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锅炉车间耗用供电车间的电费,会计处理为: 借: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000
- B.供电车间耗用锅炉车间的供气费,会计处理为: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3000
- C.供电车间费用对外分配,会计处理为: 借:基本生产成本 39560 管理费用 34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3000
- D.锅炉车间费用对外分配,会计处理为: 借:基本生产成本 11200 制造费用 2400 管理费用 2400 贷: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16000
- A.对辅助生产车间之外分配的总金额16000元
- B.锅炉车间分配率为8
- C.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应分摊的费用为9460元
- D.行政管理部门应分摊的费用为2400元
- A.对辅助生产车间之外分配的总金额为43000元
- B.供电车间分配率为0.53
- C.生产车间直接耗用应分摊的费用为30100元
- D.行政管理部门应分摊的费用为4240元
- A.供电车间的交互分配率为0.4
- B.锅炉车间的交互分配率为5
- C.交互分配时,供电车间应分摊锅炉车间的供气费为3000元
- D.交互分配时,锅炉车间应分摊供电车间的电费为4000元
- A.170
- B.160
- C.140
- D.130
- A.4.2
- B.5
- C.5.6
- D.10.6
- A.确认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万元
- B.确认主营业务收入20万元
- C.确认主营业务成本16万元
- D.增加管理费用23.4万元
- A.12月8日,向丙公司转让专利权的使用权收取使用费: 借:银行存款 3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
- B.12月份对专利权进行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15 贷:累计摊销 15
- C.12月10日,销售材料: 借:银行存款 46.8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借:其他业务成本 30 贷:原材料 30
- D.12月20日,收到财政补助: 借:银行存款 1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 A.-220
- B.-160
- C.150
- D.170
- A.102500
- B.155500
- C.165500
- D.198700
- A.114500
- B.124500
- C.134500
- D.167500
- A.6月5日,甲公司应确认的销售商品收入为1000000元
- B.6月5日,甲公司应确认的销售商品收入为910000元
- C.6月5日,甲公司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为1053000元
- D.6月8日,甲公司应冲减财务费用5000元
- A.资料(3)的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 B.资料(4)的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 38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8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385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 C.资料(5)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700000 辅助生产成本 300000 制造费用 43000 管理费用 7000 贷:原材料 1050000
- D.资料(6)的会计分录: 借:税金及附加 6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51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1700
- 正确
- 错误
- A.职工福利费
- B.住房公积金
- C.离职后福利
- D.辞退福利
- A.企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B.经批准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其他资本公积增加
- D.企业接受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大于其按约定比例享有的份额
- A.费用化的利息支出
- B.业务招待费
- C.广告费
- D.展览费
- A.企业开出支票,银行尚未支付
- B.企业送存支票,银行尚未入账
- C.银行代收款项,企业尚未接到收款通知
- D.银行代付款项,企业尚未接到付款通知
- A.企业作为销售方负担的运费
- B.转让股权投资获得的收益
- C.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增加额
- D.取得的罚款收入
- A.一般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 B.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决算报告的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 C.政府会计核算应该根据需要选择人民币或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D.政府会计核算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C.投资收益
- D.应收股利
- A.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 B.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
- C.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制造费用和财务费用
- D.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A.资产=所有者权益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D.资产=权益
- A.已收到劳务款占合同总劳务款的比例
- B.由专业测量师对已经提供的劳务进行测量
- C.预计能收回金额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 D.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 A.工作量法
- B.年限平均法
- C.双倍余额递减法
- D.年数总和法
- A.在建工程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管理费用
- A.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
- B.经营性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
- C.收入与所者投入资本有关
- D.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A.确认劳务收入112.5万元,结转劳务成本60万元
- B.不确认劳务收入,但结转劳务成本60万元
- C.确认劳务收入50万元,结转劳务成本60万元
- D.确认劳务收入60万元,结转劳务成本60万元
- A.企业在商品销售后如能够继续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则不应确认收入
- B.企业采用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通常应在开出发票账单并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C.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 D.企业销售商品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但已收到价款的,应按照已收到的价款确认收入
- A.65
- B.100
- C.250
- D.160
- A.262.5
- B.82.5
- C.100
- D.150
- A.(P/F,i,n)
- B.(P/A,i,n)
- C.(F/P,i,n)
- D.(F/A,i,n)
- A.150
- B.172.5
- C.180
- D.187.5
- A.非财政补助结余和扣除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 B.财政补助结余
- C.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 D.非财政补助结余
-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B.所得税费用
- C.本年利润
- D.长期待摊费用
- A.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 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
-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 D.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 A.应交税费
- B.工程物资
- C.营业外支出
- D.管理费用
- A.10
- B.30
- C.60
- D.70
- A.留存收益的筹资途径有提取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 B.盈余公积金提取的基数是本年度的净利润(有亏损则先补亏)
- C.未分配利润是未指定用途的留存净收益
- D.盈余公积金可以用于转增股本、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但是不能对外利润分配
- A.30
- B.25
- C.20
- D.15
- A.财务费用
- B.销售费用
- C.管理费用
- D.投资收益
- A.承受能力原则
- B.受益原则
- C.因果原则
- D.权责发生制原则
- A.297500
- B.308200
- C.320000
- D.320200
- A.计入当期其他支出
- B.计入当期经营支出
- C.冲减经营用材料盘盈价值
- D.直接抵减事业基金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收入”
-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A.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 B.备用金
- C.外埠存款
- D.银行本票存款
- A.2349
- B.2451
- C.3451
- D.4349
- A.200
- B.150
- C.90
- D.190
- A.48400
- B.48000
- C.47200
- D.40000
- A.综合结转分步法
- B.平行结转分步法
- C.分项结转分步法
- D.简化分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