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8000
- B.213800
- C.173800
- D.174000
- A.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会导致股本增加
- B.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
- C.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会导致资本公积增加
- D.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
- A.78700
- B.78900
- C.35000
- D.238900
- A.回购股票时不作处理,注销时冲减股本
- B.回购股票: 借:股本300 贷:银行存款300
- C.注销回购的股票: 借:股本300 贷:库存股300
- D.注销回购的股票: 借:股本100 资本公积200 贷:库存股300
- A.计入股本的金额是40000万元
- B.计入股本的金额是200000万元
- C.计入股本溢价的金额是160000万元
- D.计入股本溢价的金额是40000万元
- A.资料(6),捐赠行为不属于视同销售,不计算销项税额
- B.资料(6),捐赠支出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 C.资料(7),直接将进项税额转出计入管理费用
- D.资料(8),销售原材料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 A.资料(3),由于开具的是普通发票,因此不计算销项税额
- B.资料(4),确认实收资本240000元
- C.资料(5),按照售价计算销项税额
- D.资料(5),按照成本结转入在建工程
- A.发行债券,引起流动负债增加
- B.计提应付债券利息,引起应付债券账面价值增加
- C.计提应付债券利息,引起营业利润减少
- D.债券到期偿还,引起负债总额减少
- A.投资收益增加3060万元
- B.长期股权投资减少20000万元
- C.其他综合收益增加50万元
- D.资本公积增加50万元
- A.企业取得长期借款发生的手续费等应记入“长期借款—利息调整”明细科目
- B.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不同的,应当按照合同利率计算实际利息费用
- C.2014年计提的利息应当记入“在建工程”科目
- D.2014年应计提的利息金额为80000元
- A.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发行价格与面值的差额记入“利息调整”明细科目
- B.后续核算中按照合同利率计算利息费用,并对利息调整进行摊销
- C.2014年12月31日应计提债券利息60000元
- D.2014年末计提的该债券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
- A.21000
- B.20000
- C.20950
- D.20890
- A.“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贷方登记50万元
- B.“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借方登记50万元
- C.“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方登记50万元
- D.“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借方登记50万元
- A. 201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 贷:投资收益 1000
- B. 2014年4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0 贷:应收股利 60
- C. 2014年3月2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60 贷:投资收益 60
- D. 2014年3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50
- A.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9630万元
- B.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0000万元
- C.应确认营业外收入400万元
- D.应确认营业外收入370万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专用基金
- B.非流动资产基金
- C.事业基金
- D.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 A.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 B.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基本支出补助
- C.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 D.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项目支出补助
- A.同一企业不同车间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 B.同一车间生产的不同产品必须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 C.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 D.同一产品不同步骤、不同的半成品、不同的成本项目可以结合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 A.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 B.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 C.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 D.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当年的净利润是企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
- B.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利润
- C.“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 D.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
- A.处置房屋应交的增值税
- B.销售商品应交的增值税
- C.销售应税产品的资源税
- D.销售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
- A.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
- B.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
- C.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 D.转让商标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A.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
- C.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D.财务费用
- A.其他业务成本
- B.销售费用
- C.生产成本
- D.财务费用
- A.应付现金股利
- B.应交教育费附加
-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收到的存入保证金
- A.多次使用的包装物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进行摊销
- B.低值易耗品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 C.随同商品销售出借的包装物的摊销额应计入管理费用
- D.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A.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 B.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而损坏的产品
- C.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 D.可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偿后的损失
- A.60%
- B.50%
- C.40%
- D.30%
- A.财政补助收入
- B.上级补助收入
- C.事业收入
- D.事业基金
- A.上级补助收入
- B.事业收入
- C.财政补助收入
- D.其他收入
- 42
-
某事业单位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同级财政申请支付本月的水电费,财政部门经审核后,以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向自来水公司支付了该单位的水电费,则该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处理时,贷方应计入( )科目。
- A.财政补助收入
- B.银行存款
- C.应缴国库款
- D.应缴款项
- A.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增加,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提高
- B.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减少,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变
- C.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增加,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减少
- D.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减少,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提高
- A.专用基金
- B.非流动资产基金
- C.事业结余
- D.财政补助收入
- A.产品产量变动
- B.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变动
- C.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变动
- D.产品累计实际总成本变动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累计未分配的利润
- B.净利润
- C.净损失
- D.利润总额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517 000
- B.152 000
- C.155 000
- D.120 000
- A.矿产资源补偿费
- B.增值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进口应税消费品在进口环节的消费税
- A.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为8080元
- B.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为7920元
- C.应计入销售费用的金额为8080元
- D.应计入销售费用的金额为7920元
- A.45
- B.12
- C.2
- D.60
- A.应收账款
- B.预收款项
- C.预付款项
- D.其他应收款
- A.80 000和20 000
- B.40 000和60 000
- C.60 000和40 000
- D.52 000和48 000
- A.固定资产
- B.在建工程
- C.长期待摊费用
- D.管理费用
- A.90 000
- B.30 000
- C.40 000
- D.70 000
- A.30000
- B.20000
- C.16000
- D.40000
- A.其他业务成本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主营业务成本
- A.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 B.连续若干期相同指标之间
- C.各个不同的相关指标之间
- D.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
- A.100
- B.102
- C.104
- D.140
- A.贷方登记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转入的金额
- B.借方登记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等转入的金额
- C.年度终了结账后,该账户无余额
- D.全年的任何一个月末都不应有余额