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98.5
- B.205
- C.218.5
- D.223
- A.生产线工程领用外购原材料计人在建工程的金额为120万元
- B.生产线工程转固定资产的金额为225万元
- C.新生产线2019年的折旧率为40%
- D.老生产线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9.5万元
- A.21.25
- B.31.25
- C.43.18
- D.53.27
- A.借:在建工程 690 累计折旧 510 贷:固定资产 1200
- B.借:工程物资 764.25 贷:应付账款 764.25
- C.借:在建工程 764.25 贷:工程物资 764.25
- D.借:在建工程 12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38 —待抵扣进项税额 5.59 贷:银行存款 140.97
- A.领用原材料计入在建工程210万元
- B.领用原材料计入在建工程245.7万元
- C.领用库存商品计入在建工程105.3万元
- D.领用库存商品计入在建工程83.3万元
- A.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420000元
- B.应结转主营业务成本334500元
- C.应确认应收账款491400元
- D.应确认应交税费71400元
- A.-4500
- B.4500
- C.5500
- D.-5500
- A.货到时,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 B.货到时,需在备查簿中登记
- C.货到时,应增加库存商品
- D.货到时,以暂估价值入账
- A.借:库存商品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0 贷:银行存款 468000
- B.借:库存商品 40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220 贷:银行存款 470220
- C.借:库存商品 4022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0 贷:应付账款 470220
- D.借:库存商品 40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220 贷:应付账款 470220
- A.借:应收账款 21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600
- B.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000 贷:库存商品 140000
- C.借:存货跌价准备 8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000
- D.借:银行存款 208800 财务费用 1800 贷:应收账款 210600
- A.60
- B.48
- C.30
- D.54
- A.借:固定资产清理 216 累计折旧 84 贷:固定资产 300
- B.借:银行存款 374.4 贷:固定资产清理 3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4.4
- C.借:固定资产清理 10 贷:银行存款 10
- D.借:固定资产清理 94 贷:营业外收入 94
- A.增加银行存款500万元
- B.增加实收资本450万元
- C.增加资本公积50万元
- D.甲公司负债总额不变
- A.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2 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 B.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200 贷:工程物资 200
- C.领用本公司外购原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50 贷:原材料 50
- D.领用本公司外购原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58.5 贷:原材料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
- A.300
- B.291.25
- C.299.75
- D.308.5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要超过1年(不含1年)
- B.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需计提折旧
- C.固定资产处置时将其账面价值计入其他支出
- D.固定资产的金额一定等于“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的金额
- A.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
- B.不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 C.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账户中登记
- D.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 A.现金日记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现金总账
- D.银行存款总账
- A.存货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耗用的物资
- B.存货应定期进行清查以保证账面结存数与实际数量相符
- C.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计量
- D.生产车间领用存货用于机物料耗用时应当将其成本计入管理费用中
- A.养老保险
- B.生育保险
- C.失业保险
- D.工伤保险
- A.取得时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 B.支付代理机构的手续费
- C.取得时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 D.支付给咨询公司的佣金
- A.交互分配法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 B.计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 C.直接分配法下直接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 D.直接分配法下直接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包含辅助生产车间在内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 A.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130万元
- B.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20万元
- C.计入制造费用的金额为80万元
- D.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70万元
- A.分配股票股利
- B.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C.企业发生亏损
- D.投资者撤资
- A.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 B.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 C.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 A.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交易费用应单独作为投资收益处理
- B.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股票股利应作为投资收益核算
- C.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营业利润
- D.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
- A.盘亏的固定资产
- B.改扩建的固定资产
- C.报废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
- B.交互分配法
- C.直接分配法
- D.计划成本分配法
- A.30000
- B.40000
- C.25000
- D.15000
- A.签订代销协议时
- B.收到代销商品款时
- C.发出商品时
- D.收到代销清单时
- A.借:事业支出 贷:累计折旧
- B.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 C.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
- D.借:经营支出 贷:累计摊销
- A.40
- B.36.67
- C.38.67
- D.42
- A.13
- B.15
- C.18
- D.25
- A.借:委托加工物资132 贷:银行存款132
- B.借:委托加工物资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应交消费税15 贷:银行存款132
- C.借:委托加工物资1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132
- D.借:委托加工物资117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5 贷:银行存款132
- A.650
- B.500
- C.450
- D.800
- A.账证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实核对
- D.余额核对
- A.管理费用88万元
- B.营业外支出88万元
- C.资产减值损失88万元
- D.其他应收款88万元
- A.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 B.处置投资取得的净收益
- C.出差人员的差旅费
- D.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 A.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 B.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 C.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D.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A.事业收入(非专项)
- B.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
- C.其他收入(非专项)
- D.上级补助收入(非专项)
- A.50
- B.52
- C.58.5
- D.61.5
- A.管理费用
- B.其他业务成本
- C.营业外支出
- D.销售费用
- A.112.5
- B.113.75
- C.116.75
- D.111.25
- A.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 B.接受投资者以存货投资
- C.盈余公积补亏
- D.回购本公司股票
- A.历史成本
- B.名义金额
- C.可变现净值
- D.现值
- A.6330000
- B.6000000
- C.6210000
- D.6540000
- A.定额比例法
- 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 C.约当产量比例法
- 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算法
- A.23000
- B.42000
- C.38000
- D.27000
- A.财务费用
- B.原材料
- C.应交税费
- D.预收账款
- A.债务重组利得
-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 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
-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A.精密仪器制造
- B.造船企业
- C.供电企业
- D.纺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