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计提困难职工补助款应增加应付职工薪酬
- B.支付困难补助款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0.5 贷:库存现金 0.5
- C.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对应付职工薪酬无影响
- D.代扣个人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8.8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8.8
- A.45.57
- B.55.57
- C.45.58
- D.55.58
- A.甲公司应按产品成本价计入管理费用中
- B.甲公司应按市场售价确认收入及增值税,并按成本价结转营业成本
- C.甲公司应确认的管理费用为29.25万元
- D.甲公司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为20万元
- A.借:生产成本 0.83 贷:累计折旧 0.83
- B.借:制造费用 0.82 贷:应付职工薪酬 0.82
- C.借:制造费用 0.83 贷:累计折旧 0.83
- D.借:应付职工薪酬 0.82 贷:累计折旧 0.82
- A.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 B.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744.8万元
- C.对固定资产改扩建业务,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将被替换部分的原价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中扣除
- D.B设备改扩建领用材料,无需将原购进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 A.借:管理费用 710 贷:银行存款 10
- B.借:其他应收款 10 贷:银行存款 1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 10 贷:银行存款 10
- D.借:生产成本 10 贷:银行存款 10
- A.A设备2017年计提折旧时应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B.A设备2017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496万元
- C.B设备2017年计提折旧时应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 D.B设备2017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156.8万元
- A.“销售费用”增加3万元
- B.“管理费用”增加3万元
- C.“在建工程”增加3万元
- D.“制造费用”增加3万元
- A.2017年A设备计提减值准备104万元
- B.2017年A设备计提减值准备640万元
- C.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 D.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通过“管理费用—其他”科目核算
- A.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科目4.25万元
- B.应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2万元
- C.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27.25万元
- D.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27.25万元
- A.借:固定资产 555 贷:银行存款 555
- B.借:固定资产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5 贷:银行存款 555
- C.借:固定资产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3 —待抵扣进项税额 22 贷:银行存款 555
- D.借:固定资产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3 —待认证进项税额 22 贷:银行存款 555
-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B.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 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简易计税)
- D.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 A.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 B.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存货跌价准备 10 贷:库存商品 150
- C.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35 贷:银行存款 35
- D.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5 贷:银行存款 35
- A.应借记“原材料”152万元
- B.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72万元
- C.应贷记“应付票据”177.72万元
- D.应贷记“其他货币资金”177.72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订本账的优点是能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换账页
- B.活页账的缺点是不能准确为各账户预留账页,不便于分工记账
- C.活页账的优点是记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将空白账页装入账簿,或抽取不需要的账页,可根据需要增减账页
- D.订本账缺点是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造成账页散失或故意抽换账页
- A.应收取的各项保险公司赔款
- B.收取的包装物押金
- C.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 D.为职工代垫的医药费
- A.借:固定资产 120 事业支出 3 贷:银行存款 123
- B.借:事业支出 123 贷:银行存款 123
- C.借:固定资产 123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 123
- D.借:固定资产 123 贷:银行存款 123
- A.养老保险
- B.生育保险
- C.失业保险
- D.工伤保险
- A.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 B.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增加数
- C.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未印明余额方向,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D.固定资产卡片账
- A.年终决算之前
- B.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C.进行全面资产评估时
- D.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时
- A.库存现金
- B.银行存款
- C.应收账款
- D.固定资产
- A.应收款项明细账与债务人款项的核对
- B.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明细账的核对
- C.总账账户与所属明细账户的核对
- D.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 A.外购存货支付的增值税不构成存货采购成本
- B.进口存货支付的关税构成存货的采购成本
- C.商贸企业存货采购费用较少可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 D.非正常损失的存货其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 A.资产负债表
- B.收入支出表
- C.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 D.附注
- A.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应计入应收票据
- B.商业汇票贴现息计入财务费用
- C.企业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计入财务费用
- D.企业取得商业汇票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
- A.商业折扣
- B.现金折扣
- C.销售折让
- D.汇兑损失
- A.-120.4
- B.20
- C.-140.4
- D.23.4
- A.存货包括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商品
- B.存货采购成本包括运输途中的所有损耗
- C.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 D.存货期末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 A.商贸企业进口化妆品交纳的消费税
- B.工业企业销售不动产交纳的增值税
- C.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 D.一般纳税人销售应税矿产品交纳的资源税
- A.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 B.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A.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与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 B.应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与预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 C.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与预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 D.预收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与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 A.792
- B.824
- C.724
- D.690
- A.记账人员
- B.出纳人员
- C.单位领导
- D.会计主管
- A.不得抵扣增值税
- B.专业人员服务费
- C.专业人员培训费
- D.支付的运费
- A.162.02
- B.180.03
- C.176.86
- D.159.17
- A.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
- B.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应由遗失人员写明详细情况,由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 C.会计凭证应加贴封条,防止抽换凭证
- D.遵守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要求,期满前不得任意销毁
-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 B.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C.相同会计期间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 D.对真实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 A.债务重组损失
- B.捐赠支出
- C.车间设备日常维修费
- D.展览费
- A.“原材料”科目借方登记外购材料的计划成本
- B.材料采购与入库原材料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 C.“原材料”科目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D.月末需结转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
- A.营业外收入
- B.事业收入
- C.经营收入
- D.其他收入
- A.甲公司购人1500元原材料必须使用银行转账方式支付
- B.乙公司月末对现金进行清查时发现现金短缺应计入管理费用
- C.丙公司月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对账单余额不一致,则有可能存在未达账项
- D.丁公司向客户支付劳务费使用银行汇票存款会减少其他货币资金
- A.购入原材料支付的运费
- B.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金
- D.销售商品发生的现金折扣
- A.256300
- B.223650
- C.252500
- D.243500
- A.43900
- B.11000
- C.39000
- D.53900
- A.汇总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科目汇总表
- D.汇总记账凭证
- A.560
- B.562.5
- C.2.5
- D.0
- A.应付账款
- B.应付职工薪酬
- C.长期借款
- D.应收利息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应付职工薪酬
- D.未分配利润
- A.事业结余
- B.事业基金
- C.非财政补助结余
- D.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 A.资产=负债+权益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D.收入-费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