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6月2日借:银行存款100贷:预收账款100
- B.7月1日借:应付账款255贷:应付票据255
- C.7月1日借:财务费用2贷:银行存款2
- D.12月31日借:应付票据255贷:短期借款255
- A.购入工程物资不属于日常经营活动,所以应付款项应计入其他应付款
- B.购入工程物资应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 C.向乙公司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的手续费应计入财务费用
- D.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无力支付应按票面金额转入短期借款
-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6月发生与应付款项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6月2日,预收甲公司购货定金100万元,并于当日送存银行。 (2)6月6日,从乙公司处购入工程物资一批,当日工程物资款共计255万元,款项尚未支付。 (3)6月19日,将甲公司的预定货物发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余款尚未收回。 &nbs
- A.预收甲公司购货定金属于企业的资产
- B.预收账款的减少应当以货币进行清偿
- C.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收款项通过“应收账款”核算
- D.6月19日A公司预收账款借方余额为134万元
- A.借记“其他应收款”60000元
- B.借记“长期待摊费用”60000元
- C.贷记“银行存款”60000元
- D.贷记“长期待摊费用”60000元
- A.货款尚未收到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 B.货款尚未收到,确认应收账款105300元
- C.货款尚未收到,确认应收账款90000元
- D.确认主营业务收入90000元
- A.471200
- B.411200
- C.441200
- D.431200
- A.100万元
- B.101.2万元
- C.802万元
- D.702万元
- A.2018年9月30日,计提利息时:借:财务费用0.3贷:短期借款0.3
- B.2018年9月30日,计提利息时:借:财务费用0.9贷:应付利息0.9
- C.2018年9月1日,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时:借:银行存款100贷:短期借款100
- D.2018年9月30日,计提利息时:借:财务费用0.3贷:应付利息0.3
- A.“财务费用”科目增加0.351万元
- B.“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增加702万元
- C.“固定资产”科目增加600万元
- D.“应付票据”科目增加702万元
- A.当年A公司所有者权益净增加为6170万元
- B.A公司接受甲公司和乙公司投资时所产生的资本溢价金额不得转增资本
- C.当年实收资本增加金额为5000万元
- D.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会使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 A.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500贷:应付股利500
- B.借:盈余公积1000贷:实收资本1000
- C.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0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500
- D.借:实收资本1000贷:盈余公积1000
- A.A公司应当以1000万元作为存货的入账成本
- B.A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应增加实收资本1000万元
- C.A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后所有者权益增加1170万元
- D.A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会形成资本溢价170万元
- A有限责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A公司),2018年发生的与所有者权益有关的事项如下:(1)2月20日,接受甲公司以5000万元现金进行投资,占A公司实收资本为3000万元。(2)4月9日,接受乙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存货进行投资,该批存货的成本为800万元,市场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投资后乙公司占A公司实收资本为1000万元。(3)5月19日,A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4)9月3日,经A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以盈余公积1000万元转增资本。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
- A公司接受甲公司投资时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借:银行存款5000贷:实收资本5000
- B.借:银行存款5000贷:实收资本3000??盈余公积2000
- C.借:银行存款5000贷:实收资本3000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000
- D.借:银行存款5000贷:实收资本3000利润分配2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房产税
- B.矿产资源补偿费
- C.城镇土地使用税
- D.进口应税物资在进口环节交纳的消费税
- A.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 B.原材料
- C.制造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委托代销商品
- B.材料成本差异
- C.发出商品
- D.生产成本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
-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 D.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 A.其摊销期限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 B.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 C.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 D.其摊销期限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的下个月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 A.让渡资产使用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受让方
- B.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 C.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D.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A.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
- B.不计算副产品扣除成本法
- C.实物数量法
- D.定额比例法
- A.出售材料收入
- B.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 C.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的收益
- D.转让专利使用权取得的收益
- A.事业结余
- B.经营结余(盈利)
- C.非财政专项资金剩余留归本单位的部分
- D.财政补助结余
- A.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为888000元
- B.2018年度可抵扣的增值税为52800元
- C.以后期间可抵扣的增值税为35200元
- D.固定资产入账成本为835200元
-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B.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D.税后利润弥补亏损
- A.对于现金的短缺,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
- B.对于现金的短缺,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 C.对于现金的盘盈,应支付给有关人员的,计入其他应付款
- D.对于现金的盘盈,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 A.1200
- B.1500
- C.5900
- D.7400
- A.45150
- B.44100
- C.147000
- D.168000
- A.170
- B.220
- C.240.4
- D.250.4
- A.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 B.事业单位中以营利为目的的,采用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
- C.企业应当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 D.采用权责发生制,思考过程比较复杂,实务处理比较繁琐
- A.收入、成本和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
- B.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 C.会计要素是用于反映特定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 D.收入、费用和利润成为动态会计要素
- A.一般不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 B.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 C.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 D.广泛适用于小批或单件生产的企业
- A.875
- B.962.5
- C.1087.5
- D.1587.5
- A.13
- B.12
- C.10
- D.11
- A.206
- B.216
- C.226
- D.234
- A.10530
- B.20000
- C.73710
- D.84240
- A.借:固定资产120事业支出3贷:银行存款123
- B.借:事业支出123贷:银行存款123借:固定资产123贷:非流动资产基金123
- C.借:固定资产123贷:非流动资产基金3银行存款120
- D.借:固定资产123贷:银行存款123
- A.万分之三
- B.万分之五
- C.千分之三
- D.千分之五
- A.专设销售机构设备的折旧费
- B.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 C.销售部门发生的业务费
- D.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
- A.3000
- B.5000
- C.6000
- D.8000
- A.200
- B.230
- C.250
- D.265
- A.资产负债表
- B.现金流量表
- C.收入支出表
- D.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 A.一日
- B.二日
- C.三日
- D.四日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销售费用
- A.20
- B.25
- C.18.5
- D.23.5
- A.153
- B.162
- C.170
- D.187
- A.50000
- B.35000
- C.15000
- D.5000
- A.财务部门购买账簿1800元
- B.销售部门宣传费2000元
- C.工程人员工资50000元
- D.生产车间办公费1100元
- A.品种法
- B.分批法
- C.逐步结转分步法
- D.平行结转分步法
- A.冲减财务费用
- B.计入其他应付款
- C.冲减管理费用
- D.计入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