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569
- B.1636
- C.1680
- D.1736
- A.0
- B.12
- C.20
- D.147.88
- A.1216.18
- B.1221.33
- C.1263.91
- D.1266.80
- A.1557.2
- B.1620.32
- C.1640.97
- D.1699.56
- A.实际缴纳的消费税
- B.罚款支出
- C.意外事故损失的库存外购化妆品中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 D.期间费用
- A.200
- B.7
- C.207
- D.193
- A.存货项目金额为209.3万元
- B.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金额为l850万元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金额为2700万元
- D.应收账款项目金额为732.1万元
- A.甲公司l2月12日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55万元
- B.甲公司l2月15日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150万元
- C.甲公司l2月15日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确认营业外收人为20万元
- D.甲公司发生的代销手续费应当计入财务费用
- A.230
- B.400
- C.300
- D.200
- A.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是830万元
- B.存货项目的金额是2600万元
- C.长期借款项目的金额是1000万元
- D.流动资产合计的金额是17128.3万元
- A.140
- B.160
- C.176
- D.179.4
- A.出租该项房产,收到的租金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 B.年末,应该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45万元
- C.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为采用成本法计量,所以不应计提减值准备
- D.年末,计提减值之前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145万元
- A.业务(3)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5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贷:应收账款585 借:生产成本210 管理费用20 贷:原材料230
- B.业务(4)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1.7 贷:其他业务收入1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其他业务成本8 贷:周转材料一包装物8
- C.业务(5)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35.1 贷:应付职工薪酬35.1 借:应付职工薪酬35.1 贷:主营业务收入3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主营业成本20 贷:库存商品20
- D.业务(7)的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 15
-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资料1: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12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注:①表中甲公司仅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为购买A公司股票形成的。②表中长期借款为2012年10月1日从银行借入,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③表中应收账款为93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30万元。④本公司没有发生预收、预付的业务。资产 年末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或股东权益) 年末余额 货币资金 16000 应付票据 5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 应付账款 8000 应收账款 900 应交税费 2000 存货 2500 流动资产合计 19500 流动负债合计 10500 长期股权投资 2000 长期借款 1000 投资性房地产 O 非流动负债合计 1000 固定资产 10000 负债合计 11500 非流动资产合计 12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20000 资产总计 315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31500 资料2:2013年甲公司发生业务如下:
(1)1月1日,委托证券交易市场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的5年期不可赎回债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价款1200万元。该债券票面利率为10%,每年付息一次。实际年利率为7%。
(2)1月10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一项房产,支付价款1200万元,同日对外出租,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按照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经营租赁合同,每月支付租金6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3)4月1日,购买材料一批并验收入库,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500万元,增值税85万元,款项未付。该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计量。同时,材料领用情况如下:生产产品领用200万元,车间管理领用10万元,企业管理部门领用20万元。
(4)5月10日,销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销售收入为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该包装物采用计划成本计量,销售包装物的成本为8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
(5)将该公司自产的产品作为员工福利发放给10位部门经理,该批产品的成本为20万元,计税价格为30万元。
(6)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丙公司加工原材料,收回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向其支付加工费20万元和增值税3.4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年末收回委托加工的物资。
(7)年末A公司股票价格有所波动,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8)本年收回上年已作为坏账转销的应收A公司账款60万元并存入银行。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应收账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830万元。应收账款没有发生贷方发生额。
(9)年末,购入的房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1100万元,以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26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情况,回答第下列各题。
关于甲公司购人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购入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00万元
- B.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金额为1200万元
- C.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184万元
- D.年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84万元
- A.矿产资源补偿费
- B.营业税
- C.增值税销项税额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 B.出租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 C.接受公益性捐赠利得
- D.经营租出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 A.-94000
- B.-55000
- C.-6000
- D.6000
- A.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B. 分配利润支付的现金
- C.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D. 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
- A.实际工时
- B.计划工时
- C.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
- D.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 A. 多次使用的包装物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进行摊销
- B. 低值易耗品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 C. 随同商品销售出借的包装物的摊销额应计入管理费用
- D. 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A. 预留风险金
- B. 采取联合开发措施共担风险
- C. 向保险公司投保
- D. 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来往
- A. 处置无形资产应交的营业税
- B. 销售商品应交的增值税
- C. 销售应税产品的资源税
- D. 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
- A. 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所做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 B. 确认手续费支出时所做的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 2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
- C. 结转销售成本时所做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000 贷:委托代销商品 140000
- D. 收到商品代销款时所做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14000 贷:应收账款 214000
- A. 269
- B. 274
- C. 275
- D. 280
- A.管理费用
- B.所得税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长期股权投资
- A.125
- B.121.25
- C.123.75
- D.126.25
- A.16100
- B.24500
- C.26600
- D.28000
- A. 进口原材料应交的关税
- B. 购进生产设备应交的增值税
- C. 处置专利权应交的营业税
- D. 销售自产应税化妆品应交的消费税
- A.50
- B.60
- C.100
- D.110
- A.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资产耗费水平
- B.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要进行成本还原
- C.不能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 D.不能够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 A.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C.购买存货支付的价款
- D.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A. 计得的坏账准备
- B. 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 C. 支付中介机构的咨询费
- D. 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 A.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B.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亏
- C.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
- 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净损失
- A.事业收入
- B.其他收入
- C.经营收入
- D.事业基金
- A. 销售费用
- B. 管理费用
- C. 财务费用
- D. 制造费用
- A. 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
- B. 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 C. 处置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
- D. 实现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 A. 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 B. 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C. 小规模纳税企业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 D. 一般纳税企业进口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 A. 处置房屋的净损失
- B. 经营出租设备的折旧费
- C. 向灾区捐赠商品的成本
- D. 火灾导致原材料毁损的净损失
- A. 400
- B. 500
- C. 1000
- D. 1400
- A.财务费用
- B.银行承兑汇票
- C.商业承兑汇票
- D.应收票据
- A.借:管理费用 2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50000
- B.借:应付职工薪酬 15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个人所得税15000
- C.借:其他应收款 15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个人所得税15000
- D.借:应付职工薪酬 235000 贷:银行存款 235000
- A.810
- B.2430
- C.900
- D.2700
- A. 根据“预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 B. 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各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 C. 根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 D. 根据“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 A. 40
- B. 36
- C. 72
- D. 120
- A.96 667
- B.80 000
- C.40 000
- D.33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