人独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 D.个人独资企业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 A.终结诉讼程序
- B.中止诉讼程序
- C.判决付款人付款,其他争议另案审理
- D.追加持票人作为第三人.诉讼程序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