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按每次支付金额600元分别计算缴纳
- B.以每月支付金额为一次计算缴纳
- C.以达到扣除标准的累计支付金额为一次计算缴纳
- D.以连载完成后支付的总金额为一次计算缴纳
- A.出租公寓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3 000×(1-20%)×10%=240元
- B.出售公寓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50 000×20%=10 000元
- C.董事津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20 000×(1-20%)×20%=3 200元
- D.授课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2 000-800)×20%=240元
- A.出售公寓收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计缴
- B.董事津贴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缴
- C.撰稿收入按照“稿酬所得”计缴
- D.授课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缴
- A.房产权
- B.个人所得税
- C.营业税及其附加
- D土地增值税
- A.28天
- B.29天
- C.30天
- D.31天
- A.甲公司
- B.乙公司
- C.丙公司
- D.P银行
- A.乙公司未发货,甲公司可以拒绝付款。
- B.乙公司应当对Q银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
- C.Q银行是善意持票人,甲公司不得拒绝付款。
- D.Q银行遭拒付后,可从丙公司的存款账户直接收取票款。
- A.甲公司
- B.乙公司
- C.P银行
- D.Q银行
- A.甲公司将汇票交付乙公司
- B.乙公司将汇票转让给丙公司
- C.丙公司持汇票向Q银行办理贴款
- D.汇票到Q银行办理委托收款
- A.国内、国际运输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35+48)×5%=4.15万元
- B.国内、国际运输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35+48-16)×3%=2.01万元
- C.装卸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4×3%=0.12万元
- D.装卸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4-1)×5%=0.15万元
- A.自开立之日起5日内
- B.自开立之日起10日内
- C.自开立之日起15日内
- D.自开立之日起30日内
- A.货物整理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9×3%=0.27万元
- B.货物整理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9×5%=0.45万元
- C.仓储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7×5%=0.35万元
- D.仓储收入应纳营业税税额=7×3%=0.21万元
- A.运输收入应按“交通运输业”税目申报纳税
- B.装卸收入应按“服务业”税目申报纳税
- C.货物整理收入应按“交通运输业”税目申报纳税
- D.仓储收入应按“服务业”税目申报纳税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房屋买卖
- B.土地使用权交换
- C.房屋赠与
- D.土地使用权转让
- A.警用车船
- B.养殖渔船
- C.载货汽车
- D.载客汽车
- A.会计账薄以立账薄人为纳税人
- B.产权转移书据以立据人为纳税人
- C.建筑工程合同以合同当事人为纳税人
- D.房屋产权证以领受人为纳税人
- A.军人领取的转业费
- B.教师工资所得
- C.作家拍卖手稿所得
- D.工人取得的保险赔款
- A.向贫困地区的捐赠
- B.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 C.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 D.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
- A.贷款业务的营业额为贷款利息收入
- B.金融经纪业务的营业额为手续费全部收入
- C.融资租赁业务的营业额为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 D.金融商品买卖业务的营业额为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
- A.确认劳动关系争议
- B.工伤医疗费争议
- C.劳动保护条件争议
- D.社会保险争议
- A.手续费1万元
- B.违约金2万元
- C.赔偿金5万元
- D.延期付款利息3万元
- A.公平原则
- B.平等自愿原则
- C.协商一致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 B.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继续续订的
- C.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
- 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 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
- 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C.公司与张某之间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
- D.张某与公司终止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 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行政行为
- B.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
- C.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行政行为
- D.适用依据错误的行政行为
- A.公民名誉权纠纷案件
- B.企业与银行因票据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
- C.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税收征纳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
- 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
- A.自然灾害
- B.公民死亡
- C.签订合同
- D.提起诉讼
- A.支票基本当事人包括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 B.支票金额和收款人名称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 C出票人不得在支票上记载自己为收款人
- D.支票的付款人是出票人的开户银行
- A.除当事人协议外,仲裁开庭进行
- B.仲裁员不实行回避制度
- C.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 D.仲裁庭可以进行调解
- A.票据上未记载保证日期的,被保证人的背书日期为保证日期
- B.保证人未在票据或粘单上记载被保证人名称的已承兑票据,承兑人为被保证人
- C.保证人为两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 D.保证人清偿票据债务后,可以对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 A.转账支票
- B.银行汇票
- C.银行承兑汇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A.纳税人偷税
- B.纳税人抗税
- C.纳税人骗税
- D.纳税人计算错误少缴税款
- A.确认适用税率
- B.确认纳税期限
- C.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
- D.停止出口退税权
- A.周某应缴纳契税3万元
- B.周某应缴纳契税2.4万元
- C.谢某应缴纳契税2.7万元
- D.谢某应缴纳契税0.3万元
- A.工商营业执照
- B.房屋产权证
- C.土地使用证
- D.税务登记证
- A.0
- B.1 600
- C.1 800
- D.2 400
- A.审稿收入
- B.翻译收入
- C.题字收入
- D.出版作品收入
- A.应按“稿酬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 B.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 C.应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 D.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
- A.120×30%=3.6
- B.(120+8)×3%=3.84
- C.(120+8+5)×3%=3.99
- D.(120+8+5-49-28)×3%=1.77
- A.合同签订的当天
- B.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当天
- C.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 D.租赁业劳务完成的当天
- A.汽修厂修理汽车
- B.百货商店销售日用品
- C.建材商店销售装修材料
- D.电信公司销售移动电话并提供相关电信服务
- A.旅游公司从事景区内索道运输业务
- B.金融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
- C.邮政局从事传递函件业务
- D.文化公司从事字画展览业务
- A.托儿所提供充养服务
- B.农场提供农田灌溉业务
- C.文化馆出税房屋业务
- D.保险公司为种植业提供保险业务
- A.试用期用工
- B.非全日制用工
- C.固定期限用工
- D.无固定期限用工
- A.2011年3月1日
- B.2011年3月10日
- C.2011年3月15日
- D.2011年4月10日
- A.800
- B.1200
- C.2400
- D.3600
- A.停止侵害
- B.罚款
- C.返还财产
- D.支付违约金
- A.2010年6月30日之前
- B.2010年12月31日之前
- C.2011年6月31日之前
- D.2011年12月31日之前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中民法通则》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 B.根本法和普通法
- C.实体法和程序法
- D.一般法和特别法
- A.人民币卡与外币卡
- B.单位卡与个人卡
- C.信用卡与借记卡
- D.磁条卡与芯片卡
- A.付款请求权
- B.利益返还请求权
- C.票据追索权
- D.票据返还请求权
- A.6000×0.5‰×15=450
- B.(60000+4200)×0.5‰×15=481.5
- C.60000×0.5‰×30=900
- D.(60000+4200)×0.5‰×30=963
- A.贰零壹壹年零叁月壹拾伍日
- B.贰零壹壹年叁月壹拾伍日
- C.贰零壹壹年零叁月拾伍日
- D.贰零壹壹年叁月拾伍日
- A.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
- B.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
- C.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
- D.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
- A.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
- B.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30日内
- C.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60日内
- D.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80日内
- A.实际产量
- B.发货数量
- C.计划产量
- D.销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