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
- B.专设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
- C.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计入固定资产
- D.研发人员工资计入研发支出一资本化支出
- A.借:管理费用 1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6000
- B.借:应付职工薪酬 160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6000
- C.借:管理费用 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0
- D.借:应付职工薪酬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 A.将自产空气净化器发放给职工,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 B.需按照售价金额确认收入
- C.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585000元
- D.应计入生产成本450000元
- A.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 B.支付的手续费计入财务费用
- C.银行承兑汇票属于商业承兑汇票
- D.到期无法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应将其账面余额转作短期借款
- A.1月5日,应确认应付账款23万元
- B.现金折扣影响实际支付货款时的应付账款
- C.现金折扣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
- D.实际支付的价款为23万元
- A.加工环节支付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 B.收回加工物资的入账成本为31570元
- C.甲产品完工入库的成本为47560元
- D.销售甲产品发生的消费税金额为10000元,应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
- A.预收账款的减少应以货币资金进行清偿
- B.预收的定金属于预收账款,是甲公司的一项资产
- C.1月10日,预收账款为借方余额48.5万元
- D.1月10日,应收账款为借方余额58.5万元
- A.4233
- B.510
- C.2490
- D.3100
- A.原材料成本为148.5万元
- B.购入原材料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3.2万元
- C.购入原材料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2.1万元
- D.原材料成本为149.6万元
- A.1.3
- B.1.51
- C.1.22
- D.1.5
- A.56.5
- B.61.5
- C.101.5
- D.96.5
- A.购买货款
- B.运输费
- C.保险费
-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A.资料(1)应确认收入1000万元
- B.资料(2)应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0万元
- C.资料(4)应贷记坏账准备10万元
- D.资料(5)应确认收入100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
- B.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反映
- C.“停工损失”科目月末无余额
- D.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 A.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B.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股东大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D.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 A.销售商品发生的售后服务费
- B.委托代销商品支付的手续费
- C.结转的随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预计的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A.收入支出表或收入费用表
- B.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 C.资产负债表
- D.附注
- A.财政补助结转
- B.事业基金
- C.专用基金
- D.非流动资产基金
- A.总部办公楼折旧
- B.生产设备改良支出
- C.经营租出专用设备的修理费
- D.专设销售机构房屋的修理费
- A.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B.企业拥有或控制
- C.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 D.具有可辨认性
- A.弥补亏损
- B.转增资本
- C.发放现金股利
- D.发放利润
- A.凡是缴纳增值税的业务均需缴纳消费税
- B.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消费品应将消费税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中
- C.将自产消费品用于对外投资,应将消费税记入“营业外支出”中
- D.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在收回后,应将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相关成本
- A.借:原材料 1000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票据 11700
- B.借:材料采购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票据 11700
- C.借:材料采购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11700
- D.借:财务费用 20 贷:银行存款 20
- A.财务费用
- B.燃料和动力
- C.管理费用
- D.销售费用
- A.处置无形资产收益
- B.应缴纳的增值税
- C.固定资产盘盈
- D.销售商品收入
- A.所有者权益减少60万元
- B.所有者权益总额维持不变
- C.实收资本增加150万元
- D.留存收益减少60万元
- A.6
- B.0.6
- C.24
- D.2
- A.121.3
- B.72.4
- C.16562
- D.200
- A.1500
- B.1350
- C.1000
- D.1400
- A.生产成本
- B.应交税费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委托加工物资
- A.232.5
- B.245
- C.250
- D.257.5
- A.事业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 B.上级补助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 C.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
- D.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
- A.100000
- B.102500
- C.102000
- D.101000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销售费用
- A.80.3
- B.38.5
- C.25.8
- D.7.3
- A.1565
- B.1595
- C.1640
- D.1795
- A.库存现金
- B.银行存款
- C.应收账款
- D.其他货币资金
- A.主营业务成本
- B.销售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财务费用
- A.其他综合收益
- B.任意盈余公积
- C.未分配的利润
- D.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
- A.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 B.按照规定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 C.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 D.从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 A.15
- B.20
- C.35
- D.45
- A.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
- B.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
- C.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大
- D.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 A.52500
- B.60000
- C.61000
- D.52670
- A.填制记账凭证的直接依据不同
-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C.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不同
- D.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A.120
- B.124
- C.140
- D.128
- A.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 B.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 C.因计量误差造成的存货盘亏
- D.结转出售原材料的成本
- A.应付账款
- B.其他货币资金
- C.短期借款
- D.其他应付款
- A.6000
- B.5840
- C.5880
- D.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